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文献来源:
出版时间 :
过渡语语用学视角下的语用能力研究
0.00    
图书来源: 浙江图书馆(由图书馆配书)
  • 配送范围:
    全国(除港澳台地区)
  • ISBN:
    9787301223710
  • 作      者:
    姜占好著
  • 出 版 社 :
    北京大学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13
收藏
作者简介
  姜占好,安徽毫州人。现就职于西安外国语大学英文学院(SES)副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毕业于上海外国语大学英语学院,获英语语言文学博士学位。曾获2005年度安徽省高校中青年骨干教师称号。2009年-2010年获国家留学基金委资助于南澳大利亚大学语言文化中心访学。武汉大学外国语言文学博士后流动站研究人员。研究方向为第二语言习得、语用学和测试学。曾成功申请教育部、省厅级、校级科研教研项目10项(已结项6项),参与国家社科项目一项。在《外语硬究》、《外语教学》、《外语学刊》和《外语电化教学》等外语类核心、中文核心等重要期刊发表论文25篇。
展开
内容介绍
  在《语言学论丛:过渡语语用学视角下的语用能力研究》中,作者首先回顾了过渡语语用学相关概念和研究内容,在探讨交际能力概念发展的基础上,引出了语用能力的描述、分类和学习者语用能力的发展阶段;然后作者分析了国内外学习者语用能力数据收集的优缺点,为语用能力评估体系的构建提供了备选手段和方法基础;在探讨了语法能力和语用能力之间的关系后,作者提醒读者学习者两种能力发展的先后关系取决于研究者对语法能力的解读;在进行了语用教学的必要性和可行性描述后,作者提出了语用教学课堂教学模式、语用教材编写原则以及语用师资培养的注意事项。
  该书适合外国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研究生及广大公共外语教师阅读。
展开
精彩书摘
  利用隐喻认知规律,不断开拓创新思维;利用现有形象思维,促动外语隐喻机制形成。蔡龙权(2005)也提出隐喻性表达的普遍性,证明隐喻的认知功能在外语教学中的应用主要体现在语言层面、交际能力层面和文化层面,而这些功能反过来显示隐喻性表征。然后,作者基于对我国英语专业学生处理隐喻性表达的调查,从隐喻性表达的普遍性、功能性和在外语教学中学习隐喻性表达的迫切性层面探讨了应该把隐喻性表达设立为外语教学的目标。
  因此,隐喻的普遍性和学习者对语言隐喻认知机制的差异性迫切要求培养学习者的隐喻能力——识别、理解和创建概念域类比联系的能力,培养学习者的隐喻思维。这对其语境条件下的言语行为能力的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对其语用能力的发展具有促进作用。
  9.1.3.2意象与语用能力培养
  什么是意象?人们在认识和感知客观世界时,客观事物(人、物体和事件)心理表征于人们的脑海中。表征的体现形式之一是客观事物在人们脑海中产生的图像,该图像即意象。通常情况下,对于心智健全的人来说,客观事物与该意象间存在着一致性或相似性。人们对客观事物能够感知的共有的基本意象称为意象的基体(王铭玉,1999;孙亚,2001)。然而,由于人们感知方式不同,认知经验有别,同一客观事物会在不同的个体心目中产生不同的意象,即“意象的突显部分”(王铭玉,1999)。意象的突显部分和意象的基体部分融合在一起存在于人们的思维中,也就是说,客观事物的心理表征是基体部分和突显部分两者的结合体,是理性意义和联想意义的融合物。
  对于客观事物的基体部分,交际主体间容易达成一致的共识。然而对于意象突显层面,交际一方心理表征的个性色彩未必能在另一方的心理表征中能得到印现,那另一方则无法理解突显部分所传达的信息,交际常以失败告终。因此,对于学习者来说,学习的重点应聚焦于客观事物心理表征的突显部分,了解表达同一客观事物语言的差异和与之相关的文化的异同,毕竟语用能力体现在学习者语用语言层面上遵守语言规则,在社会语用层面上注重文化差异。
  20世纪90年代前后将认知和心理学成果应用于语用发展的研究体现了意象与语用能力培养之间的关系。
  ……
展开
目录
序言
缩略语表
第一章 引言
1.1 研究缘起
1.2 研究意义
1.3 研究方法
1.4 本书构成

第二章 过渡语语用学
2.1 过渡语语用学定义
2.1.1 过渡语
2.1.2 语用学
2.1.3 过渡语语用学内涵
2.2 过渡语语用学研究内容
2.2.1 语用理解
2.2.2 语言表达
2.2.3 语用迁移
2.2.4 对交际效果的研究
2.2.5 对语用石化的研究
2.3 过渡语语用学研究理论基础
2.3.1 言语行为理论
2.3.2 语言的间接性
2.3.3 礼貌原则
2.3.4 合作原则
2.3.5 关联理论
2.4 过渡语语用学研究中存在的问题
2.4.1 问题之一:不对等问题
2.4.2 问题之二:较少动态研究
2.4.3 问题之三:较少语用正迁移研究
2.4.4 问题之四:较少书面言语行为研究
2.4.5 问题之五:受试者文化背景的局限性
2.4.6 问题之六:语用评估研究匮乏
2.5 小结

第三章 语用能力
3.1 交际能力
3.2 语用能力及其分类
3.2.1 对语用能力的描述
3.2.2 语用能力的分类
3.3 学习者语用能力发展的三个阶段
3.4 小结

第四章 国内外语用能力评估数据收集方法研究
4.1 口语语篇
4.1.1 真实语篇
4.1.2 话语引出
4.1.3 角色扮演
4.2 问卷调查
4.2.1 等级量表法
4.2.2 多项选择
4.2.3 篇章完形
4.3 口头(书面)自我报告
4.3.1 叙事型自我报告
4.3.2 口头话语原型
4.3.3 日记
4.4 小结

第五章 我国语用能力问卷构念效度研究
第六章 我国大学生语用能力评估具体操作
第七章 语用能力与语法能力之间的关系
第八章 语用教学模式构建
第九章 教师与学习者语用能力培养
第十章 教材中的语用知识研究
参考文献
附录1 我国语用能力调查问卷一览
附录2 整理后待查构念效度的语用能力问卷
附录3 篇章完形评分标准
附录4 ASurvey(NS)
附录5 调查问卷(NNS)
附录6 ASurvey(NNS)
附录7 AQuiz(NNS)
附录8 语用能力评估方法——判断正误
附录9 专家内容效度判断
后记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请选择您读者所在的图书馆

选择图书馆
浙江图书馆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
没有读者证?在线办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