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文献来源:
出版时间 :
危机与变革:索罗斯的金融逻辑
0.00    
图书来源: 浙江图书馆(由图书馆配书)
  • 配送范围:
    全国(除港澳台地区)
  • ISBN:
    9787508638683
  • 作      者:
    (美)乔治·索罗斯著
  • 出 版 社 :
    中信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13
收藏
编辑推荐
  30年孤军奋战,没人理解他的非主流思想
  如今,他的金融—哲学理念已得到广泛关注和市场验证
  索罗斯,不再是一个失败的哲学家
  他的观点不再是纯粹的理想主义
  它可以帮助人们更好地了解现实世界
  1、颠覆传统市场观点和错误观念。他认为金融体系存在很多错误的教条、误解和误读。深刻批判书中主流的经济理论,如多次批判有效市场假说的观点,认为市场虽有自我调节功能,但应该加强国家监管。这对市场参与者和监管者应该有警醒作用。认为金融事件与政治事件是相互交织、密不可分的,并着重强调了错误观念对金融市场产生的影响。
  2、运用哲学思维解释和解决资本市场问题。基础性的哲学问题,即思维与现实的关系,也就是反身性理论和人类自身的易错性。人们都试图追求完美,往往倾向于无视或消除导致不确定性的根源。这一点在金融市场上表现得最为明显。经济理论对金融市场的解读就故意忽略了反身性的存在。
  3、给出具有建设性的金融监管建议。在撰写这些文章的同时,索罗斯一直努力对政府部门的决策过程施压,他的提议也对各国解决危机和重塑金融监管体系起到了很好的参考。
展开
作者简介

  乔治·索罗斯,索罗斯基金管理公司董事长。他1930年生于布达佩斯,在纳粹占领时期幸存下来。1947年,他离开匈牙利到了英国,毕业于伦敦政治经济学院。然后,他移居美国,成立并管理了一家国际投资基金,积累了大笔财富。自1979年以来,索罗斯成了一名活跃的慈善家,开始帮助黑人学生进入种族隔离下南非的开普敦大学就读。他成立了一个遍布全球50多个国家的慈善网络组织,致力于倡导民主和开放社会的价值观。该基金组织网络每年的支出约为4.5亿美元。索罗斯写有10本专著,包括《超越金融:索罗斯的哲学》(The Soros Lectures)、《这个时代的无知与傲慢:索罗斯给开放社会的建言》(The Age of Fallibility)、《索罗斯的救赎》(The Philanthropy of George Soros)等。他的文章涉及政治、社会和经济题材,定期刊登在全球主要期刊上。

展开
内容介绍
  《危机与变革:索罗斯的金融逻辑》呈现了2008年金融危机发生之后,索罗斯对应对金融危机的实时思考,将他的哲学思想与美国、中国、欧洲各国对银行业和金融业进行的结构调整措施相结合,深刻挖掘当前危机的历史根源与现实要素,并呼吁国际社会同心协力应对这场危机。
  在描述危机演变历程的同时,索罗斯常提出与美国和欧洲各国所选政策不同的政见,字里行间无不透露着他对欧元区以及美国未来前景的担忧。索罗斯高瞻远瞩地预见到这场危机的规模,并认识到人类将面临“非常时期”。作为一名从业多年的基金经理以及欧洲一体化的支持者,索罗斯的分析令人信服。他表示,当前全球资本市场和实体经济正面临危机带来的最严峻的考验,各个国家应该重塑金融监管环境,共同破除“金融魔鬼”带来的魔咒,抵制人性的贪婪。
展开
精彩书评
  本书收录的索罗斯关于欧洲和美国金融危机过程中的“实时实验”的思考和心得,是研究索罗斯如何根据反身性理论,结合市场剖析,利用传统金融经济理论误区,在金融市场中进行思考和决策,或者说进行实验的绝佳案例和素材。
  ——巴曙松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金融研究所研究员、博士生导师
  中国银行业协会首席经济学家

  索罗斯已经赚了数十亿……他能高瞻远瞩地预见到市场对现实中的种种现象做出的反应。因此,他对世界金融体系的看法很值得关注。
