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系作为西部民族地区社会一种根深蒂固的心态与观念,普遍地存在于人们日常生活的行为与意识之中:由于任何人之间错综复杂、重重叠叠的“关系”已经织成一张又厚又密的网,使得关系在人的观念意识中,逐渐沉潜为一种心态,对于日常活动常常在有意或无意间产生影响,成为一种极为特殊的社会现象。关系作为非正式制度其重要性主要表现为:
首先,作为资源配置的获得性特征,关系在西部民族地区发挥着无法替代的作用。
社会资源的配置关系存在着三种类型:权力授予关系、市场交换关系和社会关系网络,其中,权力授予关系和市场交换关系属于正式制度安排机制,而社会关系网络则属于非正式制度安排机制。由于西部民族地区目前尚处于体制变革和社会结构转型过程,市场制度尚不健全,经济主体普遍缺乏理性,法律规章不能对所有的交易或交换活动都有规定,即使存在规定在西部民族地区也无法得到合适的执行。在这种弹性空间里,非正式制度恰好填补现有各种法律和规章制度的漏洞,弥补了政府和市场的不足。因此,人们更愿意根据相互关系的性质和距离,通过社会关系网络来进行社会资源的分配。通过借助一定的社会关系网络,既可以得到某些稀缺性的社会资源,同时又可以在获得资源的竞争中古有有利的位置。可见,社会关系网络是获取或延拓社会稀缺资源的重要途径。民营企业嵌入这种社会网络,不但可以通过所有制被位处政治权力中心的个人体制性地占有,而且也可以通过关系网络摄取企业生存和发展必需的稀缺资源。①对于西部民族地区民营企业家来说不断地形塑建构关系网络,已经潜移默化地积淀成为一种企业经营自然而然的先验性知识,其在西部民族地区资源配置过程中所具有的取之不竭的生命力、用之不尽的丰富性和熟悉、方便的可操作性,使之自然成为民营企业非制度因素社会资源的替代物。
其次,关系可以形塑正式制度无法孕育的动态机制,一个社会循环健康地发展必定需要一个有效的动态调整机制,在市场经济运行过程中这一机制主要表现为经济活动主体间的信任和承诺机制。西部民族地区当前正经历经济体制改革主导下的快速制度变迁过程。由于制度性资源长期被政治权力垄断面临着极度的匮乏,经济生活中普遍存在着低效率、低信用,加上地方政府对民营企业的“高寻租”现象。
……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