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文献来源:
出版时间 :
历史的化石:知青十五年
0.00    
图书来源: 浙江图书馆(由图书馆配书)
  • 配送范围:
    全国(除港澳台地区)
  • ISBN:
    9787506035972
  • 作      者:
    木斋著
  • 出 版 社 :
    东方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09
收藏
作者简介
    木斋,1968年赴内蒙古插队知青,1983年以同等学历考入中国人民大学,现任中国作家协会会员,吉林大学文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词学会常务理事,中国李清照辛弃疾学会理事,中国苏轼学会理事,中国陶渊明研究会(筹)常务理事;中国欧阳修研究会(筹)理事;曾任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中华语言文化中心研究员,加拿大多伦多大学东亚系访问教授,韩国全南大学邀请教授。主要著作:《宋词体演变史》(中华书局版),《走出古典》(中国社会科学版),《苏东坡研究》(广西师范大学版),《宋诗流变》、《唐宋词流变》、《与中国作家对话》(京华出版社版)等,先后在《文学遗产》、《学术月刊》、《中国人民大学学报》等刊物发表论文一百余篇;2002年和2004年,中央电视台《百家讲坛》连续播放其《唐宋词体的演进》(上下集)的学术讲座。主编《唐诗百科大辞典》、《唐宋词百科大辞典》、《古代散文百科大辞典》、《中国文学宝库》等大型工具书;完成国家社科基金后期资助项目《唐宋词体演变史》,目前主持2009年度国家社科基金项目《唐五代声诗曲词发生史》。
展开
内容介绍
    《历史的化石:知青十五年》作者木斋,是提出了一系列具有颠覆性学术见解的具有特殊人格魅力的著名学者,同时,也是有着特殊品格的中国作家,2005年建立的个人文学博客《木斋文学》,被评为当年度的四大文学博客之一。这本书,首先可以视为是木斋的一部个人传记,主要讲述了他从17岁下乡到32岁考上中国人民大学研究生之间的传奇经历,其间穿插他自童年时代到“文革”时期的种种人生遭遇,如少年时代的早熟、“文革”初起山雨欲来、红卫兵运动和步行串联等,从中可以深入理解一位著名学者的个人成长历程;其次,全书以作者为中心,纵横捭阖,连带写出几十位知青或者与知青命运息息相关的人物的故事,深刻描述和展现了一代知青对知识的渴求、情爱的渴求、人生事业的渴求。因此,《历史的化石:知青十五年》不仅是一部以私人化视角展现的真实知青史,更是一部在特殊年代背景下深刻揭示人性的个人成长史。
    真实生动的内容、美妙感人的诗文境界,曲折离奇的故事情节、写意洗练的语言表达,正是《历史的化石:知青十五年》的特点和魅力所在。全书采用百幅具有历史意义的照片,百余首当年的知青诗作以及多篇日记,著名学者傅璇琮先生作序,更增添了此书的历史感、厚重感。
展开
精彩书评
    该作直趋更为精微、嶙峋、丰富、幽深、斑斓驳杂的知青精神人生情境,化浓郁以凄美以淡远,读来虽隽灵却尤见动荡、苍茫,文字典雅,诗意自然,颇见真力,确是难得。
    ——《北京文学》主编 章德宁
