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文献来源:
出版时间 :
产业链分工下产业区域转移问题研究
0.00    
图书来源: 浙江图书馆(由图书馆配书)
  • 配送范围:
    全国(除港澳台地区)
  • ISBN:
    9787516130049
  • 作      者:
    多淑杰著
  • 出 版 社 :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13
收藏
作者简介
  多淑杰,女,1979年10月出生,河北阜城。经济学博士,中山职业技术学院金融管理专业主任。中山市紧缺适用高层次人才第六层次人选,广东省高校“千百十人才培养工程”校级人选,中山市社科联社科骨干培养对象。主持或参与教育部人文社科等省部(市)级科研课题8项,在《财贸经济》等国家权威期刊发表论文20余篇。作品获中山市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论文类一等奖,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校级优秀博士论文奖等多项奖项。先后获“中山市优秀共产党员”、“中山市优秀创业指导专家”等荣誉称号。
展开
内容介绍
  《产业链分工下产业区域转移问题研究》作者立足于国际产业转移与当前国内外经济环境变化的实际,以产业分工理论、贸易理论、区域经济理论和国际投资等相关理论为基础,运用实证分析、比较分析等多种分析方法,以产业链分工为切入点,探索新型分工下产业区域转移的特点、转移的实现机理、空间结构以及经济效应等问题,并结合中国的实际分析国际产业转移的影响、中国国内转移与区域协调发展的现实选择。
展开
精彩书摘
  马库森(1984)和赫尔普曼(1984)分别建立了FDI的水平投资模型和垂直投资模型解释FDI的区位选择行为,前者主要是基于接近市场的动机,后者主要是为了充分利用不同国家的要素比较优势。耶普尔(2003)、Ekholm等人(2007)考虑了第三方(地区)对跨国公司区位选择的影响。
  随着产业转移理论研究的不断深入和产业分工的精细化,人们逐渐关注新型分工条件下产业区域转移及其对区域经济发展的影响。Jones,Arndt和Kierzkowski(1990、2000)用“片段化”(fragment)对生产过程的分割现象加以描述,分析了生产分割和片段化生产的动因。克鲁格曼(1995)认为国际价值链的分解成为当代国际贸易的重要方面。他把这一价值链的分解称为“切割价值链”。其他一些学者把这种专业化称为功能片段化(DurantonandPuga,2003;Defever,2006等)。普加和维布尔斯(1996)在考虑了产业前后向联系的基础上研究了在经济发展中的产业空间集聚与扩散问题,在同Krugman空间集聚模型假设相同的情况下,认为产业首先集中在少数一些国家,这些国家的工资将会提高,由产业各环节之间的前后向联系产生的外部经济在初始阶段会弥补工资上涨带来的损失,但当工资上涨超过某一临界点而不能被外部性补偿时,则一些环节将会迁移到其他的一些国家,在转入地区随着产业间前后向联系的出现,转入地区的产业将获得一个快速的发展。格里菲(2005)分析了全球价值链活动布局的动态性问题,认为其主要驱动力是不同地区间的劳动分工,而这些劳动分工主要是由链上不同活动环节的劳动密集程度差异所引起。Amiti(2005)在国家区域水平上讨论了产业链分工下产业布局问题,认为全球化产生了两个明显不同且看起来相互矛盾的现象:生产链的国际片段化和具有垂直关联关系的上下游环节集聚,认为贸易自由度和区域比较优势对具有垂直关联且要素密集度不同的产业环节区位选择具有重要的影响。Rossi—Hansber9等人(2005)认为同样的情况也发生在大都市地区。随着城市的发展,企业倾向于把总部设在城市中心,而把生产环节设在外围地区。
  ……
展开
目录
第一 章 导论
第一节 问题的提出及研究意义
一 问题的提出
二 研究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
第二节 国内外相关文献综述
一 国外相关文献综述
二 国内相关文献综述
三 文献总结
第三节 本书研究的思路与主要内容
第四节 本书研究方法
一 多学科理论结合的方法
二 比较研究分析法
三 博弈分析法
四 规范分析与实证分析相结合的方法

第二 章 产业链分工下产业区域转移的相关理论
第一节 产业链分工与产业区域转移相关概念
一 产业链与产业链分工概念
二 产业区域转移及其相似概念
第二节 产业链分工下产业区域转移的特征与测度
一 产业链分工下产业区域转移特征
二 产业链分工下产业区域转移的测度
第三节 产业链分工下产业区域转移的理论基础
一 比较优势与产业区域转移
二 专业化分工、规模经济与产业区域转移
三 交易成本与产业区域转移

