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文献来源:
出版时间 :
鸟衔花落碧岩前:《碧岩录》十五则讲记
0.00    
图书来源: 浙江图书馆(由图书馆配书)
  • 配送范围:
    全国(除港澳台地区)
  • ISBN:
    9787549107445
  • 作      者:
    冯学成讲述
  • 出 版 社 :
    南方日报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13
收藏
作者简介
  冯学成居士,1949年出生于成都。1969年在四川江油当知青期间,认识了著名的海灯法师。经其举荐,往参本光法师,后来更历参贾题韬老居士、离欲老和尚、遍能老和尚,并于2001年得到当代禅宗尊宿佛源老和尚的传承。近四十年来,冯学成居士于众多高明中殷勤参叩,饱览经史,深入禅观,从此意气风发,自在出入于儒学之正大、佛学之精微和道学之幽玄间。1992年起,先后在四川省佛学院、四川尼众佛学院、云门佛学院、河或匕省佛学院任教,往来于四川、广东、河北和湖北等地讲学。近几年在其开办的“龙江书院”开讲了大学、中庸、论语、易经、老子、庄子等讲座,旨在以国学为本,弘扬中华传统文化。曾出版禅宗等方面的著作十余部。
展开
内容介绍
  《鸟衔花落碧岩前:<碧岩录>十五则讲记》收入冯学成在云门佛学院讲授《碧岩录》的系列讲座,以流畅明白语言阐述禅门的秘要,《鸟衔花落碧岩前:<碧岩录>十五则讲记》对于今人研究《碧延录》百则公案有很好指引,更能深悟禅宗与人生的智慧。
展开
精彩书摘
  《碧岩录》是谁著的?是我的一位四川老乡,也是我们的一位老祖宗,四川的圆悟克勤禅师。那一年大和尚到成都去,我陪大和尚到昭觉寺去拜了圆悟祖师的墓。圆悟祖师的《碧岩录》在什么地方讲的呢?在湖南。所以四川跟湖南有因缘。碧岩在明禅大和尚住持的夹山,那个方丈的寮房就叫碧岩。圆悟祖师在他的方丈寮里面跟他的学生,跟一些老参一起练禅、演禅,就用的咱们云门宗的祖师——雪窦重显祖师的“颂古百则”——一百则公案,一百个赞子、赞颂。圆悟祖师是以这个为蓝本,展开了轰轰烈烈的、非常丰富、非常生动、非常精彩的禅机演示。
  在日本的禅宗里,有两部最受推崇的“圣经”,一部是《六祖坛经》,另一部就是《碧岩录》。
  我们平常在学修参问、行住坐卧之中,在佛学院里上课,在常住里服务,在禅堂里打坐,都离不开我们这个心。我们这个心如何用?当置之何处?这是修行非常要命的问题。禅宗说“念头功夫,心地法门”,那么,什么是念头功夫?什么是心地法门?心地法门和念头功夫表现在什么地方?我们要看到,我们禅宗,它的确是强调念头上的功夫。为什么呢?干经万论,一千七百则公案,相对于我们来说,都是一个念头一个念头在心里串起来的。如何把这些来来去去的念头变成我们的法身慧命?要找到我们的出生之处,摸着自己的鼻孔,站稳自己的脚跟才行。要想踏着转身向上之路,学习《碧岩录》就非常必要。我们学经、学论,经论是一个子一个字连续运行组合出来的。我们诵经,一声、二声、三声,一念、二念、三念,念念相续,声声相续,一部经典就诵出来了。
  但是,这个声、这个念,它怎么出来的?它在什么地方表现出来的?我们都会说是我们的心,是从我们的心里流出来的。但是这个心,涵盖乾坤,包裹宇宙,过去未来,无不具足,你又怎么去把握“这个”呢?何况在我们前念后念、念念不息的时候。
  《大藏经》里面一万多卷,我们怎样能够滴滴归宗?这是非常要命的问题。我经常说,佛教的经论、祖师的语录、善知识的开示是精神食粮,多多益善。但是有个问题,消化不良怎么办?拉了肚子怎么办?就跟吃饭一样,我们要把佛祖的言教,当作精神食粮,自己要消化,要吸收,要变成自己的东西,那么在学修里,绝对是有窍门的。禅宗讲究“教外别传,不立文字,直指人心,顿悟成佛”。那么“直指人心”和“顿悟成佛”到底有没有依据?依据在什么地方?我们看干经万论,很多人看来看去,自己都迷失方向了。经论太多,经论与经论之间有些还扯皮、有矛盾,就像唐代裴休在给圭峰大师《禅源诸诠集都序》写的《序》里面所说的,各宗各派之间“以秉承为户牖,各自开张;以经论为干戈,互相攻击。情随函矢而迁变,法逐人我而高低,是非纷孥,莫能辨析”。我们想一想现在学净土的,学密宗的,学禅宗的,学天台的,学唯识的,汉地的,藏地的,南传的,相互之间都有一些隔阂,都是觉得自己的好,别人的好像都不够味儿。这个是从古到今都存在的。因为人有分别心,我们自己没有破参,没有见道,就会以分别心来对待佛祖的经论,各取所需,各为己用,难免出现这个状态。
  如何使浩如烟海的八万四千法门,能够滴滴归宗?那么只有一个办法,就是针对当下一念。
  本光法师当年对我说过:“多得不如少得。”我们饱阅藏经,不如深入一经。我们今天看这部经,明天看那部经,行不行?那天愿炯法师跟我谈,奉化菩提寺有个青年,今天学这样,明天学那样,结果一样都没有学好,一点功夫都没有上手。所以能得一,万事毕啊!“一”是什么?一切学问,一切理路,不论是中观的,唯识的,天台的,华严的,显教的,密宗的,都离不开我们当下一念的作用。离开了当下一念的作用,一切法全部坍塌,都不成立。因为所有的法必须在“当下一念”之中才能活,否则它就是死的,就是过去的或者未来的。只有在现在这么一个活的觉照之中,法才是活的。
  ……
展开
目录
序言
篇首语
第一讲 《碧岩录》题解
因缘永远是现成的
禅是滴滴归宗之法
德山吹烛与马祖磨镜
怎样与老和尚的接机相应
谁是这一切的总导演
教你时空大挪移
云门象王回顾
如何是触目菩提

