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文献来源:
出版时间 :
上海男人
0.00    
图书来源: 浙江图书馆(由图书馆配书)
  • 配送范围:
    全国(除港澳台地区)
  • ISBN:
    9787532628346
  • 作      者:
    马尚龙著
  • 出 版 社 :
    上海辞书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09
收藏
编辑推荐
  上海男人很难,难就难在了“男”字上。从中国古人造字的角度分析,“男”有责权利的角色定义,那就是“田”和“力”的组合。男人要有田地,男人要在田地里劳作,男人劳作要有力气:在田地里劳作的人就是男人。我没有考证过英语,男人的man,似乎没有什么对男人责权利规定;在中国人的传统美德之中,对男人的考核标准是田地里的苦力活。这就委屈了上海男人。从有上海那一天起,上海男人就输了。幸好,上海又名“申”,“田”字出头又出脚……
展开
作者简介
  马尚龙,笔名郝马,浙江人,大专学历。1980年起在上海作协资料室、《文学角》编辑部工作,1991年至2002年任《海上文坛》编辑、副主编,2002年起先后在《东方体育日报》、《现代家庭》杂志社供职,现任《现代家庭》总编助理兼上半月版执行主编。上世纪90年代始为多家报刊撰写专栏,先后结集出版《幽默应笑我》、《明星的甜食》、《与名人同窗》、《男人眼中男人的缺点》、《男人眼中女人的缺点》等。
展开
内容介绍
  有关上海男人的亚文化,很容易被当做谈资。没有一个地方的男人,会像上海男人一样具有长久的可谈性、可读性。误读也时常发生。作者想要还原的,是上海百年历史对上海男人的外动力,是上海男人自身的内动力,是上海女人与上海男人之间的互动力。
  上海男人经常被外地男人挖苦嘲笑,好像上海男人都是“小男人”。因为上海男人“小气、琐碎、矫情、娘娘腔”,当然也可以说是“务实、仔细、文明、本分”。通过本书品读真实的上海男人。
展开
精彩书摘
  第一节  男人帮:上海这—个大染缸
  陈逸飞和余秋雨就像是兄弟
  一九九六年十二月二十一日,感觉上已经是一个非常久远的日子。那一天,跨年度的“陈逸飞回顾展”在上海博物馆开展,然后在北京中国美术馆继续展出。那时候谁也不可能想到,这一天距离画家陈逸飞去世的二〇〇五年四月十日,仅仅相隔八年三个月又二十天。画展引起了极大的轰动。尽管对观展人数作了严格的控制,数以干计的热情观众,还是把上海博物馆二楼宽敞的展厅塞得拍拍满。画展在北京也引起轰动。为了满足中国美术馆门前排长队要求签名的观众要求,陈逸飞从早上九点到下午四点一刻不停地在画册上签名。他为每一位观众签名,总是彬彬有礼地点头致意,道一句“对不起,让您久等了!”他连午饭都顾不得吃,只有两瓶“乐百氏”充饥。北京的记者这么评价他:“尽管陈逸飞在画坛声誉卓著,如日中天,但他依然保持着恢宏大度、荣辱不惊、温文尔雅的学者风度和谦虚随和、平易近人的个性。”
  有两个话题,伴随着“陈逸飞回顾展”的始终,没有见诸任何媒体,却在文化圈内口口相传,引起的震动一点不亚于画展的本身。
  第一个话题,“陈逸飞回顾展”向上海文化名流和文化评论家发出了正式请柬,请柬左下角有一条注意事项:请穿西装戴领带(或领结)出席。公开提议以西装领带参加画展,陈逸飞应该是国内第一人。画展开幕式,确实有许多文化名流西装领带地出席了,或许他们本身就有穿西装的习惯,或许是响应了陈逸飞的提议;也有一席便服去出席的,画展的工作人员倒也没有将便服者拒之门外。画展没有拒绝便服,却有人拒绝了陈逸飞的画展,这就是当时在文化圈内的轩然大波。有一位美术评论家把画展的请柬往桌上一丢:穿西装?就像乡镇企业家一样?那我就不去了。文化人是最烦有人来做生活指导者的,况且当时西装也已经被当作乡镇企业家的身份象征,那一句“杉杉西服,不要太潇洒”的广告语的文化内涵,显现的恰恰就是市井风情的品位,主张个性的艺术家当然不愿意与市井的流行合流。那一次的陈逸飞回顾展,确实遭到了一些艺术家的公开抵制,抵制的就是陈逸飞的做派。
