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文献来源:
出版时间 :
日思日睿:长江流域的妙语与智慧
0.00    
图书来源: 浙江图书馆(由图书馆配书)
  • 配送范围:
    全国(除港澳台地区)
  • ISBN:
    9787549218257
  • 作      者:
    罗凌编著
  • 出 版 社 :
    长江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13
收藏
作者简介
  罗凌,2003年毕业于湖北大学古籍所,获文学硕士学位,2006年毕业于四川大学中国俗文化研究所,获文学博士学位,随后进入三峡大学文学与传媒学院工作,2008年进入武汉大学哲学学院宗教学博士后流动站。专业为中国古典文献学,研究方向为唐宋佛教文献、语言文献与湖北少数民族地方文献,有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古委会古籍校注、湖北省教育厅哲学社会科学项目等课题在研。出版专著《无尽居士张商英研究》(2007年),校注古籍《横阳札记》(2012年),在《普门学报》、《宗教学研究》、《民族文学研究》、《图书与情报》、《图书馆理论与实践》、《孔孟月刊》、《中南民族大学学报》等刊物发表论文20多篇。
展开
内容介绍
  《中华长江文化大系2·长江流域的妙语与智慧:日思日睿》全面反映了在历史的长河中,长江流域的古圣先贤以及普通民众,依靠民族文化自觉者睿智的感悟所放射出来的精彩妙语与理性智慧之光,这些文化现象不仅反映了中国文明的历史进路,也通过文化传播照耀了整个世界。
展开
精彩书摘
  《中华长江文化大系2·长江流域的妙语与智慧:日思日睿》:
  报国是指为国家、为民众效力尽忠,关心百姓疾苦,关心国计民生,无私贡献自己的忠诚。屈原在《离骚》中说:“乘骐骥以驰骋兮,来吾道夫先路!”为了国家,自己愿意作为前驱的马前卒。李白《临江王节士歌》:“安得倚天剑,跨海斩长鲸。”手执倚天长剑,跨海斩鲸,实际上是表达斩除国家赘疣,以求天下昌平的报国理想。宋代范仲淹《渔家傲》:“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苏轼《江城子》词:“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都是抒发边关御侮的报国壮志。陆游《夜泊水村》:“老子犹堪绝大漠,诸君何至泣新亭。一身报国有万死,双鬓向人无再青。”又,《观大散关图有感》诗:“上马击狂胡,下马草军书。”陆游有剑门抗敌的亲身经历,兼之南宋军事实力受皇室辖制,军人难以施展报国的抱负,故其报国理想,多体现在诗作之中。宋代林逋《省心录》:“忧国者不顾其身,爱民者不罔其上。”国家国家,没有国,哪有个体的安全存在?所以为报国不惜其身。明代于谦《立春日感怀》诗:“一寸丹心图报国,两行清泪为思亲。”既然以身许国,势必难以养亲顾家,只能洒下两行思亲泪。清代戴震《与某书》:“君子或出或处,可以不见用,用必措天下于治安。”有才德的人,处世,可以不被任用,然而一旦被任用,就要使天下归于安定,这也是一种报国。
  死国,即为国家而勇于赴死。屈原《九歌·国殇》:“身既死兮神以灵,魂魄毅兮为鬼雄。”肉体虽然死去之后化为乌有,然而精神则长存;刚毅的魂魄,仍然是鬼中的雄杰。又,《九歌》:“带长剑兮挟秦弓,首身离兮心不惩。”身携弓箭,走向战场,头颅落地,但是忠贞的心一点也不改变。李白《在水军宴赠幕府诸侍御》:“齐心戴朝恩,不惜微躯捐。”尽管这里是感喟“朝恩”,实际上,朝恩代表国家,为国家可以不惜身命。唐代戴叔伦《塞上曲》:“愿得此身长报国,何须生人玉门关。”只要能保国家平安,战死关外,在所不辞。陆游《书愤》诗之一:“壮心未与年俱老,死去犹能作鬼雄。”为国家战死,变成鬼,还是鬼中的英豪。南宋文天祥《金陵驿》:“从今别却江南日,化作啼鹃带血归。”又《过零丁洋》诗:“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死亡,尤其是为国家去死,这里展现的是一种慷慨激烈、大义凛然。清代林则徐《赴戍登程口占示家人》:“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对国家有利,生死都不算问题,祸福又能算得了什么呢?清代秋瑾《黄海舟中日人索句并见日俄战争地图》:“拼将十万头颅血,须把乾坤力挽回。”又,《鹧鸪天》:“金瓯已缺总须补,为国牺牲敢惜身。”山河已经破碎,必须挺身而出进行修补;为国家而死,岂敢怜惜自己的身体。
  爱国与忧民,二者紧密联系,是一个并行不悖的共同主题。每一个公民,根据自身的社会地位和能力,提高公民的安全保障性、提高公民的生存质量和生活水平、维护公共自然资源的可持续利用性的行为、企图和期望,就是最根本的爱国。绕开公民去谈爱国,再冠冕堂皇,都不得要领。最本质的、普遍适用于任何时代、任何国家的爱国,就是热爱这个国家的国民或公民,国民或公民的安全保障性和生存质量不高的国家,肯定不是好的国家。
  忧民,狭义的理解,即关注民生,聚焦民生是对中华传统文化的继承和发展。人民是国家之根本和基础,只有安众养民,培根固本,才能治国宁邦,长治久安。“以民为本”,在民与君的关系上体现为民贵君轻,民本君末。古代的明君贤臣、清官良吏宽政惠民、厚生利民、除暴安民、济世为民的施政行为,尽管有其历史与阶级的局限,但他们悲悯、体恤、爱护天下苍生,体谅民众疾苦,关心百姓生活,反映了人民的某些利益和愿望,有利于人民的生存与发展,其历史借鉴作用与道德价值,同样不可忽视。
  ……
展开
目录
序一
序二
前言
第一章 道学德行——仁义兴道德道德昌政化
第一节 仁义润身
一 慎独诚意
二 淡泊正心
三 克己修身
四 雅量宽怀
五 恒心勇毅
第二节 厚德载物
一 廉耻美恶
二 改过迁善
三 自省自知
四 仁义节操
五 爱国忧民

第二章 人生日用——天地辟而人生万般通其日用
第一节 生存哲学
一 理想情致
二 爱情婚姻
三 齐家处世
四 乐观悲观
五 安危磨难
第二节 人性命运
一 谦逊骄奢
二 慷慨悭吝
三 勤谨怠惰
四 成败得失
五 友谊知己

第三章 政治经济——道洽而政治盈虚有经济
第一节 施政治国
一 君君臣臣
二 善政弊政
三 举贤纳言
四 赏功罚罪
五 民本民主
第二节 经世济民
一 生产劳动
二 财富价值
三 厚生济民

第四章 宗教皈依——有限追逐无限出世返照世间
第一节 原始宗教
一 民间信仰
二 偶像崇拜
……
第五章 艺文学术——文章且须放荡治学要在严谨
第六章 人才教育——人尽其才教书育人
第七章 军事战争——军者国之大事不战屈人之兵
参考文献
后记
总后记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请选择您读者所在的图书馆

选择图书馆
浙江图书馆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
没有读者证?在线办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