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文献来源:
出版时间 :
社会学:批判的导论:a brief but critical introduction
0.00    
图书来源: 浙江图书馆(由图书馆配书)
  • 配送范围:
    全国(除港澳台地区)
  • ISBN:
    9787532760350
  • 作      者:
    (英)安东尼·吉登斯(Anthony Giddens)著
  • 出 版 社 :
    上海译文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13
收藏
内容介绍
  《大学译丛·社会学:批判的导论》意在提供一个反映社会学当前发展的导论。与其他导论性文本不同的是,《大学译丛·社会学:批判的导论》检视社会理论的基本问题,亦即社会学与其他社会科学共同关心的理论核心;同时,对于社会学内部一系列即定的传统观念加以批判。《大学译丛·社会学:批判的导论》综合介绍了社会学领域内的社会理论和经验研究的新近发展,文字简洁、生动。
展开
精彩书摘
  马克思:资本主义与社会主义
  我前面已指出,马克思的著作激发了各种各样的思想传统,其中有些在当代社会科学讨论中还占据着核心地位。出于简洁的目的,我将要列举一本与达伦多夫的著作一样在社会学中造成重大影响的作品,以此作为与工业社会理论进行比较的基础。此书的观点与达伦多夫相去甚远,因为它是一本公开标榜马克思主义的著作,那就是拉尔夫.密里本德(RalphMiliband《资本主义社会的国家》。”密里本德的目标与达伦多夫非常一致,那就是分析过去一个半世纪以来工业化国家所发生的各种变化,同时检视马克思著作在分析这些变化时的意义。然而,当达伦多夫认为马克思的一些基本观点已经不再有效时,密里本德却认为,这些观点本质上是正确的,没有随着时间的消逝而失去其解释的力量。当然,密里本德也认为,自马克思去世以来,世界在社会、经济和政治方面已经发生了深远的变化。但是,这些变化可以帮助我们更深入地认识马克思的观点,而不是彻底改变或放弃它们。
  密里本德是以“资本主义社会”进行写作的,而不是“工业社会”。在这样做的时候,他公开表达了对马克思立场的认同。让我们来看看这一立场包含了一些什么内容吧。马克思把资本主义看作是一种经济活动形式,同时,由于他相信,其他制度与这种经济活动形式是紧密联系在一起的,因此,他也把资本主义看作是一种社会类型。马克思的基本观点在于,假定作为经济活动形式的资本主义在工业革命以前就已经出现,并且为工业化的启动提供了刺激因素。根据马克思的观点,资本主义经济活动包含了两个基本的结构因素。其中之一当然是资本。“资本”不外是那种能够用来投资,进而获取更多有价物品的任何有价物品:它因而包括了货币,这种最具流动性的资本,同时也包括了使生产成为可能的工具,如工作场所、工作器材等,进人工业化阶段以后,它还包括了工厂和机器等。
  17和18世纪的欧洲出现了资本的早期积累,并由此造成了巨大的社会和政治转型。根据马克思的观点,如果没有参考构成资本主义活动的第二种因素,就无法理解这种转型的意义。资本积累预先假定了“雇佣劳动力”(wage-labour)的形成,用马克思的话来说,雇佣劳动力指的是那些“被剥夺了生产工具’的工人。在封建社会。大部分人口都是农民,他们以耕种小块土地维持生活。但是,随着资本主义的加速发展,大多数农民在威胁和利诱之下离开了土地,涌入不断扩张的城市区域,成为劳动力后备军(apoolOflabour),依靠资本所有者的雇佣维持其生活。对马克思来说,资本主义经济组织因此预先假定了一种建立在资本和雇佣劳动力关系基础上的阶级体系。机械生产的发展和工厂的扩张一一换言之,工业化的过程一一加速了农村劳动力向以城市为基础的工业劳动阶级的转换。
  因此,按照马克思的观点。资本主义社会本质上是一种阶级社会,形成这种社会的各种阶级关系本质上是一种冲突或斗争的关系。从一种重要的意义上说,雇主和工人是彼此依赖的。前者依赖于一支能够参与经济生产的劳动力队伍,后者由于已变得一无所有了,从而依赖于雇主付给他们的工资。但在马克思看来,这种依赖关系是一种相当不平衡的关系。工人很少能够控制他们所从事的王作,而雇主却能够依照自己的目的获取利润。资本主义的阶级关系是一种剥削关系,它促进了各种长期性冲突。马克思相信,阶级冲突并不会仅仅局限在资本主义发展的早期阶段,它将随着时间的延续而变得越来越尖锐。
  ……
展开
目录
序言
致谢
第一章  社会学:议题与问题
社会学产生的背景
社会学:定义及初步考察
社会学的想像力:作为批判的社会学
第二章  对立的解释:工业社会还是资本主义?  
工业社会理论
马克思:资本主义与社会主义
第三章  阶级划分与社会转型
19世纪以来的变迁:公司的权力
“阶级冲突的制度化”
新阶级、新技术
工人阶级的终结?  
第四章  现代国家
国家与阶级:晚近的观点
国家与官僚制
批判性评价
国家、社会运动、革命
第五章  城市:都市与日常生活
前资本主义时期的城市与现代城市
“芝加哥学派”的观点
都市与资本主义
都市与日常生活
第六章  家庭与性别
家庭结构的变迁
性别、父权制与资本主义的发展
家庭、婚姻与性别
家庭生活与新社会模式
第七章  资本主义与世界体系
现代化理论及其批判
当代世界的不平等
民族国家、民族主义与军事力量
结论:作为批判理论的社会学
索引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请选择您读者所在的图书馆

选择图书馆
浙江图书馆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
没有读者证?在线办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