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世纪初期,在日本资本主义工业化的背景下,一些深受西方文化影响的教育家,接受了儿童中心主义教育理念,也把蒙氏教育带到了日本。蒙氏教育在美国的兴起无疑影响到了日本教育界,1912年1月11日的《万朝报》首次在日本详细介绍了蒙氏教育。随后,日本教育家仓桥物三在东京、神户和大阪三地联合举办的大型幼儿教育会议上,公开介绍了蒙氏教育,为了宣传蒙氏教育的理论,在东京举办的第一次蒙氏教育研讨会上,他作了题为“蒙台梭利教育法研究”的学术报告,报告吸引了日本幼儿教育家的注意,一时间引起了强烈的反响。此后,日本教育家不断通过讲习班和研讨会的形式在国内传播蒙台梭利的教育思想。1914年,姬成学校的校长河野清丸翻译出版了《蒙台梭利教育法》,他开始尝试将蒙氏教育的方法运用到实践教育中。然而,这一时期的蒙氏教育在日本的传播流于形式,只注重对蒙氏教育的介绍,局限于理论的研究,蒙氏教育理论在幼儿园的具体实践相对较少,没有专门的蒙氏教育机构,也没有正规的蒙氏教育培训体制,无法培训正式的蒙氏教师,蒙氏教育在日本的实践之路尚未开启。
二战后,轰动世界的美国蒙台梭利复兴运动波及了日本的学前教育界,蒙台梭利倡导的新型的教学模式、新颖的蒙氏“教具”,给日本的学前教育思潮带来新的刺激,日本的教育学者在私立实验学校和公立学校的教学改革中,逐渐把蒙氏教育等新教育理论与本国的教学实践结合起来。这里不得不提到一个在日本传播蒙氏教育的重要人物,来自大阪市立大学文学院的鼓常良教授。他对蒙氏教育的理论体系作了较为系统的整理,相继翻译出版了《童年的秘密》、《儿童的心智》、《生活教育法——蒙台梭利教育实践的秘密》等蒙氏教育专著,将蒙氏教育的理论成果普及到全国各地。同时,他还是在日本创立蒙台梭利教育机构的第一人,1964年,日本第一所“儿童之家”在鼓常良的努力下开始接收儿童,卓有成效的改革实践为蒙氏教育的实施积累了丰富的经验。1968年,他组织成立了日本蒙台梭利协会,促进了蒙氏教育在日本的实践化进程。日本教育家相良敦子曾评价道:“1989年日本公布的新幼儿教育基本法是我们所期望的方向,其功臣当属日本蒙台梭利学会……国际蒙台梭利学会带给日本蒙台梭利学会的蒙台梭利教育法成为教育的原动力。”①显然,日本在80年代以来的幼儿教育改革中,蒙氏教育的重要思想和理念已经纳入新颁布的幼儿教育大纲里,蒙氏教育模式已经深入人心。另一位蒙氏教育的倡导者,日本教育家平冢益德先生,也为蒙台梭利教育理论、教育方法在日本的推广做出了努力。平冢益德先生在蒙氏教育理论研究、教育改革以及师资培养等方面有着重大贡献,他创办了日本蒙台梭利综合研究所,任所长期间,他对蒙氏教育相关课题进行研究,撰写了大量论文,取得了重要成果。他倡导将蒙氏教育理论研究与本国国情相结合,吸收、融合其精华并能有所创新,让普通民众乐于接受。他还首创了蒙台梭利教师培训制度,培养了大量高水平的蒙台梭利教师。
……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