第三 章 产业链分工下产业区域转移实现机理
第一节 产业链分工下产业区域转移影响因素
一 产业链特征的影响
二 企业微观层面的影响
三 外部环境的影响
第二节 产业链空间分散化生产与转移实现的空间机理
一 基本模型
二 产业链空间分散化生产与转移的实现:静态比较优势和交易成本的权衡
三 产业链部分环节转移下区域比较优势的变迁和产业集聚
第三节 产业链分工下产业区域转移实现的组织机理
一 基本模型
二 不完全契约下的生产决策过程
三 企业迁移组织行为分析
四 生产区位与组织方式的选择

第四 章 产业链分工下产业区域转移空间结构分析
第一节 产业区域转移的空间结构及其比较
一 产业区域转移的空间结构概念
二 基于空间流动方向的产业区域转移空间结构形态
三 按照转移空间范围的转移空间结构形态
第二节 产业链分工演进与组织形态分析
一 产业链分工演进
二 产业链组织类型
第三节 不同产业链组织形态下产业区域转移空间结构分析
一 垂直准一 体化型产业链转移空间结构选择分析
二 核心企业依附型产业链转移空间结构选择分析
三 核心企业协调下模块型产业链转移空间结构选择分析
四 中小企业网络型产业链转移空间结构选择分析
第四节 案例分析
一 案例选取及研究资料来源
二 中山古镇灯饰产业链的形成与结构特性
三 中山古镇灯饰产业区域转移的空间结构分析

第五章 产业链分工下产业区域转移经济效应分析
第一节 产业链分工下产业区域转移的产业发展效应
一 产业发展内涵的扩展
二 产业链分工下产业区域转移对转出地产业发展的影响
三 产业链分工下产业区域转移对承接地产业发展的影响
第二节 产业链分工下产业区域转移的就业效应
一 产业链分工下产业区域转移对就业影响的一 般机理
二 产业链分工下产业区域转移对转出地就业的影响
三 产业链分工下产业区域转移对承接地就业的影响
第三节 产业链分工下产业区域转移的技术进步效应
一 技术进步的主要来源渠道
二 产业链分工下产业区域转移对转出地技术进步的影响
三 产业链分工下产业区域转移对承接地技术进步的影响
四 产业转移过程中影响技术进步的主要因素

第六章 国际产业链分工下当代世界产业转移特征及对中国经济影响
第一节 国际产业链分工下当代世界产业转移特征
一 产业转移规模不断扩大
二 加工贸易和中间产品贸易迅速增长
三 转型经济体和发展中国家成为承接转移的主要目标区
四 形成了以跨国公司为核心的全球生产网络组织体系
五产业链延伸程度不断提高,转移层次变得多样
第二节 中国承接国际产业转移的特征
一 中国承接国际产业转移的区域特征与区域发展战略
二 中国承接国际产业链分工下产业转移的程度与地位分析
第三节 国际产业链分工下世界产业转移对中国经济影响
一 对中国地区经济增长的影响
二 对中国劳动力就业的影响
三 对中国技术进步影响的实证分析

第七章 基于产业链分工的我国产业区域转移现实选择
第一节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产业空间活动调整的历史阶段分析
一 集聚阶段(1979-2000年)
二 扩散阶段(2001年至今)
第二节 当前我国产业区域转移的战略意义
一 应对国内外经济形势变化,实现产业升级
二 缩小地区发展差距,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
第三节 我国产业链分工与产业区域转移的经济基础
一 东中西部地区生产要素禀赋差异
二 地方专业化与规模经济水平差异
三 我国区域之间交易成本的影响
四 东部沿海地区承接国际产业转移形成的地方产业链特征影响
第四节 地方政府在产业链分工与产业区域转移中的行为分析
一 我国地方政府在产业链分工与产业区域转移过程中的行为表现
二 产业链分工与产业区域转移过程中我国地方政府行为目标分析
三 产业链分工与产业区域转移过程中地方政府博弈行为机理分析
四 我国地方政府行为关系从竞争向合作的转化

第八章 促进我国产业链分工与产业区域转移的对策与建议
第一节 实现国内产业链分工与融入国际产业链分工的有效结合
一 推进东部地区产业链国内转移与高端产业链或环节国际承接
二 鼓励东部沿海地区本土企业向多重产业链的嵌入
三 转变东部沿海地区在产业链分工中的发展战略
第二节 建立推进国内产业链分工与产业区域转移的有效路径
一 国内产业链分工与产业区域转移应遵循的原则
二 实施多元化的产业区域转移方式
三 加强转出地区域创新网络组织建设,促进其向产业链高端攀升
四 提升产业区域转移过程中承接地产业承接水平
第三节 建设服务型地方政府,强化地方政府间的合作
一 建设服务型地方政府,营造良好的产业转移环境
二 加强产业区域转移过程中的区域协调
三 探索地方政府合作,推进国内产业链分工与产业区转移的新思路
结束语
参考文献
后记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请选择您读者所在的图书馆

选择图书馆
浙江图书馆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
没有读者证?在线办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