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 唐代频频入贡的穆斯林使节
如上所述,伊斯兰教既无内部宣教组织,乃少有类似基督宗教之可靠记载,其文献史料遂亦缺乏。而其不对外宣传,则使得汉文史籍所载者非不加注意,即妄自推测,故欲寻求中国伊斯兰教传播史料,并非易事。但伊斯兰教初人中国,其信徒多为使节、商贾,而非传教士,故当时穆斯林亦仅保持个人之信仰,而少与非伊斯兰教徒进行宗教接触。随着伊斯兰教侨民来华日众,逐渐与中国人发生各种经济、政治、社会、婚姻等关系,于是中国人中乃有了其信徒。然而这种宗教皈依的行为,并非宗教宣传的结果,其教士亦不游历各地专事向华人进行宣教。而礼拜寺的建立,则主要为穆斯林自身祈祷、礼拜之用,亦并非传教的需要。所以,伊斯兰教的早期传人,应与大量东来的穆斯林使节、商贾相关联。从历史史实看,伊斯兰教传人中国是由海陆两条路线进入,但东南沿海伊斯兰教的传人或许早于北方地区。
唐代,穆斯林使节、商贾来华的路线主要有两条:一为陆路,经波斯及阿富汗到达新疆天山南北,再经青海、甘肃直至长安一带,即古代的“丝绸之路”;另一为海路,由波斯湾和阿拉伯海出发,经孟加拉湾,过马六甲海峡至南海,北上到广州、泉州、杭州、扬州、福州等地,即古代的“香料之路”,或称“海上丝绸之路”。
横跨欧、亚、非的强大的阿拉伯帝国的建立,使中西交通得到进一步的开拓。然而在倭马亚王朝于671年完成对呼罗珊地区(今伊朗)的征服,渡过乌浒水(今阿姆河)之前,阿拉伯与唐王朝之间的陆上直接通道尚未打开。因此,这时中阿之间的陆路交通,虽辗转有贸易和使节的往来,但中间隔着广大非伊斯兰教地区,穆斯林大量涌入还是比较困难的。只是在此之后,阿拉伯人控制了阿姆河流域,并袭击了遥远的布哈拉,才得以和曾向唐朝纳贡的吐火罗、安国(布哈拉)、康国(撒马尔罕)、石国(塔什干)相邻,由大食经波斯及阿富汗到达新疆南北,再经甘、青直抵长安的交通线,方畅通无阻,成为大食与中国交通的主要渠干。伊斯兰教乃随之通过陆上丝绸之路逐渐传人。但德宗(780—805)以后,吐蕃-力量勃起,据《新唐书》卷二百二十一《西域传》记载,“贞元时,(大食)与吐蕃相攻,吐蕃岁西师”。从而阻断了唐与大食及西域各国的陆路交往,使得伊斯兰教由陆路的东传受到阻碍。后唐朝又禁止边地互市,陆地交通再遭阻,外人由此陆道进人中国者减少。波斯、大食之商贾遂转由海道而来,故唐中期以后伊斯兰教徒实际控制了东西方之间海上贸易权。
中国与阿拉伯问的海上往来,远在伊斯兰教创立之前几个世纪,约于东晋时期(317—420)就已开始。
……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