  ——Kirkus

  索罗斯对当前金融危机的诠释简明而有说服力。索罗斯再次向我们表明,他不仅仅是一位卓越的基金经理,还是一位令人钦佩的思想者和敏锐的政策分析家。
  ——New York Journal of Books

  索罗斯把自己称作“失败的哲学家”,实际上他属于判断市场关联和市场心理的病理学家。他可以迅速地诊断出不健康的信贷增长并预言它如何在另一个地方演变成病态的泡沫。本书再次展示了索罗斯在评估市场发展与心理动态方面的技巧。
  ——彭博社
  Bloomberg

  本书巧妙地将哲学、金融与政策建议融为一体……索罗斯的分析极具权威性,他对反身性理论的阐述具有一定的独特性。他的观点有时候与既有观点相悖。很多有关这场危机的论述似乎是围绕着既定论调推敲事实,而索罗斯是根据事实确定论调……本书观点犀利、易于阅读,任何关注时事动态的人都会感兴趣的。
  ——伦敦政治经济学院(LSE Review of Books)
展开
精彩书摘
  60年间最严重的市场危机
  当前这场金融危机是由美国楼市泡沫引发的。“二战”后,金融危机每隔4到10年就爆发一次。就某些层面而言,这场危机与其他危机存在相似之处。然而,它们有一个明显的区别:这场危机标志着基于美元为国际储备货币贷扩张时代的终结。周期性危机是更大的繁荣一萧条周期的一部分,当前危机标志着一个已经持续60余年的超级繁荣期达到了顶点。繁荣一萧条周期常常与信贷状况相关,而且总会涉及一种偏见或误解,即通常没有认识到贷款意愿与抵押品价值之间存在一种反身性、循环性的关具体而言,宽松的信贷环境催生了市场对房地产的需求,推高了房地产价进而提高了信贷额度。当人们购房时,如果预期能通过抵押房产获得再融资,而获取利润,那么泡沫就产生了。最近几年美国楼市的繁荣即为明证,长达60的超级繁荣则更为复杂.每当信贷扩张出现问题时,金融监管部门就会出手干预,为市场注入流动并寻求其他方式来刺激经济。这造成了一种“非对称激励体系”,也被称作惠风险”,它推动了信贷规模的扩张。这个体系如此成功,以至于人们逐渐相信美国前总统罗纳德.里根所说的“市场的魔力”,也就是我所说的“市场原教旨主义”.市场原教旨主义者认为市场会自发地实现均衡状态,认为如果允许市场参与者追逐自我利益,則最符合共同利益。这是一个明显的误区,因为真正阻止金融市场崩溃的是监管机构的干预,而不是市场自身的调节。然而,市场原教旨主义竟然在20世纪80年代成了主导性的经济思想。当时,金融市场刚刚呈现出全球化趋势,美国刚开始出现经常账户赤字。
  全球化使美国能够吸收世界其他国家和地区的储蓄,并且能够使其消费超越其生产能力。2006年,美国经常账户赤字达到了其国民生产总值的6.2%。金融市场通过推出更加先进的金融工具,并提供更加优惠的借贷条款,鼓励消费者贷款。每当国际金融体系遇到风险之际,监管部门就会出手干预,从而助长、纵容了信贷扩张的过程。自1980年以来,金融监管越来越松弛,到最后几乎名存实亡。
  随着新式金融产品越来越复杂,政府无法对其进行风险评估,便依赖银行自己的风险管理方法。这样一来,超级繁荣过程的发展就失控了。无独有偶,评级机构也依赖合成金融工具的始作俑者所提供的信息,其责任心之缺失令人震惊。
  每一个可能出错的地方都出错了。次级贷款最先出问题,进而波及所有债务抵押债券,最后危及市政债券保险公司、抵押担保保险公司以及再保险公司,甚至一度危及规模高达数万亿美元的信用违约掉期市场。多家从事杠杆收购的银行为此债台高筑。事实证明,市场中性的对冲基金并不是市场中性,而是纷纷提前解约套利。有资产担保的商业票据市场停滞下来,各大银行为了把抵押贷款剥离出资产负债表而发明的特殊投资工具也无法再帮助其获取外部融资。
