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文献来源:
出版时间 :
中华佛教史.佛教美术卷
0.00    
图书来源: 浙江图书馆(由图书馆配书)
  • 配送范围:
    全国(除港澳台地区)
  • ISBN:
    9787544059008
  • 作      者:
    季羡林,汤一介总主编
  • 出 版 社 :
    山西教育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13
收藏
内容介绍
  《中华佛教史(佛教美术卷)》分为18章,通过对汉代、两晋、十六国、南北朝、隋唐、五代、宋代、辽金、元、明、清等朝代的佛像、石窟、寺院、造像、壁画等佛教美术在中国流传的分析记录,揭示出中国佛教美术传播和演进的脉络。
展开
精彩书摘
  日本新田氏藏唐菩萨立像,高21.2厘米,菩萨发髻上为化佛,上身裸,下着裙,项饰环佩,左手执莲蕾,帔帛由两肩飘逸下垂及地,赤足立莲台。造像形态丰丽,气质端严,具有唐代典范。隋唐金铜造像与同期的石雕、泥塑相对比,对于了解雕塑艺术的高度发展,提供了全面的视角。
  隋代金铜佛形式变化较多样,且有创新。除带背光的单尊立、坐像以外,由于本尊两侧增加二菩萨、二弟子、二天王或二力士等胁侍立像,出现三尊、五尊乃至七尊、九尊为一铺的组合形式。还有在像前加供菩萨或供养人以及博山炉、护法狮子之类,更有在像后装配菩提双树,并于枝叶间悬挂幡和璎珞等物,以加强庄严感。另外,还有莲座上分生华茎,上列七佛之类。群像的组织变化多样,颇富情趣。隋开皇四年(584)董钦造阿弥陀佛金铜像(西安南郊出土,陕西西安文管会藏)。底座四足方形,座前有一对狮子。座上有栏杆,中设五像。主尊阿弥陀佛结跏趺坐于束腰莲台,右手施无畏印,左手与愿印。上身较长,薄衣贴体,镂空火焰形头光。莲座旁左观音,右势至,均戴宝冠,有头光,璎珞严身,宝缯和天衣飘动。菩萨前侧立二力士,裸上身,佩胸饰腕钏,斜挂璎珞,长裙赤足,有头光,形象威严。整组造像结构复杂,布局严谨,极为精美。传出土河北赵县的隋开皇十三年(593)阿弥陀金铜像(藏美国波士顿美术馆),台座方形,下层前有香炉,旁二狮子,两角各一力士。台座上,主尊阿弥陀佛右手说法印,左手与愿印,结跏趺坐于高莲台上,有头光。佛像前左右分立观音、势至菩萨,均带头光,立于莲台。菩萨后是二弟子。弟子后面又有二缘觉,左侧戴尖顶帽、右侧戴三面冠,皆合掌而立,以声闻和缘觉代替菩萨为左右胁侍,配置二缘觉的做法属新的创意。佛像上为菩提花树。上海市博物馆藏隋金铜佛群像,四脚长方形底座上,为一佛二菩萨二供养人、二狮子。中间莲座左右各有一插孔,原有二弟子。主尊结跏趺坐于束腰形仰覆莲座,波状发,袈裟右袒,手作说法印。透雕头光,外缘火焰纹,内层卷草纹,间饰七化佛。菩萨面佛而立,左尊持珠,右尊拈花,皆高宝冠,宝缯垂落,透雕圆形头光。菩萨面相丰腴,低眉垂首,神态静穆闲适。供养人形体较小,女供养人帔帛恭立,一手捧物;男供养人合掌当胸,表情谦恭。狮子张口吐舌,作踞蹲状。群像造型精巧,雕饰精丽。
  ……
展开
目录
前言
第一章 佛教美术在中国的开始流传
第一节 秦汉时期有关佛教传入的记载
第二节 佛教初传时期的美术遗迹
第三节 西域早期的佛教美术

