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文献来源:
出版时间 :
企业经理人人力资本定价问题研究:基于博弈理论视角
0.00    
图书来源: 浙江图书馆(由图书馆配书)
  • 配送范围:
    全国(除港澳台地区)
  • ISBN:
    9787514135688
  • 作      者:
    王可瑜著
  • 出 版 社 :
    经济科学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13
收藏
内容介绍
  《中青年经济学家文库:企业经理人人力资本定价问题研究——基于博弈理论的视角》采用规范研究与实证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在分析议价博弈和对称协调博弈基本模型的基础上,构建了企业经理人人力资本定价博弈的演化模型;利用实验研究对经理人人力资本定价博弈中的协调博弈策略选择进行研究;利用案例分析研究了企业经理人人力资本定价问题的实质以及经理人人力资本价值惯例(或称聚点)的形式;利用思想实验方法探讨了资本市场上的资金资源配置效率以及企业内部经理人人力资本与物质资本间的资本配置效率等问题。
展开
精彩书摘
  3.2.1有限理性与人们的行为
  不完全信息的存在已经说明人们的理性可能是不完全的,克瑞普斯指出,“一个完全理性的个体有能力预测到可能发生的所有事件,并可以在各种可行的行为中进行评价和作出最佳选择,所有这一切都可以在一眨眼的时间内完成,不存在任何成本”。所以,完全理性要求个人具有完美的理性意识、高超的分析推理能力、准确的识别判断能力、超强的记忆能力和准确行为等。但事实上,由于人们获得的信息有限,人们的知识有限,而且因为获得庞大信息和知识以及加工的成本十分巨大,所以人们不可能满足完全理性各个方面的完美性要求,他们只能作出有限的预测和决策,有的甚至做出一些愚蠢的事情,也就是人们的理性事实上是有限的。
  有限理性有着多种表现形式,有的推理能力差,有的犯偶然的错误,还有的判断失误、缺少预见等。泽尔腾的颤抖手均衡就是一个有限理性均衡。颤抖手均衡指的是局中人的理性有限,有可能犯意外的错误,此时,只有当一个策略组合允许所有局中人都可能犯错误而该策略仍然是每个局中人的最优策略组合时,局中人可以通过贝叶斯调整使这个策略组合成为颤抖扰动后的博弈均衡的极限。因此,可以说每个人都是有限理性的。
  在重复博弈过程中,参与人有限理性意味着往往不可能在博弈一开始就能找到最优策略,重复博弈的整个过程是参与人的一个学习过程,在博弈过程中,参与人通过“模仿与试错”逐步寻优而找到较好的策略。由于策略均衡在不断调整改进(或称动态变化),而且参与人在找到了最优策略后还可能会再次偏离,因此,有限理性一般也意味着“总会有部分参与人不会采用完全理性的均衡策略”。所以,要对有限理性博弈进行有效的分析,必须分析其博弈参与人的学习与调整过程,把握合作博弈关系中的复杂性,寻找稳定的均衡策略,这种策略我们称其为有效均衡策略。此时的策略稳定性指的不是某个参与人的策略不变,而是群体成员采用特定策略的比例不变,这种有限理性参与人策略的学习与调整将导致群体意义上的策略均衡,可以用来分析包括合作博弈在内的许多经济现象。
  另外,在有限理性的重复博弈中,在一个特定群体内的动态重复博弈的基础上达到的最优的均衡策略是能够经受有限理性所引起的错误与偏离的干扰的,即这种均衡必须通过参与人的模仿、学习、调整的过程才能达到,能够在受到少量的干扰后仍能恢复,我们称这种均衡是一种稳定的均衡。这种均衡在现实的经济生活中,参与人(或博弈者)是不同定的,多个(或大量)个体间长期的合作竞争关系则属于这种有限理性博弈,此时的有限理性是指假设参与人有一定的统计分析能力和对不同的策略收益的事后判断能力,但缺乏事前的预见与预测能力。
  毫无疑问,人们的有限理性是影响博弈结果的重要因素,因为此时人们并不能完全预知可能的结果,所以完全理性条件下的各种博弈分析方法难以为继,需要引入新的分析机制,即前面所提到的演化分析机制。演化分析研究与协调博弈分析是紧密相关的,20世纪80年代末,因为对理性的理解和解释上的不同,所以导致人们对各种纳什均衡理解也产生了差异,生物学家史密斯采纳吸收了演化生物学的分析方法,形成了自己的理论核心。人们通过这种分析方法将注意力从日益精练的理性定义中解脱出来,并且指出博弈论在适当的条件下完全可以预测有限理性行为,理性的完全性是不重要的。现实中,人们往往也是通过试错的方法来取得博弈均衡的。
  演化问题所研究的内容实质就是有限理性下的博弈问题,即个体理性(或个人秩序)如何向群体理性(扩展秩序)演进的问题。为研究博弈策略的动态调整过程,人们从生物进化中得到启示,基于策略在世代更迭中的适应性提出了“演化稳定策略”(ESS)的概念,即在重复博弈中。
  ……
展开
目录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基本研究假设及研究方法
1.2.1  基本研究假设
1.2.2  研究方法
1.3  研究内容和框架