  还有一个话题。画展开幕的当天,全国发行量最大的《新民晚报》刊登了余秋雨为画展写的序文《陈逸飞印象》。余秋雨对陈逸飞的评价很高也很实在,这本身没有任何的异议,只是看着看着,许多人竟然被引入了相同的模糊境界:这到底是余秋雨在写陈逸飞,还是陈逸飞在写余秋雨?怎么余秋雨写出来的陈逸飞就像是余秋雨自己?两个人也确实有惊人的相似之处,余秋雨写到“认识陈逸飞先生旱在二十年前,他与我同籍同年,那时都还年轻,现在一起进入了不惑之年。”更重要的是,两个人的文化地位、名气,脾气、谈吐、身材,甚至长相,都简单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连余秋雨自己也承认:由于我和他长得比较像,很多人经常拿着我的书要他签名,或亲切地称呼我“陈先生”。余秋雨对陈逸飞最为入木三分的评价“温文尔雅的陈逸飞实际上是一个相当勇敢的冒险家”,不就是余秋雨的自我写实?即使在文化圈外,也有读者经常在做八卦的分析:说不定他们两个人就是兄弟。用一句很通俗的上海话来说,他们两个人就像是“一只模子里刻出来的”。
  说起话来语速不快,虽然很睿智,反应很快,但是每一句话总是在深思熟虑后娓  娓道来;不管对谁都是彬彬有礼,即使对八卦的小记者也客客气气,一点不摆谱,不会随意地打断别人,即使拒绝人家,也会找一个婉转的借口——不是为了自己的金蝉  脱壳,而是给了对方一个台阶;脸上总是有浅浅的笑容,绝不可能有“他妈的、他妈的”的标点符号。固然有人不赞同他们的为人为艺,但是用“儒雅”来形容他们的形象特征,是不会有人不同意的。
  不要以为陈逸飞和余秋雨的相像是一种娱乐式的偶然,事实上在上海的主流男人当中,还可以推出好几个与他们气质异曲同工的男人。所谓主流男人。当然是指足以代表上海男人主流气质、主流文化的男人。陈钢,小提琴协奏曲《梁祝》的作曲者之一,是不是和陈逸飞、余秋雨很相像?凤凰卫视记者曹景行(著名演员曹雷的弟弟),深得人心的不是闾丘露薇式的风风火火,而就是一种谦谦君子的风度;还有德高望重的何振梁先生,出生在江苏,读大学在上海,也算得上是上海人,在他身上似乎看不到激情四溢,唯有温文尔雅是他的标志;曾经位居国家体委副主任、国际乒联主席的徐寅生,他当年打乒乓的时候最出名的“小老虎精神”,在他的日常生活中是绝对没有的。如果再追溯到上海前辈名流,完全可以看得见一条非常清晰的上海男人的气质脉络传承至今:巴金、黄佐临、陈叙一(上海电影译制厂创始人、厂长)、傅雷(翻译家)……书卷气就是他们与生俱来的灵魂。即使是虚构的人物,即使这一个虚构的人物是醉卧沙场的将军,只要他是上海人,照样洋溢着上海男人的温情脉脉:电影《英雄儿女》中的师长和工人爸爸,两个人身份迥异,气质相同,和陈逸飞、余秋雨也像是同宗同源。也难怪,这两个虚构人物的始作俑者是巴金。
  多少年前,孙道临在《早春二月》中一袭士林蓝长衫,迎着初放的桃花,很随意地将围巾向后肩一甩,透射出这一个上海知识分子的英气。这一个动作曾经风靡全国。很多年之后,看到陈逸飞在水乡周庄的写生照片,实在是无独有偶,陈逸飞也是围了条围巾,其神态和孙道临何其相似。
  有些人虽然人不在上海,却分明和上海男人毫无二致,比如作家金庸,比如歌星费玉清,比如导演李安、作家白先勇,甚至比如韩国明星裴勇俊……说明上海男人的符号性有一个基本轮廓。
  从文化名流延伸出去,非文化界的男人照样摆脱不了上海文化的笼罩,或者说是不自觉地继承了上海文化的精髓,陈逸飞、余秋雨仍旧是可以类比、可以参照的标志。围棋国手常昊,他拜的师傅是聂卫平,棋力上当然受到了聂卫平的提携,但县不要说在性格气质上与师傅迥异,即使在棋风上,也与师傅相左;与其说他是聂卫平的徒弟,不如说他更像余秋雨的弟子。还有姚明、王励勤,上海的标记就像是烙印,至于刘翔,撇开他的顽皮,依旧是不折不扣的上海男人……如果把视线落在匕海的市井,落在石库门,落在弄堂,当然会感觉得到文化水平和经济基础形成的巨大反差,但是过滤掉知识水平和经济基础,市井的上海男人,白白净净、清清爽爽、规规矩矩的居多,温顺、谦和,不紧不慢,彬彬有礼的居多,不亢不卑,不冷不热的居多;即使没有很高的学历,看上去肚子里也是有点墨水的;和他不熟悉的时候,他不见得很见外,和他熟悉之后,又不见得很亲近,远距离的时候不远,近距离的时候不近;要说恨他没脾气,要说爱他不容易。
  不妨说,他们就是上海男人的基本群像。
  在此罗列另外一个名单,或许我们说不清楚他们是哪里人,但是一定说得清楚,他们不是上海男人:姜文、易中天、郎朗、刘欢、冯小刚、聂卫平、崔健、赵本山,郭德刚、李幼斌、陈宝国、刀郎、陈佩斯、王朔、王宝强……也有少数的例外,唐国强因为背负了“奶油小生”的罪名,而被误认为是上海人,蔡国庆因为长相英而不酷,也被误认为上海人,指向明确单一——说明上海男人具有独特而唯一的模糊定义。
