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文献来源:
出版时间 :
职务犯罪审判实务
0.00    
图书来源: 浙江图书馆(由图书馆配书)
  • 配送范围:
    全国(除港澳台地区)
  • ISBN:
    9787511844484
  • 作      者:
    沈志先主编
  • 出 版 社 :
    法律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13
收藏
编辑推荐
  《法官智库丛书:职务犯罪审判实务》属于“法官智库丛书”。丛书特点:
  ◆前瞻性、指导性
  立足重点、疑难、新型问题,明确具体方法措施,指导实际工作
  ◆理论性、实践性
  理论阐释与实践经验密切结合,有理论深度,又突出实践操作型
  ◆系统性、准确性
  全面梳理实践问题,内容丰富,语言精确,观点准确
  ◆专业性、通俗性
  专业解读与案例分析相结合,既解决问题,又具有可读性和普法价值
  《法官智库丛书:职务犯罪审判实务》具有如下特点:一是对常见多发职务犯罪的审判实务设专章予以评析,其中又对热点、难点问题设专题予以研究,如“债权能否成为贪污对象”等,既契合审判实践,又具有相当的深度。二是在突出对常见多发职务犯罪审判实务论述的同时,兼顾了其他职务犯罪审判实务的研究;在突出对国家工作人员职务犯罪审判实务论述的同时,兼顾了对非国家工作人员职务犯罪审判实务的研究;在突出对职务犯罪定罪问题论述的同时,兼顾了对职务犯罪量刑问题的研究,既能凸显重点,又能兼顾全面。三是本书所论述的内容均来自审判实践,并有大量选自上海法院乃至全国各地法院的审判案例为支撑、以案例剖析审判难题,以案例论证审判理论,以案例阐述审判经验。
展开
作者简介

  沈志先上海市高级人民法院副院长

展开
内容介绍
  《法官智库丛书:职务犯罪审判实务》是一本实践型开放性的学术著作,由上海市三级法院审判经验较为丰富的资深法官编写。“丛书”素材虽多取材于上海法院审判之实践,研究视野却不囿于上海之一域;目标虽然着眼于服务司法实践、社会公众需求,研究内容却不局限于实证之分析,具有一定的法律理论深度和理论研究成果价值。
  职务犯罪是腐败的突出表现,坚决惩治和有效预防腐败,关系到国家政权的稳固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成败。随着我国改革开放进入关键时期,反腐败斗争的任务也更为艰巨。为了严惩职务犯罪,有力推进反腐败斗争的深入开展,近年来,我国对职务犯罪的立法(包括立法解释和司法解释)日趋完善。但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改革的深入,职务犯罪逐步呈现出新型化和非典型化的特点,各种新情况、新问题层出不穷,给人民法院审理这类案件带来了新的挑战〔〕在这样的背景之下,为了提高对职务犯罪案件的审判能力和水平,促进在惩处职务犯罪方面法律适用的统一,我们针对职务犯罪审判实务中遇到的各种疑难问题,进行了深入的研究,编撰完成了《法官智库丛书:职务犯罪审判实务》。
  《法官智库丛书:职务犯罪审判实务》共分十一章。第一章为导论,分别论述了职务犯罪的概念与构成,职务犯罪的立法比较与思考,以及职务犯罪的审理现状、问题与对策第二章至第五章、第七章至第九章,分别论述了贪污罪、受贿罪、挪用公款罪、私分国有资产罪、滥用职权罪、玩忽职守罪和构私枉法罪的审判实务第六章、第十章、第十一章,分别论述了贪污贿赂罪章中其他犯罪的审判实务、其他读职犯罪的审判实务和非国家工作人员职务犯罪的审判实务。
展开
精彩书评

  8月26日孙世光处长向原上海高级人民法院法官培训处处长陈全国称:我正在认真学习你们编写的“法官智库丛书”,越看越感到你们贡献大了!你们通过艰辛的劳动,以超人的智慧和开拓创新的精神,将上海三级法院的法官及全国法院以及法学专家的最新研究成果,实践经验集予丛书之中,必将推动法学和司法实践的进一步发展,令人十分感动和敬佩!