  美国金融体系遭遇的最后一击是银行间拆借链条的中断。银行间拆借是金融体系的核心,它中断的原因是银行在危机面前不得不保护自己的资源,以至互不信赖。央行被迫为市场注入数量空前的资金,围绕数量空前的证券,为多的机构提供信贷。这导致这场危机比“二战”后的其他危机更加严重。信贷扩张之后,接踵而来的必然是信贷紧缩时期,因为一些新式信贷工具信贷方式不健全,不具有可持续性。因为世界其他国家和地区不愿意增持美储备,金融监管部门刺激经济的能力也受到了限制。直到最近,投资者们还希望于美联储尽己所能地避免经济衰退,因为在之前的类似情况下美联储就这么做的。事到如今,他们无奈地认识到,美联储再也无力这么做了。由于油、食品及其他大宗商品价格坚挺,而且人民币升值速度有所加快,美联储要为通货膨胀而忧虑。如果联邦基金利率低于某个点位,美元将承受新的压,而长期国债的收益势必会上升。那个点位究竟是多少,是不可能准确界定的。一点位成为现实之际,便是美联储刺激经济的能力终结之时。虽然目前几乎可以断定发达国家难免会出现经济衰退,但中国、印度以及些产油国增长态势强劲。因此,当前这场金融危机引爆全球性衰退的概率比小,而推动世界经济进行根本性调整的概率比较大。在这个过程中,美国将对衰落,而中国和其他发展中国家将崛起。但危险在于,随之而来的政治紧张(包括美国实施的保护主义)可能会扰全球经济,让世界陷入经济衰退,甚至出现更加糟糕的情况。此后,我又重新思考了关于超级泡沫模型的问题,将超级泡沫的起源时间定在了1980年。前后两种模型都是可以接受的,但都算不上十全十美。自从“二结束以来,信贷扩张的速度一直快于国民生产总值的增速,第一个政府出手预市场防止信贷紧缩产生破坏性后果的案例发生在1973年的英国。但1980年,信贷扩张却演变成了超级泡沫。危险的石油价格
  2007年1月,油价还不到60美元一桶。到了2008年春季,油价首次突破100美元一桶,到同年7月中旬,又进一步上涨到了147美元一桶,创下历史新高。截至8月底,油价依然维持在每桶115美元以上。仅仅18个月,油价就上涨了90%。相应地,同期汽油零售价从2.5美元一加仑上涨到了4美元一加仑。交通运输业和制造业成本也大幅上涨。与此同时,美国楼市泡沫触发了世界性的信贷危机。油价上涨,加上信贷危机,导致世界经济增速放缓,加大了美国经济出现衰退的概率。
  对此,公众提出了两个问题,希望得到答复。第一个问题是,油价飙升究竟是一场投机泡沫,还是仅仅反映了一些基本的经济因素,比如发展中国家石油需求量快速上升,而易于开采的石油储备逐渐下降,进而导致石油供给不足。第二个问题与第一个问题有一定关联。如果油价飙升的部分原因是投机,那么采取哪种调控措施,才能最有效地缓解这轮上涨的不利后果,并规避未来油价过度波动?虽然我自己不是石油方面的专家,但作为一个专业投资人士,我一生都在研究投资泡沫。关于投资泡沫的理论,我在最近出版的《金融市场新范式》中得更为全面。我的理论与传统观点有很大不同。我认为,在金融市场上,不一定会趋于均衡。价格不只是被动地反映供给、需求等经济基本面,还通过好几种方式对经济基本面产生影响。人们对市场的看法往往不是客观总是带有一定的偏见。这种看法和经济基本面之间存在双向的、反身性的从而可能导致市场远离均衡状态。每一个繁荣  萧条周期,或者说每一泡沫最初都起源于市场中出现的一些根本变化,比如互联网的普及。这些显现之后,人们会根据这些变化对市场价格的新趋势、新走向进行预期,’预期难免存在错误的成分。起初,这种错误看法会加剧市场价格的发展这种错误看法本身也会得到加强,被越来越多的人所接受。但最终,真市场状况与错误看法之间所呈现出来的差距越来越大,这种看法逐渐难以着人们对错误看法的认识越来越深刻,市场上的失望情绪越来越普遍,之采取了相反的看法,看法的转变会对市场状况产生相反的影响。最终,市场价格趋势得到扭转。随着市场价格的下降,用于获得贷款的抵押品也在下降,从而导致了追加保证金的问题。为了满足最低的现金保证或资本保证券持有者必须以低价出售手中的证券,进而促使市场做出过激的引起大规模抛售,导致整个市场形势骤然逆转。萧条的苗头一旦呈现,来的速度将远远超过繁荣到来的速度。对市场状况变动的推演川页序与传统的观点是有冲突的。传统的观点认为,通过自我调整趋于均衡,只是偶尔地、随机性地偏离均衡。目前市场上普的合成金融工具,比如债务抵押债券等,都是以传统观点为基础的。这些融工具在次贷危机演变为更大规模的金融危机的过程中扮演了重要角色。
