华北广大的蒙古高原,自古是匈奴繁荣兴起的地方。公元二世纪末,匈奴开始衰退,取而代之的是三世纪以后以漠北为跳梁的鲜卑族。鲜卑族里面有宇文氏、慕容氏、拓跋氏等有力的部族。宇文氏和慕容氏很早就形成了统一的政权,并且南下中原,分别成立了地方王国,以现在的北京为根据地的慕容氏的前燕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拓跋氏算是兴起得比较迟的一个部族,在五胡十六国时代还处于朔北,可以说是最后一个移住漠南,而给汉民族最大影响的一个部族。
四世纪初,拓跋部族长猗卢受晋朝封为代公,其根据地在大同西北约三百里的盛乐城。公元三三八年,猗卢的弟孙什翼犍自立为代王,这个什翼犍年轻的时候曾经被送到后赵(石勒)当了十年的人质。一般都说石勒是个残忍的暴君,可是,他虽然出身羯族,郝积极地吸收中国的政治制度和文物,建都襄国,奖励佛教,在这些方面是应该给他很高的评价吧!年轻的时候就呼吸了这种空气的什翼犍,当了代王以后,立刻吸取后赵的文化,登用汉人官吏。当时,在后赵,佛图澄正在从事热烈的布教活动,收了门徒一万,营造了八九二个寺院,什翼犍对这种情形当然是耳濡目染的了。
可是,拓跋族伸张势力于华北而且完成华北统一大业的,是在三八六年拓跋珪即位代王以后的事了。拓跋珪是一个智勇兼备的英杰,自称国号为魏,先平定鄂尔多斯,断绝了后患之忧。
公元三九五年,后燕王慕容垂亲自率兵进攻北魏,攻陷了要地平城(山西省大同县),但因病引还,死于途中。拓跋珪乘机大举进攻后燕,攻略晋阳、常山,终于在公元三九七年十月占领了后燕的首都中山。第二年,首先将山东六州民吏及徒何、高丽的杂夷三十六万,百工技巧十万余口移至京师,自立为皇帝(道武帝)。七月迁都平城。同年年底移六州二十二郡的豪杰吏民二千家于平城,编入北魏的指导阶层。道武帝就驱使这些人,使他们为建筑国都平城而效命。据说,平城的建筑是以中山城及邺都的都城宫殿为模范的。
平城原来是一个地方都市,北魏进来以后,移进了杂夷三十六万,百工技巧十万余人,实行突击工程。在皇城四周造十二门,又营造了天文殿、天华殿、中天殿、云母堂、金华堂、紫极殿、玄武楼、谅风观、昭阳殿、西宫、太庙等。建筑材料是从各地收集而来的,大概也从各地征用了许多手工精巧的现成的东西加以利用了吧!《水经注》卷十三“漯水”一条下,有下面的记录:
其水又径宁先宫东,献文帝之为太上皇也所居故宫矣。宫之东次下,有两石柱,是石虎邺城东门石桥柱也。按柱勒赵建武中造,以其石作工妙,徙之于此。余为尚书祠部,与宜都王穆罢同拜北郊,亲所径见,柱侧悉镂云炬,上作蟠螭,甚有形势,信为工巧。
根据上面的记载我们知道,献文帝所建太上皇的居所(宁先宫)的东边两根石柱,是利用后赵石虎(公元三三四年一公元三四九年)邺都东门石桥的石柱。而且,这是作者郦道元所亲眼看到的,所以可靠性是非常高的。献文帝(公元四六五年一公元四七一年在位)是孝文帝的父亲,虽然时代较迟.可是,在道武帝时代也利用了同样的建筑方法是可以想象得到的。聚集人力、物资以及上好的材料,将工程一气呵成的建筑方法在后来的云冈石窟的营造上也可以看到,而这种传统是早在道武帝时代就已经存在了。
……
展开
——后藤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