第二讲 第一则“圣谛第一义”(上)
现量境与比量境
要过截断众流这一关
看他有没有道人气象
万世系驴橛
菩萨皇帝后悔了
遥观震旦有大乘气象
禅宗里无是非可讲

第三讲 第一则“圣谛第一义”(中)
般若放光,功德何在
汉传佛教也有辩经传统
天下衲僧跳不出
达摩也多事
表演这个无听无说
禅宗祖庭不能没有禅
一棒打杀,免见糊涂
公案本身的精神所在

第四讲 第一则“圣谛第一义”(下)
二三子,以我为隐乎
自有一种禅悦涌起
谁能动虚空一根毫毛
看祖师绕路说禅
你能捕捉到闪电吗
雪窦老婆心切
这几天的月亮多好啊
千古万古也是空

第五讲 第二则“赵州至道无难”(上)
将无量乾坤归之于寂
禅者的用心处
念头一动就是拣择
老僧不在明白里
命运来自于你的取舍
请问这一喝重多少
可惜当面错过
煮熟的鸭子飞了

第六讲 第二则“赵州至道无难”(下)
只以本分事接人
赵州家风与五家宗派
至道无难,言端语端
恁么不恁么总不得
灵魂深处闹革命
雪窦禅师的舞台布景
你能听见古木里的龙吟吗
坐在法身慧命上
好戏请你自己去看

第七讲 第三则“马祖日面佛月面佛”
这里就是人道之门
两边三际断
把不切实际的迷信去掉
老和尚没有那个雅兴
无上大圆满的意味
原来这么近啊
五帝三皇是何物
远录公代传曹洞法脉
金翅鸟王当宇宙
阎王老子是不认这个的

第八讲 第四则“德山挟□问答”(上)
卷舒自在是菩萨作略
祖师在反复点你啊
当大法师遇到老太婆
心是一个魔术师
不疑天下老和尚的舌头
一念与千念万念
德山这个莽撞鬼
静夜钟声能把月亮敲亏吗
到底是谁勘破了谁
谁敢跟老和尚法战一场
德山玩的是什么把戏
沩山给德山授记吗