  ——孙世光原国家法官学院教务处处长

展开
目录
第一章&nbsp;导论<br /><br />第一节&nbsp;职务犯罪的概念与构成<br /><br />第二节&nbsp;职务犯罪的立法比较与思考<br /><br />第三节&nbsp;职务犯罪的审理现状、问题与对策<br /><br />第二章&nbsp;贪污罪审判实务<br /><br />第一节&nbsp;贪污罪主体的界定<br /><br />第二节&nbsp;贪污罪主观故意的界定<br /><br />第三节&nbsp;贪污罪的犯罪对象<br /><br />第四节&nbsp;贪污数额的认定<br /><br />第五节&nbsp;贪污罪客观行为的认定<br /><br />第六节&nbsp;共同侵吞行为中的罪名认定<br /><br />第七节&nbsp;贪污罪与近似犯罪的界限<br /><br />第三章&nbsp;受贿罪审判实务<br /><br />第一节&nbsp;受贿罪犯罪对象的界定<br /><br />第二节&nbsp;低价购房类受贿犯罪的认定<br /><br />第三节&nbsp;收受干股类受贿犯罪的认定<br /><br />第四节&nbsp;其他新类型受贿犯罪的认定<br /><br />第五节&nbsp;共同受贿的数额认定<br /><br />第六节&nbsp;财物流向与受贿犯罪的认定<br /><br />第七节&nbsp;利用职务便利违规收费行为的定性<br /><br />第四章&nbsp;挪用公款罪审判实务<br /><br />第一节&nbsp;挪用公款罪主体的界定<br /><br />第二节&nbsp;挪用公款罪犯罪对象的界定<br /><br />第三节&nbsp;挪用公款“归个人使用”的含义<br /><br />第四节&nbsp;“挪而未用”的司法认定<br /><br />第五节&nbsp;挪用公款的数额认定<br /><br />第六节&nbsp;挪用公款罪的共犯认定与责任承担<br /><br />第七节&nbsp;挪用公款的罪数认定<br /><br />第八节&nbsp;挪用公款罪与近似犯罪的界限<br /><br />第五章&nbsp;私分国有资产罪审判实务<br /><br />第一节&nbsp;私分国有资产罪的主体范围<br /><br />第二节&nbsp;私分国有资产罪的对象范围<br /><br />第三节&nbsp;私分国有资产罪中“违反国家规定”的界定<br /><br />第四节&nbsp;私分国有资产罪的司法认定<br /><br />第六章&nbsp;贪污贿赂罪章中其他犯罪审判实务<br /><br />第一节&nbsp;利用影响力受贿罪的司法认定<br /><br />第二节&nbsp;单位受贿罪的司法认定<br /><br />第三节&nbsp;行贿罪的司法认定<br /><br />第四节&nbsp;介绍贿赂罪的司法认定<br /><br />第五节&nbsp;单位行贿罪的司法认定<br /><br />第六节&nbsp;巨额财产来源不明罪的司法认定<br /><br />第七节&nbsp;隐瞒境外存款罪的司法认定<br /><br />第八节&nbsp;私分罚没财物罪的司法认定<br /><br />第九节&nbsp;职务犯罪中特别自首的司法认定<br /><br />第七章&nbsp;滥用职权罪审判实务<br /><br />第一节&nbsp;“国家机关工作人员”的理解与把握<br /><br />第二节&nbsp;“滥用职权”的界定及该罪的罪过形式<br /><br />第三节&nbsp;滥用职权罪中相关情节的认定<br /><br />第四节&nbsp;徇私舞弊型滥用职权的认定<br /><br />第五节&nbsp;滥用职权罪的司法认定<br /><br />第八章&nbsp;玩忽职守罪审判实务<br /><br />第一节&nbsp;“玩忽职守”的界定<br /><br />第二节&nbsp;玩忽职守罪的罪过形式<br /><br />第三节&nbsp;玩忽职守罪的竞合过失<br /><br />第四节&nbsp;玩忽职守罪中“重大损失”的认定及追诉<br /><br />第五节&nbsp;玩忽职守罪与近似犯罪的界限<br /><br />第九章&nbsp;徇私枉法罪审判实务<br /><br />第一节&nbsp;“司法工作人员”的界定<br /><br />第二节&nbsp;“徇私”、“徇情”的界定<br /><br />第三节&nbsp;“利用职务上的便利”的理解与把握<br /><br />第四节&nbsp;“枉法”的认定<br /><br />第五节&nbsp;徇私枉法罪与相关渎职犯罪的界限<br /><br />第六节&nbsp;徇私枉法罪与相关非渎职犯罪的界限<br /><br />第十章&nbsp;其他渎职犯罪审判实务<br /><br />第一节&nbsp;故意泄露国家秘密罪的司法认定<br /><br />第二节&nbsp;私放在押人员罪的司法认定<br /><br />第三节&nbsp;徇私舞弊不移交刑事案件罪的司法认定<br /><br />第四节&nbsp;徇私舞弊不征、少征税款罪的司法认定<br /><br />第五节&nbsp;食品监管渎职罪的司法认定<br /><br />第六节&nbsp;放纵走私罪的司法认定<br /><br />第七节&nbsp;放纵制售伪劣商品犯罪行为罪的司法认定<br /><br />第八节&nbsp;帮助犯罪分子逃避处罚罪的司法认定<br /><br />第十一章&nbsp;非国家工作人员职务犯罪审判实务<br /><br />第一节&nbsp;职务侵占罪的司法认定<br /><br />第二节&nbsp;非国家工作人员受贿罪的司法认定<br /><br />第三节&nbsp;挪用资金罪的司法认定<br /><br />主要参考书目<br /><br />后&nbsp;记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请选择您读者所在的图书馆

选择图书馆
浙江图书馆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
没有读者证?在线办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