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文献来源:
出版时间 :
鱼:一种激发工作热情的绝妙方法:a remarkable way to boost morale and improve results
0.00    
图书来源: 浙江图书馆(由图书馆配书)
  • 配送范围:
    全国(除港澳台地区)
  • ISBN:
    9787508638775
  • 作      者:
    (美)斯蒂芬·伦丁(Stephen C. Lundin),(美)哈里·保罗(Harry Paul),(美)约翰·克里斯坦森(John Christensen)著
  • 出 版 社 :
    中信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13
收藏
编辑推荐
   购1000册以上的用户, 本商品提供订制服务。如需加企业LOGO、腰封,或有其他需求,请发邮件至dushuhui@jd.com。请提供您的姓名、电话、公司名称、需购买的商品链接和数量、您要送达的城市,以及具体需求。

  “谢天谢地,终于又到了周末”,如果你总是这么说,那么你真的需要读一读这本畅销全球的《鱼》了。
  如果你是普通员工,这本书可以让你唤起工作热情,释放潜能。
  如果你是管理者,这本书能帮助你打造充满斗志的团队,营造充满乐趣的工作环境。
  《鱼》教你“创造工作,享受过程”。
展开
作者简介
  斯蒂芬·伦丁(Stephen C. Lundin),制片人,商学院教授,专业演讲家;长期为众多全球500强企业举办系列研讨会,同时担任圣.托马斯大学(University of St. Thomas)创意中心负责人。

  哈里·保罗(Harry Paul),肯·布兰佳咨询公司(The Ken Blanchard Companies)资深副总裁,优秀的演讲家和企业管理专家。

  约翰·克里斯坦森(John Christensen),海图屋(ChartHouse)公司总裁,多次获奖的制片人;他所制作的企业管理影片《鱼》(Fish!)(以此书原著拍摄而成)被美国数千家的机构所采用。
展开
内容介绍
  “谢天谢地,终于又到了周末”,这成了许多人职业生活的咏叹调。可以体谅的是,我们绝大多数的时间都在繁忙紧张的工作中度过,可能要痛苦又纠结地完成每一项任务。其实,我们完全可以享受工作带来的乐趣和活力,用“玩乐”的精神享受劳动的过程。所以,当你开始一天的工作时,请选择让这一天成为开心的一天!
  在这个饶有趣味的故事里面,部门经理玛丽·简肩负着“不可能完成的任务”——让公司里一个多年来死气沉沉、贫乏消极的部门脱胎换骨,变成高效的团队。有一天她无意间走进了公司附近的“派克街鱼市”,感受到其特有的轻松愉快的氛围和极富感染力的客户服务。玛丽·简意外地在这里找到了激发团队活力的秘诀,带领她的部门实现了惊人的转变……
  这本书将献给所有上班族。看完这本书,你会想起,当初为什么选择了这个工作?而自己又是在何时何地遗失了工作的乐趣,把自己陷入情绪垃圾场,辜负了自己?
  派克街鱼市是一个真实存在的鱼市场,位于美国西雅图,目前已是全球知名的观光景点。
展开
精彩书评
  ★ 畅销中国的经典员工激励读本
  ★ 和《谁动了我的奶酪》一样风靡全球的管理寓言
  这个和鱼有关的故事绝无任何夸张之处。本书会告诉你改变态度如何能让你乐于工作、乐在生活。专心读下去,这确实是一本迷人的著作。
  ——斯宾塞·约翰逊,《谁动了我的奶酪》作者

  我们赖以生存的职场,也许是一座地狱,也许是一座天堂,这完全取决于我们自己的理解和选择。玛丽·简是一个善于学习的管理者,因为她的理解与选择,让她领导的部门成功地实现了从地狱到天堂的转变。她和她的团队伙伴们又重新焕发出了生命的热情,按部就班的例行工作也因此充满了非凡的意义和无穷的乐趣。尽管是一则来自西方的故事,但它里面闪烁的智慧之光,却依然启迪中国读者的心灵。
  ——成君忆, 资深企业管理咨询顾问,《水煮三国》作者

