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文献来源:
出版时间 :
古文笔法
0.00    
图书来源: 浙江图书馆(由图书馆配书)
  • 配送范围:
    全国(除港澳台地区)
  • ISBN:
    9787811266078
  • 作      者:
    姜澄清著
  • 出 版 社 :
    贵州大学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13
收藏
内容介绍
  《古文笔法》的体例尽量求其系统性,以使训练程序合于作文的内部规律。在绪论之后,依用词、造句、结构(古人叫做词法、句法、章法)、表现方法的次序撰写,由易而难,使学习者有步骤、循序渐进地学下去。每章的最后一节,结合现在写作上的流弊,谈谈个人的意见,以增强针对性,有助于实用。
展开
精彩书摘
  2.以顺叙为主
  古文中的叙述,也偶有用插叙、倒叙方法的,但不占主要地位,即便偶然使用,也要明确地交代,如用“按下不表,且说”之类提示语言提醒读者注意。这种以顺叙为主的特点,想来是受到史家笔法影响而形成的。《左传》是纪年体,逐年逐月顺时记事。即使到汉代,司马迁创造了纪传体,以人物为中心,但记事的方法,还是以顺叙为主。
  中国读者的习惯,看戏、听说唱、读传奇都比较喜欢“有头有尾”,即注重事件的完整性,反映在叙述上,便多采用顺叙的办法,把一件事的开端、发展、高潮、终局清楚明白地交代。这个特点,在小说与戏剧中,表现得最为突出。《水浒》、《三国》、《红楼》这些名著,无一部对书中人物的来龙去脉不作明白的说明,即使是次要人物也不忽略。但这种顺叙方式,毫无流水帐的弊病。《水浒》介绍林冲,不过集中在四、五回中,每一回都有相对的完整性,直到他上了梁山,杀了王伦,才告一个段落,以后便不着力去写他了。这种一步步叙述的办法,使情节发展的线索十分清晰。近代小说大量使用倒叙、插叙,显然是受外来文艺的影响。
  顺叙的难点有二,一是从何处写起,因为一件事,远因要追究起来,实在可以直及三代,但写文章,只能切取一个阶段,那么从何切取呢?二是切取的阶段以内,又如何采其重点叙述。第二点我们在上节中已经谈到了,此处从略。至于第一点,从中国的小说、戏剧而言,常常是从构成事件矛盾冲突的直接起因开始叙述。如《西厢记》,它的“楔子”就是开头,戏剧上叫序幕。故事的起因,是崔莺莺与张君瑞在普救寺的邂逅。所以,“楔子”便从老夫人上场的一段介绍开始。中国观众好追问人物的来历,一个老太太出来了,观众会想,她是什么人,从什么地方来,要到哪里去,伴随她的人与她是什么关系,等等,所以,老夫人的一段白,就尽是解决这些问题,以消除观众的种种疑团,为故事的展开铺垫了道路。“楔子”以后,两个主角便相遇于普救寺了,故事由此正式展开。这就是说,哪怕是用这种介绍的方法,也要把事件的前因等等讲明白。但是,对于前因的介绍,着笔不宜过多,以免轻重的处理不当:该着重讲的讲少了,该少讲的却又多了。
  3.以简明为贵
  近代小说,作者自己出面叙述较多,往往以很大的篇幅这么办;古代小说的叙述,主要是通过人物自己的行动去完成,作者一般是避免直接出面叙述的。因此,故事的连续性要明朗得多,直到晚清小说,这个特点仍是很突出的。古典小说,作者出面的介绍,往往只在开头部分,而且,多数情况下是概念的,如,某某人,某地人氏,多大岁数,性情如何,等等。先给读者一个梗概的印象,帮助他们清楚地领会情节的发展与人物的性格,然后再展开情节,这样,读者便不至感到突如其来,思想无准备。这种方法,几乎成了一种模式。概括性的介绍完后,故事开始了,又多数是这样的:一日,行至某地……这种办法,中国读者很容易接受。如果是近代方法,对于读惯听惯中国古典小说的人,一个人出来了,身份不明白,从何处来不明白,要到哪里去不明白,要去干什么不明白,读者或听众往往便会产生疑问:这个人从哪里来?是干什么的?……注意力便往往分散到故事以外的方面去。所以,近代有些作家,深知中国读者(尤其是对欧洲文艺接触少的)的习惯,在创作上也继承了这个简明的方法。
  ……
展开
目录
绪论
第一讲 用词
一 用词的基本要求
二 用词的基本方法
三 词汇贫乏与堆砌词藻——用词的两大弊端

第二讲 造句
一 造句的基本要求
二 造句的基本方法
三 句子通病举例

第三讲 结构
一 结构的基本要求
二 几种常见的结构形式
三 开头、结尾与过渡
开头法
结尾法
过渡法
四 结构通病

第四讲 表现方法
一 叙述
二 描写
三 抒情
四 议论
五 表现方法的通病

第五讲 立意与用意
一 关于立意
二 关于用意
三 立意、用意流弊举例

第六讲 古人修改文章的若干经验
一 修改些什么
二 几种修改的方法
附:范文讲 析
山中与裴秀才迪书
五柳先生传
跋李庄简公家书
寒花葬志
祭柳子厚文
祭石曼卿文
记承天寺夜游
酒德颂
陋室铭
爱莲说
春夜宴桃李园序
谏院题名记
发使告诸侯击楚
后记
再版后记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请选择您读者所在的图书馆

选择图书馆
浙江图书馆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
没有读者证?在线办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