    读过很多关于知青的书,此书却不同。我从来对于记忆、历史一类的词怀有强烈的质疑,因为那是一段我们的青春与生命的事,牵涉到生命的事,需要更长时间的思索。然而木斋的书,却已经悄然接近了历史的真相!此书在此时此刻推出,别有一番意义。我感动——为他的真诚与犀利,诗意与哲理。
    ——著名作家 徐小斌
    不必字字服膺,确是章章感人,既有洞穿知青精神的悠远目光,又有琐细、复杂、深厚的情感聚合,看似行文出幽入微,不动声色,细细品之,竟是渗有地老天荒般的沉郁与苍关。这是来自荒草深处的生命史记,尤是浩劫年代灵魂幸存者义无反顾的心灵珍藏。
    ——著名知青学者 岳建一
展开
精彩书摘
    上篇  饥饿中的憧憬
    1.科尔沁草原
    就像是一种难言的亲切向往,驱使我前去草原和森林徘徊。
    ——歌德《浮士德》
    我于2009年7月,终于安排出了三天的行程,踏上了重回故土的旅程。按照1979年最后离别科尔沁草原的日子来计算,也已经整整30年了。30年来我的肉身未回开鲁,但我的灵魂,却始终魂牵梦绕着那个建在沙坨上的村庄,那房后蜿蜒曲折的小路,那所我任教多年的学校。
    从开鲁到叶家烧锅的土路,早已经改成了柏油大道,但那曲折婉转之处,仍是旧时的轨迹。我曾经无数次赶着毛驴车,或是步行着走在这条土路上,因此,对这条路上的每一个转弯我都很熟悉。现在,当我驱车千里,从我所在的大学回到这魂牵梦绕的故土,感觉着心在一点点收紧,眼泪在眼眶里打转转,强忍着不让它流出来。
    这种感觉,在这次开鲁之行中,有过三次高潮体验,第一次是第一眼见到和平学校的时候,强忍住酸酸的情绪,深情地抚摸着学校的铁门。我在这里任教五年,人生中最为宝贵的青春时代是在这里度过的,这是我走向大学、走向学者人生的预科学校。和平学校在原址上已经翻新重盖,原先作为办公和宿舍之处,已经只有荒草青青,两头驴在那里悠闲地吃草,只有办公室对面的篮球场还在,我曾经在这里打球做操。现任学校的校长吕海州,正是我当年教过的学生,本书后文有关王桂琴事件的描述中,当年知青日记中有“吕、叶”的记载,其中“吕”正是吕海州。办公室虽然迁移,办公室中的办公用具,特别是办公桌椅有许多仍然是旧时器物,坐在当年坐过的办公桌前,心中无限感慨。
    正在和平学校徘徊,以前教过的学生们闻讯从县城赶来,他们是当年担任班长的高金财、中队长迟金芳、文艺委员王华,小队长李淑华从通辽赶来,还有现在担任县国税局副局长的王俊阳、做老板的王金华等。这些学生,从这个乡村学校走向了城市,成为教师、国家干部和企业家。现在,从县城追赶来,是为了请我到县城去聚会。
    第二次高潮体验,是在村民的指引下,寻找我们当年的旧居。那曾经是一栋五间的土坯房,房后是建房挖土形成的大坑,房前我们曾经亲手栽种过一排柳树。我曾经多少次梦里重回这所房屋,梦见房前的柳树枝叶袅娜起舞,梦见用心血浇灌的小菜园。我家何处?依稀还记得其所在的位置,前院是郑宝发家。郑宝发原是村里面的营长,现在已经没了好几年,他媳妇在村头和我迎头碰上,看一眼就叫出了我的名字。老太太只领着我找到了她家的旧房,就再也找不到我们当年居住的遗迹;再想想,东侧应该是王凤海家,我们下乡的时候,王凤海作为生产队代表到开鲁县城接的我们,下乡第一年冬天,王凤海结婚,我们集体户曾去闹洞房。找到凤海家,他苍老了许多,当年的新媳妇现在已经患有脑血栓,躺在床上。凤海指着西面说,你们的旧房子就剩下一堵墙了。村长刘会闻讯赶来,给我带路。刘会是村里刘九叔的儿子,原先也是我在和平学校教过的学生,“这堵墙就是你原先的家”,刘会指着一段断垣残壁对我说。
