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词是在窑洞外面写的,因窑洞里没有灯光照明,不能拍电影。吴印咸抓住时机拍下毛主席题词的宝贵镜头。我把这组难得的镜头,编在影片的开头作为序幕,对影片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收到了突出的效果。
整个影片的结构,看起来是平铺直叙的,这是因为我考虑到边区广大群众的欣赏习惯和接受能力,想尽可能使他们喜闻乐见。我甚至在影片中有意识地插进了一些字幕,强调影片表现的内容,还可以起到段落的间隔作用。这些设想在影片放映中都收到一定的预期效果。这正是实践毛主席在延安文艺座谈会讲话精神得到的收获。
影片在摄影上是很有艺术特色的。许多场面虽然都是表现繁重的艰苦劳动,但却拍得富于诗情画意,给人以明朗和乐观的感觉,这样的处理是十分难得的。这次拍片,胶片数量显然不足,但吴印咸在拍摄中作了精心的设计,竭力避免胶片浪费,所拍的镜头大多内容精炼,概括性强,选择的形象富有表现力,在画面构图上相当精致考究,整部影片在抒情的格调下洋溢着浓厚的田园气息,如部队向荒野进军、垦荒、放牧、秋收、练兵等场景,不但能给人以精神鼓舞的力量,同时也给人以美的享受。
1943年1月27日,延安《解放日报》报道了这部影片制成放映的消息,引起边区各界的关注。重庆《新华日报》及时转载,在国统区也产生了影响。影片首先在中央直属机关放映。党中央领导同志都以极大的兴趣观看了这部影片,对它倍加赞扬,认为终于看到了“我们自己摄制的影片了”。这种兴奋激情反映在观众中是很普遍的,也使我们深受鼓舞。我记得,在中央大礼堂放映的那个晚上,影片放映后,观众都散场了,可是周恩来同志没有走,他来到银幕后面,看看我们是怎样配音的,亲切地向我们问好,并热情地赞扬我们的土法“有声电影”。
影片制成后,我参加放映队,带着仅有的一套影片拷贝,到边区各地给部队和群众放映,每到一地都是盛况空前。群众的热烈情绪,使我们忘记了长途跋涉的疲劳。影片放映中群众十分活跃的情绪,使我体会到:从领导到群众都如此强烈地欢迎这部影片绝不是偶然的,这是因为,影片所表现的内容与当时的革命斗争和人民的愿望是密切联系的,在思想感情上和他们是相通的,是能够给予他们鼓舞和力量的。
……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