  这本书所阐述的哲学能让每个上班族获益,因为这套理念可以防止热情燃烧殆尽,更能让你对自己所做的工作保有持续的热情。
  ——肯·布兰佳,《一分钟经理人》作者
展开
精彩书摘
  爱上你的工作
  目前流行一种说法:除非做自己喜欢的工作,否则就不该死守一份工作不换。写诗、作画、扬帆出海、环游世界—做你喜欢的事,财源自然滚滚来。我们告诫自己:生命太短暂,不能在不喜欢的事情上浪费我们的大好时光,于是我们不断寻找一份最理想的工作。然而如果我们只追求未来的理想工作,那么我们将错失今天的美好生活,这无疑是得不偿失的。
  事实上,现实社会中会有种种限制阻碍我们追求心目中理想的工作。我们大多数人工作都只是为了养家糊口,或是迫于生计,或是怀才不遇、暂时屈就,真正能学以致用、发挥所长的工作很难找到。许多人在生活的重压下,根本没有时间和精力去寻求新的理想工作。
  《鱼》的故事每时每刻都在世界各地发生着。它让我们学会热爱我们所做的工作,即使面对一份不太喜欢的工作,也能心甘情愿去做;并凭借对工作的热爱去发掘内心蕴藏着的活力、热情和巨大的创造力。
  西雅图的一个星期一,潮湿、寒冷、阴暗,整个城市笼罩着沉闷的气氛。如果天气预报说中午就会云开雾散,那该多好啊。每当遇上这种天气,玛丽·简就会怀念起南加州的阳光。
  “真是人生无常啊!”玛丽·简想。她的思绪又飘回到了三年前。那时,她的丈夫丹已得到了Microrule公司的重要职位,因此他们必须举家从洛杉矶搬到西雅图。当时的她满怀信心,相信自己也一定能找到一份好工作。于是在短短的四周内,他们辞职、打包、搬家,为孩子找条件好的托儿所。在洛杉矶住房交易市场,他们正好赶上一个好机会,住了多年的老房子立刻就卖掉了。安顿好一切后,玛丽·简如愿以偿,很快就在第一金融担保公司找到了一份运营主管的工作,而这家公司是西雅图最大的金融机构之一。
  丹真心热爱他在Microrule的工作。即使在晚上回家,他也总是精力旺盛地忙这忙那,满脑子想的都是公司里发生的事情和正在改进的工作。丹和玛丽·简经常早早地催促孩子上床睡觉,然后两人聊到夜深。丹不仅为他的新公司感到兴奋,也对玛丽·简每天的工作充满了好奇,想了解她的新同事和她在新工作中所面临的挑战。任何人看到他俩在一起的样子,都会认为他们是最好的一对儿。他们两人互相鼓励,相依相携。
  夫妇二人把生活的方方面面安排得井井有条,但意外还是发生了。搬到西雅图后的第12个月,丹因基因异常导致动脉瘤破裂住进了医院,一直昏迷不醒,最终死于内出血。一切发生得那么突然,事前没有任何征兆,他们甚至没有时间说一声“再见”。
  那已经是两年前的事了,当时我们在西雅图甚至还没有住满一年。
  往事在玛丽·简心头汹涌翻腾,令她充满哀痛。她克制着自己,努力把自己拉回现实:现在不是感事伤怀的时候,今天的工作时间已经快过去一半了,而我还有一大堆的工作要做。
  在第一金融担保公司工作的三年里,玛丽·简赢得了“难不倒”的美誉。她既不是第一个上班,也不是最后一个下班的人。她有自己的一套工作准则,那就是—今日事今日毕。她处理每一件事都细致周到,这使得其他同事为提高工作效率,总是想方设法把事情交给她处理,因为他们都清楚,这能保证他们的工作在第一时间高品质地完成。
  玛丽·简也是一位值得部下为之卖命的上司,她总能认真倾听同事的想法,了解部下所关心的事情;反过来,她也得到了下属的喜爱和尊敬。遇到同事的孩子生病或有重要约会,她都能主动分担他们的工作,这对于她也经是再平常不过了。而作为一名职业经理人,她还要领导她的部门出色地完成每一项任务。她采用一种轻松的方法,几乎不会让人产生任何的紧张感—当然,除了要把工作做好所必需的压力。她的下属和副手都非常乐意与她一道工作。玛丽·简的小组赢得了好评,成为全公司公认的可以委以重任的团队。
