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人利用工作之便,总是有机会跟令人仰慕的学者、作家接触,甚至走进他们的私家书房。经常被那种连排的书架、那种以书为壁的架势所倾倒,这是一种很震撼的体验,张口结舌,艳羡不已。也总是被作者摩挲着自己的爱书的神情所感动,他们对自己书房的每个角落、每个细节都谙熟于心,忆起读书写作的往事总是陶然自得。在他们的书房里,你就真的能产生一种对知识的敬畏,一种对文化的亲近和一种对读书的冲动。我很想把在这种书房里闻到的人类才智凝结的芳香传递给读者、传递给社会上的每一个人,希望每个人都能体验到这种因书带来的乐趣。<br> 公众人物,总是成为大众关心的焦点。他的经历、他的生活,往往成为媒体追踪报道的对象。然而,一个学者、一个文人,他的日常器物、他的衣食住行,都不及他的书房能传达他的精神世界。书房跟人一样有强烈的个性,她横着,竖着,连接着,透露出主人的内心风貌。她与学者的学术生命、文人的写作生涯不可分割。要了解一个学者,进入他的书房,就好像是进入了他的内心世界。<br> “上有天堂,下有书房”。对一个文人来说,一个他自己架构的书房真的就犹如天堂般美好。这里有他捧读的爱书,有他把玩的经典,有他工作的助手,有他呕心的大作。文化人之快事不外两件,一件是:有闲暇时,取古人快意文章,朗朗读之,则心神超逸,须眉开张。另一件是:来灵感时,进书房运作文章,笔力曲折,谓世间乐事,无逾此者。这两件事,简而化之,即读书与写作,都发生在同一个地方,那就是书房。要接近一个文人,莫如进入他的书房,细察他精选的书目,品味他阅读后的圈点,了解他的学术成长史,感悟他写作背后的故事。<br> 从社会角度讲,书房是当今社会最有文化的部位之一。营造书香社会,书房的建设任重道远!试想,如果我们每个家庭都有一间很有特色很有文气的书房,那么社会价值取向、文化传承、青少年的教化等问题都将迎刃而解。让中国人开始经营自己的书房,让国民在各个角落重新捧读厚重的图书,这是我们的向往和梦想。<br> 就是基于这样的出发点,我们策划了“名人书房”丛书。所邀请的作者都是传奇式书房的主人:某作家把游泳池改造成屋顶书房,因订做的书柜太多而被木匠师傅误解为鞋匠老板;某学者把先进的图书馆藏设备搬回家,5万册图书蔚为大观;某先生几易居所,只因新书兴旺发达,无处栖身……<br> 这套丛书不仅讲述名人的书房进化史、读书乐闻、藏书经历以及名作背后的故事,更重要的是想通过此套书的出版,弘扬一种打造书房的全民意识、一种阅读明智的崇高精神。当每个人都能像威尔逊那样认为:住宅里没有书,犹如房间没有窗户;当每个人都能像本丛书的作者叶永烈、江晓原、钱文忠等先生一样行动:房子装修,厅小点卧室小点,没有关系,书房一定要大,那么,到了这个时候,我们的社会就真的是处处飘着书香、个个带着文雅的美丽新世界了。<br> 田园有真乐,不潇洒终为忙人;诵读有真趣,不玩味终成鄙夫。让我们一起走进“名人书房”,感受名人心中的天堂吧!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