  除开少数的例外,其他人不是上海男人,也可以这么说,上海男人不像他们。上海男人像来像去,就是像上海男人。其实上海作为一个移民城市,汇聚了最纷杂的地域以及地域人口的外貌特征,以至于上海人与人之间应该是最缺少相像性的,完全不像北京人,外貌特征极其明显,高颧骨、细长的单眼皮——北京人的五宫基本如此——刘欢和郎平,除去性别不同,五官属于同一个特征;上海缺少如此明显的五官“公约数”,但是上海男人惊人地相似,而与其他地域有明显的错位。
  二○○五年,赵本山和余秋雨、营景行等一些文化界名流在上海出席了《解放日报》的文化论坛造势活动。见面会一开始,赵本山幽默大师的本色就显露无遗,他首先站起来,向在场的所有人深鞠躬说:“余秋雨在我心目中是比父亲还值得尊重的人,跟他站在一起讲话,让我很有犯罪感。”赵本山本人也是“父子关系”的受用者,他有五十多个徒弟,徒弟们用“老爸”来称呼他,尽管有些徒弟只比赵本山小五六岁。
  余秋雨大概不会当着几百号人说,巴金是比我父亲还值得尊敬的人,陈逸飞不会说刘海粟是比自己的父亲还值得尊敬的人。要一个上海人在公共场合称一个令自己敬佩、而年龄差不多的人比自己的父亲还值得尊敬,即使心里想说,嘴巴里也说不出来;如果真有人这么说了,背后难听话就不绝于耳了。余秋雨和陈逸飞虽然惺惺相惜,但是绝对不会视对方比父亲更加值得尊重,连勾肩搭背的亲昵也绝对做不出来。
  上海男人相似在他的气质上、精神上,这才是上海男人的最大公约数。
  对于上海女人来说,上海是一所终身制的学校,对于上海男人来说,上海是一个大染缸。不管你是从哪里来上海,经过上海这一个染缸的浸染,便成为同一系列的男人,甚至连色彩都极其相似。借用经典的红色电影《霓虹灯下的哨兵》中一句著名的台词:是被南京路上的香花毒草熏出来的。
  现在回想起来,陈逸飞邀请姜文主演《理发师》,实在是一个特大的错误,错就错在了陈逸飞只是认为艺术是相通的,低估了长江文化和黄河文化这一对江河文化的难以兼容,或者可以说是陈逸飞高估了自己的文化渗透能力。解放军足以跨过长江,陈逸飞无法飞越黄河。在陈逸飞和姜文的诸多争执中,据说有一项是有关香烟费的报销。在账目上,有一笔不小的中华牌蕾烟的费用支出。‘陈逸飞以为拍电影时所有的费用都是为了拍电影的,姜文的香烟当然不在可报销之列,但是姜文以为,为了拍电影所花费的钱都在报销之列,盒饭是可以报销的,香烟也应该是可以报销的。看来余秋雨在这一方面要比陈逸飞高明,从来没有看到过他和姜文有什么合作,也没有看到过他和崔健有什么合作,当然和王朔是更不可能合作的。
  上海男人更加在意游戏规则,似乎与德国人更加相像。在游戏规则之外的事情,上海男人是胆小的,但是在游戏规则之内的事情,他们可能是胆大的,甚至还是勇敢的、耿直的。翻译家傅雷一生的爱与死,便是一个上海男人的例证。
  傅雷的妻子朱梅馥是典型的贤妻良母。她默默地做了大量的工作。傅雷的许多文稿,都是她誊抄的。每一个字,都写得端端正正,一笔不苟。就连傅雷给傅聪写信,每封信都由她誊抄留底;傅聪的来信,由她分类抄录。
  她对傅雷一往情深。她在写给傅聪的信中,说过一段出自肺腑、感人至深的话:“你是最爱妈妈的,也应该是最理解妈妈的。我对你爸爸|生情脾气的委曲求全,逆来顺受,都是有原则的,因为我太了解他,他一贯秉性乖戾,疾恶如仇……为人正直不苟,对事业忠心耿耿。我爱他,我原谅他。为了家庭的幸福,儿女的幸福,以及他孜孜不倦的事业成就,放弃小我,顾全大局……”
展开
目录
自序  上海男人之“男”
第一节  男人帮:上海这—个大染缸
陈逸飞和余秋雨就像是兄弟
学生意学出来—代上海男人
公寓里小孩有家教,成绩好,经济条件好
第二节  男人居:安家乐业是行为艺术
上海男人做怕了好男人
Made in“my husband”:阿拉男人做格
男人女人,谁是钢琴谁是钢琴家
第三节  男人谋:—生与女人温情暗算
麦太太的破绽在哪里
“带得出去”的标准,是适宜也是适意
第四节  男人门:路数最清爽
“八小时”以内和以外的关系
路数是上海男人的行能力
灰姑娘对灰男人的期待
第五节  男人装:得女人心者得天下
一帮骑老坦克的贵族
陕南邮不是陕南村
大光明的生死爱情和拉三裙子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请选择您读者所在的图书馆

选择图书馆
浙江图书馆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
没有读者证?在线办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