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哥的眼神
(八哥“三步曲”之一)
我从来不喜欢养“宠物”。匆匆人生,常常连自己(这个“人”)和对负有义务的别的“人”都管不好,哪里还谈得上、顾得及和轮得到“宠物”?因此当一位很熟悉的朋友要送我一只“八哥”鸟时,我一口谢绝了。然而朋友却说:“那就算你帮我一个忙吧,我要出差三个月,回来后你还我。”“死了不负责的。”我声明。“那当然,”朋友说,然后又加一句:“就怕到时你不舍得还给我了。”我心中暗笑,却不再与之争辩。
在有意无意间,八哥学会了四句话:“你好!”“你怎么样?”(普通话)“bye bye—”(英语)和“吃饭了”(上海话),而且知道在不同的时候说:每天一早见面它会道“你好”!有人回来进门它会问“你怎么样”?谁要出门了它会说“bye bye—”,至于“吃饭了”这句话无疑是说得最多的,它是在讨饭吃——不停地吃,不停地讨。这使我想起了一句至理名言:人为财死,鸟为食亡。说句公道话,八哥的存在也真的为日子增添了些许生气。
朋友出差回来了,他不但不要回原来那只八哥(取名“大可”),而且又送来一只比大可小的(取名“小可”),并说让它们做伴,不孤独。我不置可否,听之任之;然而从此情状发生了大变化。
首先是小可一进鸟笼,便向大可发起了攻击,它不但不讲先来后到的规矩,而且大摆反客为主的架势;而大可虽然比它大,却显得很软弱,也许为了谦让?总之大可节节败退。我的朋友对此大感意外,此时他才透露送小可来的真正原因:小可在他那里,可怜巴巴已经无法为别的八哥所容——原来如此!但现在它又是一副什么嘴脸?张牙舞爪、明枪明夺、得寸进尺、争霸“笼主”;它那种恃强凌弱、怕硬欺软的“鸟性”,难道不是对某种人性的演绎?
接下去所发生的就不难想象了,无论是吃食还是喝水,笼子里的盆碗都由小可把持,除非小可吃饱了,喝足了,不然就轮不到大可的份。偶尔喂食时,本来卧在笼底休息的小可会一下子蹿到笼顶仰天抓住铁丝,它悬在半空,以双爪为圆心,以身体(从双爪到嘴巴)为半径,随着喂食者转,不管你从哪个方向投食去,都只会落入小可之口,而老老实实在下面张嘴等着的大可,却什么都吃不到。我真不明白:小可这一套,是从哪里学来的?
大可差不多整天蜷缩在鸟笼一隅,沉默着;过去说得已经相当流利的四句话也听不到了;更令人心酸的是它那终日忧郁的眼神!
大可的眼神一直是很温顺的,浅黄色的眼球上镶嵌着一对黑色的眼珠,晶莹透明十分深亮。每当你走近笼子,它都会尽可能靠近你,然后目不转睛地注视着你,似乎总想对你说什么却又说不出口;只要你不离开,它的视线就永远不会移开。如此专注,如此忠诚的目光,真能看得你心醉、心碎……然而现在,大可的眼神里只有恐惧和忧郁,似乎充满了无助却又企求帮助的神情。
而小可呢?它那突现的灰底黑珠大眼球总是在四面八方不停地转动。如果你在笼边看它,它就只盯着你的嘴和手,等着有什么好吃的给它。它游移不定的眼神充分表现了它浮躁不定心神和贪婪的欲念。我真不明白,为什么大可和小可表现的是如此截然不同的两种心灵、两个世界?
我想一定能帮助大可摆脱困境、扭转局面,使它重新振作起来;而小可毕竟还小,如果要改变它,时间有的是!大可大可,你在哪里?
(八哥“三步曲”之二)
《新民晚报》“夜光杯”刊登了本人所写的《八哥的眼神》一文后,引起了一些读者的关注;有的朋友甚至还打电话来问我:“现在小可还欺负大可吗?”“大可忧郁的眼神应该又重放光彩了吧?”(大可和小可是两只八哥的名字,前者大一些。)可是我能够告诉他们什么?我感谢他们的关心,但令人十分心痛的是:大可“出走”了——它飞走了!
大可本来是没有外飞“野心”的,即使屋里开着门窗。可是那天它从笼子里出来散步时,突然跳到椅子上,然后又轻松地到窗台上。这时窗正开着。我心里一惊,不免有些慌:此时只要它愿意,一转身就可以远走高飞!我轻轻招呼它,它不予理睬;我想走过去捉住它,又怕结果适得其反。于是我提起开着门的鸟笼,慢慢凑近它,边做手势边轻声招呼:“来,来,来……’’以往.任何时候,无论它在哪里,只要把鸟笼提到它的面前,它总会很快乖乖地跳回鸟笼,并欢快地叫着:“屋屋去,屋屋去……”可是这一次它看着鸟笼,竟然无动于衷;这下我真的紧张了。我正一筹莫展之际,说时迟,那时快,只见大可突然一转身,展翅飞出了窗外……
“大可——大可——”我大声呼唤,可是大可连头也不回,从高层向前方俯飞而去,很快从我的视线中消失了。
我丢下鸟笼,丧气地瘫坐在椅子上。此时正在地板上啄食的小可走过来,似乎很识相地钻进了鸟笼,并怔怔地看着我。
“都是你,把大可气走了,是你把大可赶走的!”我顿时怒从心起,对着小可吼了起来,“大可呢?现在我问你,大可到哪里去了?”我逼问小可。它当然不可能回答我,却文不对题地张开了翅膀。我正觉得莫名其妙,突然发现小可右翅下有伤口在流血。啊!原来它们两个之间曾经发生过一场“血战”!大概这就是小可给我的答案,而且试图证明它也付出了代价。眼下,这场战争谁胜谁败我不得而知,但大可的出走已是无法改变的事实。
我连忙帮小可擦干血迹,抹了点药,它这才慢慢放下翅膀。
家的周围高楼林立,所谓“小区”,可说闹中取静,也有几处绿地,也许这可供大可栖身。但真的想找到大可,又谈何容易?何况,大可从此将面临不测之险,只要稍不留意,大可随时可能惨遭毒手!想到这里,不免让人觉得心痛!