  实际上,金融机构、评级机构以及监管机构在实际操作中都没有考虑到繁荣一萧条周期最初自我强化、最后自我弱化的演变趋势。他们评估市场风险的大前提都是错误的。当次贷危机爆发的时候,AAA级债务抵押债券以及其他合成金融工具的价值突然大幅缩水。次贷危机以惊人的速度蔓延到其他市场,结果导致很多资信状况良好的金融机构的偿债能力瞬间遭到了质疑。
  我们当前所经历的这场信贷危机不仅席卷了整个金融体系,还导致石油等大宗商品的价格出现了先飙升、后骤降的波动,呈现出了泡沫的一些特征。我认为,在我所称的“超级泡沫”中,这两者之间具有一定的关联性。这个超级泡沫在过去25年间一直在不断酝酿,不断恶化。这场超级泡沫的根本趋势是杠杆的应用越来越多,也就是说,人们越来越倾向于通过杠杆为消费和投资提供资金。对于杠杆融资愈演愈烈的趋势,人们往往没有正确认识,而是陷入了一种误区。我把这个误区称作市场原教旨主义,即认为市场肯定会通过自身调节实现资源的最优配置。
  关于一般意义上的泡沫问题,先说到这里。具体到石油市场,我认为油价波动的背后主要存在四个因素,这四个因素相互加强。其中两个因素是基础性的,另外两个因素具有反身性,因为它们不仅反映了市场条件的变化,而且还反过来影响着供给与需求等基本的市场条件。
  第一个因素是勘探、开发新油田的成本不断上升,而且老油田的消耗速度正在加快。对于这种现象,有一个具有误导性的名字,叫“石油峰值”,也就是说我们已经接近或者达到了世界石油的最高产出量。之所以说这个概念具有误导性,是因为从经济角度讲,随着石油价格不断上涨,开发更加昂贵的新能源更具可行性。但这个概念却蕴含着一个重要的事实,即有些易于开采、产量较大的油田,比如沙特阿拉伯、墨西哥的油田等,都是在40年前甚至更早之前发现的,这些油田的产量正迅速下降。
  第二个因素是随着石油价格上涨,石油供给存在下跌的反身性趋势,从而扭转了供给曲线的正常走势。一般来讲,随着一种产品的价格不断上涨,生产者会增加供给。然而,那些预期石油价格将会进一步上涨的产出国不愿意立即把地下的石油资源开采出来换成美元,相反,它们选择待价而沽,把石油暂时埋在地下,等到价格涨得更高的时候再开采出来。这些石油产出国会打自己的如意算盘,认为如果降低石油资源的开采速度,以后的情况会更好。这就导致了所谓的“向后倾斜供给曲线”(baCkward-sping supply cure)。此外,油价高企还会使伊朗、委内瑞拉、俄罗斯等敌视西方的政权有能力维持自己的权力。这些国家的石油产量正在下降。
  第三个因素是一些石油需求量飙升的国家,比如中国和亚洲其他主要外贸出口国,都通过政府补贴的手段人为压低国内能源的价格。在正常情况下,国际油价高企会压抑这些国家的石油需求,但由于其政府提供补贴,虽然国际油价一直在飙升,但它们国内的石油需求量并没有因此而下降。虽然各国政府的财政预算压力逐渐增大,政策逐渐开始出现变化,但这一点或许也可以视为影响市场状况的基本因素之一。
  最后一个因素是国际石油市场上的投机活动刺激了石油需求量上升,强化了油价上行的市场趋势。这是一个典型的反身性现象。除了一些对冲基金和个人投资者,养老基金和捐赠基金等机构投资者大肆从事商品指数投资,这些指数不仅包括石油,还包括黄金和其他原材料。事实上,在期货市场上,这些机构投资者的作用非常明显。对于这些机构投资者而言,大宗商品变成了一种资产类别,它们以商品指数为依据加大对这种资产类别的投资力度。2008年春季和夏初,石油和其他大宗商品的现货价格不断上涨,远远超过了其边际生产成本,而远期期货合约价格的上升幅度远远超过了现货价格的上升幅度。这就导致大宗商品价格的走势呈现出抛物线形状,具有泡沫的特征,表明泡沫正在逐步形成。
  ……
展开
目录
推荐序 巴曙松
前言 金融危机的第二波风暴:
欧元区崩溃及其超级泡沫的根源
第一部分 崩溃之后
60 年间最严重的市场危机
危险的石油价格
不能给保尔森开空白支票
对银行体系进行资本重组
如何对银行注资并挽救金融业
美国必须带头救助新兴经济体
第二部分 金融改革的是与非
救助银行的是与非
