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文献来源:
出版时间 :
红尘禅影.叁,做个自在人——黄檗无念禅师说禅
0.00    
图书来源: 浙江图书馆(由图书馆配书)
  • 配送范围:
    全国(除港澳台地区)
  • ISBN:
    9787509008867
  • 作      者:
    (明)黄檗无念禅师著
  • 出 版 社 :
    当代世界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13
收藏
作者简介
  黄檗无念禅师,明末高僧。俗姓熊,名深有,麻城熊家河人,他从小就是孤儿,十六岁出家,历游五岳名山,参禅悟法,不肯少怠。一直到中年以后,才顿悟禅机,成为高僧。与当朝名臣邹元标、邓文洁、梅国桢和大思想家李贽、大学者焦闳、公安派“三袁”、七省巡抚梅之焕等往来甚密。晚年创建现位于河南境内的黄柏山建法眼寺,即现在的黄柏山寺。该寺至今依然香火鼎盛,游人如织,是河南著名的风景旅游区。闻名于鄂豫皖三省,有“楚豫禅宗”之说。
展开
内容介绍
  《嘉兴大藏经》新文丰版第二十册《黄檗无念禅师复问》,内容含《醒昏录》。黄檗无念禅师撰,明闻校订。明天启五年(公元1625年)刊行。黄檗无念禅师,名深有,明末著名禅师。深得憨山、袁宏道、李卓吾诸人之推崇。《红尘禅影(3)·做个自在人:黄檗无念禅师说禅》卷一至卷三为作者回答友人询问佛法禅理与生死问题的回信,卷四至卷六收《醒昏录》、法语、酬问、牧牛图颂,及传记资料等。
  黄檗无念禅师对弘扬佛教与禅宗文化做出了巨大贡献,是中国历代高僧中不可或缺的一员,其书信语录集《黄檗无念禅师复问》,影响深远。
  《红尘禅影(3做个自在人黄檗无念禅师说禅)》为作者首次标点、注释、讲解《黄檗无念禅师复问》。原经典密函、线装、竖排、繁体、无标点、无段落、无注释、无讲解、各卷杂编、篇幅错乱、亦有错别字,是原始资料汇编,本次整理使它在保持原样的基础上形象大众化、横排、简体、加标点、分段落、加注释(采用各家精华)、加讲解(新解),上帙部分解读文字后附有“禅师开示”加以点评,各卷分编、篇幅整齐独立、校正错别字,为《大藏经》的普世化、亦为佛教普世化做出了努力,这是难得一见的诠释注释本。
展开
精彩书摘
  复刘太史云峤
  接来教,感谢奉行。从此外学愚讷,内非虚闲,不负高明之望也。愿公深根固蒂,莫被境风摇动。要信尊显成坏,乃是前因[1]非今生人力为也。若信得过、识得破,脚跟稳当,趁此境风大进。是非里煆炼出世英雄,岂俗士可知。
  僧奔驰人境,非求名誉,只恐今生错过,万劫[2]难逢。伶俐汉脚跟须点地,脊梁硬似铁。游戏人间,幻视[3]万缘,脱去知解[4],及至作用,不落窠臼,才是观自在[5]也。
  注释
  [1]前因:即因果。谓因缘和果报。根据佛教轮回之说,前世种什么因,今生受什么果;善有善报,恶有恶报.《涅槃经.遗教品一》:“善恶之报,如影随形,三世因果,循环不失。”
  《大宝积经卷第四十一》:“假使经百劫,所作业不亡,因缘会遇时,果报还自受。”《泥犁经》曰:‘父作不善,子不代受,子作不善,父不代受,善自获福,恶自受殃.’《因果经》曰:‘欲知前世因,则今生所受者是,欲知后世果,则今生所为者是。’《涅槃经》曰:‘善男子,知善因生善果,恶因生恶果,远离恶因。’《弥勒所问经》曰:‘一业多果,多业一果。’(一业多果是一罪数刑,多业一果是数罪一刑,从其重也。)《弥勒所问经》又谓一业渐感五果,得异熟三果,等二果。又谓十不善业道,有三种果:一果报果,二习气果,三增上果。生地狱中,是名增上果。由地狱退生人中,依杀生故有断命果,依偷盜故有资生果。乃至依邪见故痴心增上,以是一切名习气果。依彼十种不善业道。有一切外物气势,所谓土地高下雀鼠雹棘,尘土臭气多有蛇蝎,乃至如此一切苦界名增上果,