第二章 两晋时期的佛像塑绘名家
第一节 两晋佛教美术
第二节 “二戴像制”
第三节 画家顾恺之与佛教艺术

第三章 十六国时期的佛教石窟
第一节 凉州石窟
第二节 炳灵寺石窟西秦造像
第三节 姚秦佛教与麦积山石窟
第四节 西凉与敦煌莫高窟早期遗存

第四章 北朝佛教与佛教造像
第一节 陇东南北石窟寺
第二节 须弥山石窟
第三节 炳灵寺第172窟北朝造像

第五章 北朝石窟彩塑艺术
第一节 敦煌石窟北朝造像
第二节 麦积山石窟北朝造像
第三节 高昌石窟与佛教壁画

第六章 北朝石窟造像艺术
第一节 云冈石窟
第二节 龙门石窟与巩县石窟
第三节 响堂山石窟与天龙山石窟

第七章 南北朝时期的寺院造像与塑绘名家
第一节 画家陆探微与“秀骨清像”
第二节 齐梁造像与“张家样”
第三节 僧祜及其所造石窟
第四节 北朝时期的石造像
第五节 山东青州北齐造像与“曹家样”
第六节 早期的金铜造像

第八章 隋唐时期的名手巨匠与佛教图像典范
第一节 隋唐时期的佛画名家与两京寺观壁画
第二节 于阗画家尉迟乙僧
第三节 “吴家样”与“周家样”
第四节 隋唐时期的雕塑家与造像样式

第九章 隋唐佛教石窟艺术
第一节 敦煌石窟隋唐彩塑
第二节 佛教经变画的发展
第三节 变文与变相
第四节 山东与山西等地的石窟造像
第五节 四川石窟与寺院造像

第十章 隋唐佛教寺院艺术与佛教版画
第一节 隋唐寺院佛教造像
第二节 流散各地的石造像
第三节 隋唐金铜造像
第四节 早期佛教版画

第十一章 吐蕃的宗教及其艺术
第一节 吐蕃时期佛教的传播
第二节 吐蕃时期的寺院艺术
第三节 敦煌遗存的早期藏传佛教绘画
第四节 擦擦与唐卡

第十二章 五代时期的佛教美术
第一节 西蜀、南唐的佛教绘画
第二节 中原佛画名家与美术遗迹
第三节 敦煌曹氏画院与民间画工
第四节 镇国寺造像与栖霞寺舍利塔

第十三章 宋代的画家与寺院艺术
第一节 河北正定隆兴寺
第二节 峨嵋山万年寺与山西等地的佛教造像
第三节 北宋佛教画家及佛寺壁画

第十四章 辽、金、回鹘、西夏的宗教艺术
第一节 辽、金的佛教美术遗存
第二节 高昌回鹘的宗教美术
第三节 西夏的佛教壁画
第四节 辽、金、西夏的佛教版画

第十五章 两宋的石窟与寺院艺术
第一节 佛寺造像
第二节 石窟造像
第三节 水陆法会图的最早出现
第四节 佛教版画的发展

第十六章 藏传佛教艺术的发展
第一节 古格王国的佛教遗迹
第二节 扎塘寺壁画
第三节 藏区教派的形成与寺院艺术
第四节 早期的藏传金铜造像
第五节唐卡与擦擦的发展

第十七章 宋、元以后佛教艺术的发展
第一节 禅宗影响下的文人画
第二节 元、明、清的寺观雕塑与壁画
第三节 元、明、清皇室对密教的信奉与藏传金铜造像的发展
第四节 晚期的佛教版画

第十八章 元、明、清水陆法会图的发展
第一节 元代的水陆殿壁画
第二节 明清水陆殿壁画
第三节 明清水陆画卷轴
结束语 中国佛教艺术的成就
附录:中国佛教美术大事年表
参考文献
《中华佛教史》后记/汤一介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请选择您读者所在的图书馆

选择图书馆
浙江图书馆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
没有读者证?在线办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