第2章  相关理论研究的文献综述
2.1  人力资本定价理论的文献综述
2.1.1  基于成本法研究人力资本定价问题的文献评述
2.1.2  基于收益法研究人力资本定价问题的文献评述
2.1.3  基于其他角度研究人力资本定价问题的文献评述
2.2  相关博弈理论研究的文献综述
2.2.1  现代议价博弈理论的实验研究综述
2.2.2  对称协调博弈理论的实验研究成果评述
2.2.3  对称协调博弈理论的模型化成果评述

第3章  经理人人力资本定价博弈:理论分析
3.1  经理人人力资本定价博弈的前提条件
3.1.1  主要财务管理目标述评
3.1.2  财务管理目标与财务管理目标实施机制
3.1.3  小结
3.2  协调博弈的理论与方法
3.2.1  有限理性与人们的行为
3.2.2  协调博弈和均衡策略选择
3.3  经理人人力资本定价博弈的策略选择
3.3.1  经理人人力资本定价博弈模型
3.3.2  经理人人力资本定价博弈模型的扩展分析
3.4  经理人人力资本定价博弈均衡的稳定性分析
3.4.1  经理人人力资本定价博弈的演化过程分析
3.4.2  经理人人力资本价值博弈与契约选择

第4章  经理人人力资本定价博弈:股票期权制和顶身股制案例分析
4.1  股票期权制案例分析
4.1.1  经理层权力改变了公司产权结构与董事会职能
4.1.2  经理层权力与经理层的“抽租”行为
4.1.3  基于经理层权力分析法分析股票期权制综合案例
4.1.4  萨班斯一奥克斯利法案出台后对股票期权制的影响
4.2  顶身股制案例分析
4.2.1  经济背景分析
4.2.2  晋商顶身股制案例综述
4.2.3  晋商顶身股制的激励效果分析
4.2.4  分析总结

第5章  经理人人力资本定价博弈:实验研究
5.1  实验研究的理论基础
5.2  实验研究的目的、构思和假设
5.2.1  研究的目的与构思
5.2.2  研究假设
5.3  实验设计及程序
5.3.1  实验参与者(被试)
5.3.2  实验材料
5.3.3  实验收益规则
5.3.4  实验程序
5.4  实验结果及分析
5.5  实验结果的社会统计调查分析
5.5.1  调查问卷设计的原则与过程
5.5.2  调查数据收集
5.5.3  统计调查结果及分析
5.6  总结和讨论

第6章  经理人人力资本定价博弈:效率研究与比较研究
6.1  基于思想实验法研究“利润分成”定价机制的激励效率
6.1.1  思想实验研究方法简介
6.1.2  基于思想实验的“利润分成”定价机制下资本市场资源配置效率
6.1.3  基于思想实验的“利润分成”定价机制下企业内部资源配置效率
6.2  基于最优化契约模型研究“股票期权”定价机制的激励效率
6.2.1  模型的构建
6.2.2  模型的参数分析
6.3  “利润分成”定价机制与“股票期权”定价机制的比较研究结果

第7章  心理契约与经理人人力资本定价
7.1  心理契约理论综述
7.2  心理契约的结构与内容
7.2.1  二维结构理论
7.2.2  三维结构理论
7.2.3  多维结构理论
7.3  人力资本定价与职位(岗位)资源定价

第8章  研究总结及展望
附录
参考文献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请选择您读者所在的图书馆

选择图书馆
浙江图书馆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
没有读者证?在线办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