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大学文化的核心是大学精神
大学是一个创新性组织,组织的一系列活动表征大学的存在和发展活力,这些活动蕴含着大学文化。大学文化是其本质属性,是大学长期发展的历史积淀、创新品格和价值取向,大学文化体现大学的核心发展理念、管理理念,它引导学校未来发展的方向和方式,塑造师生的精神世界和工作方式、生活态度。
美国人类学家克罗伯、克拉克亨在其合著的《文化:概念和定义的批判和回顾》一书中认为:“文化是一种构架,包括各种外显或内隐的行为模式,通过符号系统习得或传递;文化的核心信息来自历史传统;文化具有清晰的内在的结构或层面,有自身的规律。”大学文化彰显了一种社会的理想追求和人生抱负,具有知识传承和创造的功能,是张扬人类美好的信念和情感,促进人类的文明进步和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的推动器。正如耶鲁大学举办300周年校庆时,校长在一分钟的演讲词中所说:“今天我们不要只说耶鲁的历史上出了五位美国总统,包括近几十年来,接踵入主白宫的老布什、克林顿和小布什;也不要只说耶鲁是造就首席执行官最多的大学摇篮。我们更应该记住耶鲁毕业生中有三位诺贝尔物理学奖、五位诺贝尔化学奖、八位诺贝尔文学奖和八十位普利策新闻奖、葛来美奖等奖项的获奖者。耶鲁,我们的耶鲁,自始至终坚持为人类文明和社会进步的理念。”耶鲁大学最值得骄傲的是,他们为人类文明进步所做的贡献。
一所大学的文化特征集中体现在其校训的表述中。校训是一所学校的教育宗旨、人文精神、办学特色、价值追求等全部内涵的集要和概括,它包含和反映着师生对大学本身的总体认知、理想追求和实践探索,又是凝聚师生的精神纽带。
例如,清华大学校训为“自强不息,厚德载物”。北京师范大学的校训是“学为人师,行为世范”。北京大学没有明确的校训,但经常提及“爱国、进步、民主、科学”的光荣传统和“勤奋、严谨、求实、创新”的优良学风,也有人认为蔡元培先生提出的“循思想自由原则,取兼容并包主义”是北大的精神灵魂。这体现了这些学校的文化和价值追求。但令人遗憾的是,在对国内高校校训的调查中发现,校训同质化、标语化现象严重,在师生中的认同程度降低,感召力不足。这样就失去了校训的意义。
大学文化的结构由内向外表现为大学精神、制度设计、校园建设和师生行为四个维度,这四个方面是密切联系、不可分割的。
大学精神和价值观是大学文化的核心要素和灵魂,它是大学师生始终追求的目标,它使得大学文化始终处于当下社会文化发展的前沿,使得沉淀于大学校园的精神和文化得以传承,使得大学在社会不断变迁的过程中,仍然能够维系对自身的认同,推动着大学不断调整和改变。大学精神对大学文化建设的方向和方式起着引导和支撑作用,也构成大学制度设计、校园建设和师生行为方式的基本理念,大学制度、校园建设和师生行为内含和体现着大学精神。但实事求是地说,我们很多学校并没有有意识地锻造大学精神。新中国成立后的很长一段时间,我国的高等教育受极“左”思想的影响和制约,政治化、工具化非常严重,并没有形成独立的反映教育规律的大学精神,甚至经过几代教育家培育的大学传统,也被彻底否定了。
……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