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文献来源:
出版时间 :
碎心曲:音乐?哲学?文学?自杀
0.00    
图书来源: 浙江图书馆(由图书馆配书)
  • 配送范围:
    全国(除港澳台地区)
  • ISBN:
    9787532134427
  • 作      者:
    李炜著
  • 出 版 社 :
    上海文艺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09
收藏
编辑推荐
  《碎心曲:音乐·哲学·文学·自杀》是一部献给死亡的交响曲,将铭心之悲、镂骨之痛、亘古之怨融入音符;一首讴歌生命的进行曲,将文坛轶事.哲学思考、音乐感悟化为旋律;一段悲伤的情歌,唱给所有失意、失恋的读者;这是一阕轻柔的小夜曲,给听众带来温暖、安慰与希望。
展开
作者简介
  李炜,芝加哥大学毕业,以前长住美国,现在旅居中国。已出版作品《书中书》等。特别欣赏法国画家巴尔蒂斯的一句话:“既然诸君对鄙人一无所知,那就看我作品好了”。
展开
内容介绍
  《碎心曲:音乐·哲学·文学·自杀》作者李炜,他是一位在美国长大的华裔青年,在芝加哥大学学文学,英文好,且艰深,毕业后做编辑。如今回归母语,用英语写作,写的是侵袭人灵魂的音乐,写的是傲慢的忧伤,他将身心灵肉揉进音符,用英文作载体表现出来,再和译者转译为母语中文,这种灵感渊源及文字形成的双重奏鸣,本身就是一种复杂的创作,一定能出现一种意想不到的效果。
展开
精彩书摘
  句号(a小调)
  在生命的绝唱中,俄罗斯诗人叶赛宁(SergeiEsenin)写下了这最后两句诗行:
  生活中,死亡并不新鲜,
  而活着,也更不是奇迹。
  人们通常称这首诗为“诀别诗”,不无道理。
  这首诗,叶赛宁是以自己的鲜血写成。一九二五年岁末,精神崩溃后的诗人刚刚出院。诗成翌日,在宾馆的房间,他割开双腕的血脉,上吊自杀。
  在愤世嫉俗之人看来,诗人之死,不过是个常见的例子:才华用尽,身体衰落,精神崩溃,难怪他提前兑现了生命的契约。
  毫无疑问,对于叶赛宁这类人,早逝,无论是否自杀,看来都很自然,甚至必然。这是拥有非凡天赋的小小代价,再次验证了米南德(Menander)的传世名言,一句两千三百年的套话:“神明所钟,英年早凋。”
  不用说,这些人不会喜欢生命的他途。坦率地说,生命的他途简直不可想象:苟延残喘、贫病交加、英名湮没、寄人篱下。怎样怯懦的灵魂才愿意屈就这样的结局?为何要接受这样的结局?难道只为了多呼吸几立方米空气?多看几千次日落?
  显然,这不可能是叶赛宁的生活。他一直那么坚强、自信、意志坚定。在他的自传中,叶赛宁说,他自小就知道,
  我是孩子王,是个伟大的战士,总是遍体鳞伤。只要祖母骂我,祖父就说:“……不要骂他。他这样才会更强大。”
  然而,这个孩子王长大后,从来没有强大到可以直面生活,冲进如千军万马逼来的问题阵中撕咬,杀出一条血路,然后,用手背冷冷地擦一下嘴巴。
  相反,生活打败了他,正如生活打败了我们多数人。生活才是主人,我们最终都会向它俯首称臣,只是方式不同而已。
展开
目录
推荐序/杜维明
自序
序曲
句号(a小调)
下行(C调)
职责(D调)
演戏(F大七和弦)
情歌(a小调)
忧郁(C调)
魔力(E调)
奇迹(E调)
销声(a小调)
归零(C调)
舞伴(D调)
配乐(F大七和弦)
迷醉(a小调)
悲剧(E调)
伴奏(a小调)
命运(E调)
退后(a小调)
哭笑(c调)
终曲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请选择您读者所在的图书馆

选择图书馆
浙江图书馆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
没有读者证?在线办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