  什么叫因果?因果又叫业因果报,又叫因果报应,是佛教基本原理之一。因就是原因,果就是结果。业就是指一切身心活动,分为身、口、意三业。报就是业的报应,即由三业的善恶导致的后果。因就是业,果就是报。
  行上品十善者生天,中品十善者做人,下品十善者做阿修罗;犯上品十恶者落地狱,中品十恶者堕饿鬼,下品十恶者沦畜道。
  [2]万劫,泛指一切劫难。亦作“劫数”,亦作“刦数”,亦作“韌数”。原为佛教语。指极漫长的时间。后亦指厄运,灾难,大限。《敦煌变文集.佛说观弥勒菩萨上生兜率天经讲经文》:“个今延经劫数,日曰不离宝树。”古印度婆罗门教认为.世界经历若干万年后会毁灭一次,然后重新开始.这一生一灭被称为“一劫”。而在佛教教义中,劫数包括“成、住,坏,空”四劫,坏劫时会有水灾、风灾和火灾出现,导致世界毁灭。
  [3]幻视:视之为虚幻。幻为何物?
  (一)指假相:以佛教立场而言,诸法皆由因缘和合而生,由因缘离散而灭,一切事象皆无实体性,故可称为幻。《放光般若经》卷三《问幻品》云:“五阴则是幻,幻则是五阴;十二衰及十八性皆是幻;三十七品及佛十八法亦是幻。”现象无自性而幻现为有,故称“幻有”。此外,由幻术师(又称幻师、幻士)变化种种物,如幻化象、马等,谓之“幻化”。此为佛典中常见之譬喻。
  ……
展开
目录
上帙  黄檗无念禅师复问
黄檗无念禅师复问原序
第一卷  复问
复邓太史定宇
复梅司马衡湘
复尼大士澹然(即衡湘公女也)
复刘太史云峤
复王宪副丰舆
复方督学切庵
复袁考功石公
复袁太史石浦
复陶太史石篑
复焦太史澹园
复傅考功泰衡
复李孝廉
第二卷  复问
复邹司寇南皋
复刘金吾延伯
复岳司马石帆
复左督院心源
复董太史思白
复汪司马静峰
复黄司马季主
复蒋文选兰居
复李太守文台
复瞿太守洞观
复陈稽勋蠡源
复顾孝廉
复丘参将长孺
复孙比部善长
复苏兵宪云浦
复胡侍御催景
复陈少卿石泓
复李司徒梦白
第三卷  复问
复梅司马长公
复王司空墨池
复潘兵部昭度
复喻文学淑余
复中海禅师
复毛文学玄淑
复李文学
复邓文学信之
复王文学在明
复樊居士山图
复高丽禅师
复天倪禅师
复岳司马石帆
下帙  黄檗无念禅师醒昏录
黄檗无念禅师醒昏录原序
第四卷 醒昏录
法语
酬问

牧牛图颂
附录
小传
赠无念上人序
书龙湖图赠无念上人
无念上人诞辰
赠别无念禅师
送无念禅师赴豫章请
送无念禅师还楚
赠无念禅师偈
因无念禅师示客偈
读龙湖集寄怀念禅师
禅那歌
赠无念禅师偈(时同卓吾住龙潭湖)
论禅
再晤无念禅师纪事
本住法颂寿念师八十(有序并书)
开黄檗山记
法眼寺记
护塔文
行由
忏文
黄檗无念禅师传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请选择您读者所在的图书馆

选择图书馆
浙江图书馆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
没有读者证?在线办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