我真想去寻找大可,然而我哪有那么多时间?有时在家办公,便去小区绿地搜寻。有一次,我看到一只鸟正在树边草地上跳来跳去,隐隐看到翅膀上有白色的“八”字。这是一只八哥,而且样子酷似大可。于是我轻轻走过去想接近它,不料它一下惊飞上树了。我看不清它,急中生智大声问:“大可,你怎么样?”想如果它真是大可,而且它又没有忘记我们曾经的交往,那么它一定会回答(反问)我:“喂,你怎么样,啊?”然而我没有听到任回答。我带回家的,只能是又一次失望。
那天夜里,风雨交加。我站在窗前,看着如注的暴雨扑打着冰冷的玻璃窗,平日洁净的窗户此肘已成了一片水帘。我突然又想起了大可。大可啊大可,此时此刻你怎么样了?你究竟在哪里呢?……
世间难觅人鸟缘
(八哥“三步曲’’之三)
我写《大可大可,你在哪里?》一文,刊登于《新民晚报》“夜光杯”版,意在寄托对因受欺而“出走”的八哥鸟大可的牵挂之思,而绝非一则“寻鸟启事”。然而,令人喜出望外的是,就在文章刊登后第6天,大可居然神奇地飞回来了!
说真的,大可出走数月,我心头的牵挂一直挥之不去;送给我大可的朋友每次来访更是言必问大可,甚至连气走大可的小可似乎也不无后悔之意。有时我随意问小可:“大可呢?它去哪里了?”小可会眨着眼睛,歪着脑袋,若有所思地转向窗外的天空……
朋友问我:为什么给两只八哥取名“大可”和“小可”?我回答,说穿了其实很简单:“大”字里面包含“一”个“八”,“小”字里面也包含“1”个“八”,而两个“可”即为“哥”字,所以“大可”加“小可”就是“两只八哥”的意思了。
妙,妙!朋友兴奋地赞叹,但很快又转为惆怅;因为大可已经不在了。
然而不知何故,我总有预感:大可终有一天会回来的!那天外出后回家,我正穿行于邻近的一个小区,朝家的方向走。突然,“哗啦啦”掠过一阵异样的风声,接着就有什么东西落到了我的肩头上。我吓了一大跳,下意识地转过头去,可是还没来得及看清什么,只听见一个响亮又熟悉的声音在耳边响起:“喂,你怎么样,啊?”这不是大可吗!我一阵惊喜,情不自禁迅捷出手捉住了它。大可丝毫没有反抗,更没有一点逃脱的意思;它只是温顺地轻轻啄了几下我的手背,这是亲昵的表示。我倒是不由自主地紧紧抓着它,越抓越紧,生怕它再飞走。
我把大可带回家,放进鸟笼。小可看着大可,有点惊呆的样子。我正担心它们两个还会重新“开战”,却不料小可突然对大可说:“你好!”大可马上回答:“你好!”然后,大可又说:“你怎样,啊?”“吃饭了,吃饭了……”小可一边文不对题地“回答”,一边真的啄起食来;而大可则到鸟笼的另一端喝水去了,也许它太渴了!看来它们两个已经不计前嫌,能够“和平共处”了,真是难能可贵!
也许此时才能定下心来看看久别的大可。只见大可的羽毛上沾满了泥土和草屑,真是风尘仆仆!它的眼神似乎更加明亮了,虽然略带几分倦意,甚至还有几分“野性”。大可终于回来了,这究竟是出于偶然,还是它的选择?它当然不可能知道我写《大可大可,你在哪里?》一文对它的呼唤,但究竟又是什么力量在冥冥之中召唤了它?如果它仅仅因为认识我并认出了我才飞到了我的肩上,这还不能说明它是真想回来的;但是如果它在饱受了风刀霜剑的磨难之后,想到还是“回家”的感觉最好,那就完全是一种缘分了。不然,为什么千百扇同样的窗户它不飞别家?千百个匆匆的过客它不与携手?
人鸟之间,原来也有某种特定的缘分!进化学家不是说,人是鸟变过来的吗?看看大可和小可这两只八哥鸟吧,它们虽然重逢不久,却不知从哪里学来了不少话,甚至逢人不管男女,会争先恐后地抢着喊“爸爸妈妈你好”,此时此刻,难道有谁还不能感受到它们更像是一双天真可爱的儿女在拼命争宠吗?这样的缘分,哪能轻易觅得?
……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