照顾外围国家应当成为核心关切
阻止卖空浪潮的途径
金融改革三原则
不能无视金融改革
第三部分 危机全球化
欧元将比希腊面临更大的考验
改革崩溃的房贷体系
美国必须直面衍生品风险
危机与欧元
美国需要的是经济刺激,而不是美德
中国必须扭转全球货币危机
欧洲应先救银行,再救国家
第四部分 欧元区
如何避免出现一个“双速欧洲”?
欧洲人现在需要B计划
德国必须保卫欧元
解决欧元区危机的三个步骤
欧元还有未来吗?
如何避免第二次大萧条?
欧元区走出雷区的路线图
拯救欧元区的七点计划
欧洲央行必须出手救助欧元区
Introduction by George SorosContents Round Two of the Financial Crisis: Eurozone Meltdown and Its Super Bubble Roots
Part 1. 2008  After the Crash
The Worst Market Crisis in 60 Years
The Perilous Price of Oil
Paulson Cannot Be Allowed a Blank Check
Recapitalise the Banking System
How to Capitalise the Banks and Save Finance
America Must Lead a Rescue of Emerging Economies
Part 2.2009  The Right and Wrong Financial Reform
The Right and Wrong Way to Bail Out the Banks
Peripheral Care Should Be the Central Concern
One Way to Stop Bear Raids
The Three Steps to Financial Reform
Do Not Ignore the Need for Financial Reform
Part 3.2010  The Crisis Goes Global
The Euro will Face Bigger Tests than Greece
Reforming a Broken Mortgage System
America Must Face Up to the Dangers of Derivatives
The Crisis and the Euro
America Needs Stimulus Not Virtue
China Must Fix the Global Currency Crisis
Europe Should Rescue Banks before States
Part 4.2011  The Eurozone
How Germany Can Avoid a Two-Speed Europe
True Europeans Now Need a “Plan B”
Germany Must Defend the Euro
Three Steps to Resolving the Eurozone Crisis
Does the Euro Have a Future?
How to Stop a Second Great Depression
ARoutemapthroughtheEurozoneMinefield
A Seven Point Plan to Save the Eurozone
The ECB Must Step in to Save the Eurozone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请选择您读者所在的图书馆

选择图书馆
浙江图书馆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
没有读者证?在线办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