  与此相反,三楼有一个运营部门,人数众多,绩效却不理想。他们与玛丽·简的团队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因而成为了大家批评的焦点。形容这个团队的词语有“反应迟钝”、“争权夺利”、“行尸走肉”、“令人厌恶”、“不紧不慢”、“贫乏消极”。这是一个人人都不喜欢的团队。不幸的是,公司绝大部分事务都必须要与三楼打交道,尽管所有人都害怕与三楼发生任何联系。
  主管之间总在传说一些三楼闯祸的小道消息,凡是到过三楼的人都把它描绘成一个死气沉沉、足以令人窒息的地方。玛丽·简还记得一位经理开玩笑说他应该得诺贝尔奖。当她问他是什么意思时,他说:“我想我可能发现了三楼还有生命存在的迹象。”于是,大家哄堂大笑。
  几个星期后,玛丽·简慎重而又有些不情愿地接受了提升:担任第一金融担保公司三楼业务部的经理。虽然公司对她接手三楼寄予厚望,但她却是硬着头皮接受了这份工作。在丹去世前后,她一直在目前的工作岗位上得心应手,而且也做得有滋有味。她所在的团队伴随她度过了丹去世后的艰难日子,她感到有一种特殊的情感把他们连在了一起。此时,要离开这些同甘共苦的伙伴,还真让人舍不得。
  玛丽·简深知三楼名声不佳。说老实话,要不是为了偿付丹当年住院时欠下的高昂费用,她很可能会拒绝提拔和加薪。但现在迫于无奈,她只好调任声名狼藉的三楼,成为过去两年中第三个接手这份工作的人。
  在上任后的前五周,玛丽·简的工作主要是努力去熟悉工作和周围的人。令她略感吃惊的是,她发现自己开始有点喜欢在三楼工作的人了,不过,三楼的坏名声也的确事出有因。她观察到鲍勃—一位服役五年的老员工,总是在电话铃响了七次后故意拔掉电话线。她无意中听到玛莎描绘她是怎样对付那些催她赶紧干活的“侵犯者”的—她会“不小心”将待办的文件放进办妥的文件筐里。玛丽·简每次走进办公区,都有人趴在桌子上打瞌睡。
  大多数早晨,上班10~15分钟后,电话都没有人接,因为员工们总是姗姗来迟。问起来的时候,借口倒是很多,但都很牵强。所有的事情都是慢动作。把三楼描绘成“死气沉沉”一点都不过分。玛丽·简感到千头万绪,不知从何下手,但她清楚地意识到,必须尽快采取行动。
  深夜,孩子们熟睡之后,玛丽·简会用记日记的形式来寻找摆脱目前处境的方法。她从公文包里掏出笔记本,看了一下昨晚写的东西:
  星期五,天气寒冷、沉闷,但办公室的环境比起窗外的景色来显得更加沉闷,没有一点儿活力,有时很难让人相信三楼还有活着的人。事实上,工作中发生的任何事情都无法使他们兴奋起来。
  我手下有30名员工,其中多数人做事缓慢,工作不饱和,工资很低。他们中有些人好几年都是每天按同样的方法重复着节奏缓慢的工作,工作态度极其消极。他们看起来都是好人,但无论从前多么能干,如今都已“好汉难提当年勇”了。沉闷的气息太浓重,能使新来的人和他们一样迅速失去活力。当我在小工作间走动时,就觉得空气中所有的氧气都好像被抽走了,令人几乎不能呼吸。
  上周,我发现有四名员工还不会使用两年前就安装好的新计算机系统,他们说他们喜欢按老方法工作。我担心有很多这样令人不可思议的事情还没有暴露出来。
  我想,很多内勤部门的工作大概都是这样的。这里没有多少值得兴奋的事情,只有大量的繁杂业务需要处理。但事情不一定非得这样。我必须找到一个转变这种工作状况的诀窍。我相信,我们的工作能够帮助公司各个部门向顾客提供更好的服务。
  尽管我们部门的工作是整个公司工作环节中很关键的一环,但我们的工作是在幕后进行,好像理所当然是这个样。如果三楼没有发展到如此糟糕的地步,公司领导恐怕永远不会注意到它呢。老实说,三楼真的是太糟糕了!
  ……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请选择您读者所在的图书馆

选择图书馆
浙江图书馆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
没有读者证?在线办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