第九讲 第四则“德山挟桓问答”(下)
颂古是后辈与前辈的对话
龙蛇易辨,衲子难瞒
飞将军李广的故事
捉我们内心的烦恼虫
要在第七识上破参
跳不出如来佛的手掌心

第十讲 第五则“雪峰粟粒”(上)
参禅要敢于刺刀见红
截断心中的葛藤
野狐精与漆桶子
祖师们杀人不眨眼
雪峰鳌山成道
只有禅宗不说道理

第十一讲 第五则“雪峰粟粒”(下)
忽然跳一只老虎出来
相见时难,不见亦难
透过金刚圈,解开捆仙索
牛头不对马嘴
但看花落知多少
天天都有诸佛说法

第十二讲 第六则“云门日日是好日”(上)
这个转语如何下
最不讲 理的老和尚
云门祖师的大悟因缘
迎接五百人的善知识上山
在灵树大师的神通关注下
云门天子气的来历
云门三字禅
一字禅与云门三句
这个铁馒头你能嚼动吗

第十三讲 第六则“云门日日是好日”(下)
回归到念头功夫上
当下见到自己的主人公
把飞鸟的痕迹画出来
识取一念未萌时
止止不须说,我法妙难思
这里就是点眼的地方
在当下一念中玩游戏三昧
祖师们的旨趣是什么
白日里的春秋大梦

第十四讲 第七则“慧超问佛”
醒梦之间的那条界线
怎样养道气
如何是无佛处独称尊
让你看见石火电光
参禅要功夫落堂
把生死交给老和尚
法眼宗的独门武功
祖师不会辜负你
诗境与禅境
鹧鸪、斑鸠在树丛里
鲤鱼跃龙门的感觉
我们要有对机的能耐

第十五讲 第八则“翠岩眉毛”
龙归大海与羝羊触藩
坐断天下人舌头
大用现前,不存轨则
翠岩和尚的眉毛在哪里
祖师禅的向上提持
丹霞烧木佛,院主掉眉毛
看他一窝子师兄道友
一字之中须具三句
凭什么千古无对
雪窦如穿珍珠串一样

第十六讲 第九则“赵州四门”
不要遮蔽了明镜台
觉照力就是金刚王宝剑
领略赵州样机
影子跟影子的对话
此语可以上碑
千七百则公案都是一个事
关在生死的牢房里
指驴为马无事禅
瞻之在前,忽焉在后
尧舜时节太平歌
禅宗也讲 情识计较
大地什么时候平沉过
当面把别人眼珠换掉
何处是赵州风光

第十七讲 第十则“睦州掠虚汉”
参禅要立在活般若处
像陀螺一样善转
圣贤位上才能向下转
看小孩子游戏
睦州是玩闪电的人
这个老僧惹不起
犹如狮子戏牛一样
谁敢把老和尚的棒子接住
禅师一喝通五教
我们怎么理解这一喝
让第七识慢慢低下头来
破后不容有所立

第十八讲 第十一则“黄檗嘻酒糟汉”(上)
禅师的本钱是什么
大唐国里无禅师
每一个人都天性会禅
心心相印不需要太多语言
马祖一喝,耳聋三日
许弟子有超师之作
历代祖师的无上心法
裴休与黄檗
真正大宗师风范
原来黄檗佛法无多子

第十九讲 第十一则“黄檗疃酒糟汉”(下)
骂人骂出来的威风
问大地上有几人摸着鼻孔
自己不夸谁来夸
学会做减法
一个大唐皇帝的身世
他连皇帝都敢打/29l

第二十讲 第十二则“洞山麻三斤”
禅是一枝常青藤
要明白祖师的言外之意
一念最初从哪里来
大道透长安
垂钩四海,只钓狞龙
轻轻触动我们的心弦
祖师给你下套子
洞山直透禅机
阿爷与阿爹有什么区别
到底该哭还是该笑

第二十一讲 第十三则“巴陵银碗盛雪”
如何是佛魔不到之处
是祖师还是外道
中国和印度习惯不一样
云门宗截断众流的手段
把脚跟下事料理清楚

第二十二讲 第十四则“云门一代时教”
怎样面对无孔铁锤
云门祖庭就卖这一味药
天台判一代时教
谁看过十殿阎王史
云门祖师的独到家风
一句之下现证菩提
三字绝唱,光前绝后
折断骊龙一只角

第二十三讲 第十五则“云门倒一说”
这个问话人大有手段
呈解问与藏锋问
以彼之力,还施彼身
在云门寺参禅应知的落处
后记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请选择您读者所在的图书馆

选择图书馆
浙江图书馆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
没有读者证?在线办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