    渐渐地,渐渐地,我走近了这面断墙,心在怦怦跳动,努力控制着随时都可能倾泻下来的泪水。天哪!这就是我40年前居住的所在么?岁月的沙尘,已经使你仅剩下了这一片断壁残垣。在哪里呢,当年我们在房前栽种的柳树?在哪里呢,庭院中曾经那么茂盛的小菜园?在哪里呢?那房后通向水井的小路,连同为了盖房取土造成的大坑,也一同被岁月的风沙湮没。这面断墙,应该是原先的西山墙,是我们集体户的仓房,仓房的东面一间,就是我们5名男生的住房。在这里,我曾经这样写作:“一面寂静的土墙/常挂满一层/雪白的冰霜/一盏柔和的灯下/常铺着几行/美丽的诗章/孤独的梦语/常伴着/冰凉的/土炕/生活的欢唱/回荡在/火样的/心房”,那一年我18岁,是何等美妙的年华,何等美妙的理想!在这里,我们曾彻夜难眠,静静地看,一轮明月在我们绿色的玻璃窗前缓缓驶过,窗格的倒影不时地移动着它的位置,窗外湛蓝的天空,与窗内浑然一体,冰一般的月光与水一般的心境浑然一体。
    站在这残垣断壁旁边,抚摸着岁月时光风蚀的裂痕,一幕幕往事在眼前跃动,我的心更有了酸楚的感觉。我觉得,这面残垣断壁,正是我15年知青往事的象征物,也是整个知青运动的象征物,是一个时代——知青时代的化石标本。是的,这不是一面普通的断墙,这是一段知青历史的真实纪录,是一段中国知青史、中国“文革”史的化石。上面刻写着20世纪60年代之后,绵延十余年之久,其影响也许更为久远的一段历史,这段历史,其产生原因、发生过程,乃至当事人的种种人生命运,必将被历史的目光永远地关注。
    第三次高潮体验,是中午在县城聚餐。大家告诉我说,王桂琴也找到了。立刻,我的眼前出现了一个14岁的小姑娘,总是穿着蓝色的条绒衫,一对黑色的大眼睛鲜活地转动着。正说着,王桂琴走进来了,虽然三十多年不见,我还是一眼就看出来了。她的轮廓未变,只是增添了一些艰苦岁月带来的印痕。她叫了一声“老师”,两眼就开始转动,看得出来,是在极力控制情绪,随后,眼泪开始啪嗒啪嗒地掉下来。突然间,就觉得我的眼睛也开始湿润,努力控制了几次,终于忍受不住,想想,索性就不控制了,任随眼泪涌动吧。这样一放松,眼泪就像是急风暴雨,倾泻而下。王桂琴在四年级的时候,出了事故,在全校遭到了大批判,虽然这是“文革”时代司空见惯、屡见不鲜的事情,但我作为当事人之一,却一直受到良心的谴责。我想安抚王桂琴,想询问她现在的家庭情况,听说她早已经下岗嫁人,有两个孩子,生活很困难,想对她帮助帮助,但我又能帮助她什么呢?我能为她挽救回那失去的岁月么?我什么也说不出来,只是说:“我对不起你!”这是我多少年背在心中的话语大山,现在当着这么多学生的面说出来了。大家异口同声说:“老师,这不赖你,这是那个时代的事情”,王桂琴也哭着说:“那时老师三番两次来我家家访,动员我重新上学,是我自己不想念了。”她这么一说,我倒想起来了,当时我确实已经心情沉重,多次走访她家去做动员,但一切都已经不可挽回。
    泪眼中,知青15年的往事,一幕幕地浮现在心头,像是一幅幅凝固的浮雕,又像是黑白底色的电影,一个个人物,开始鲜活地出现了,我的眼泪渐渐融化在41年前那人群的海洋,那泪水的海洋——
    1968年8月26日10点,北京火车站里人头攒动,人们笑着、哭着、说着、拥挤着,握着手,同性别者也有拥抱着的。这不是一个普通的送行场面,不是一次平常的列车,这是北京首批大规模知识青年上山下乡的送行场景。随着列车启动的长鸣,一场轰轰烈烈、人类文明绝无仅有的知识青年上山下乡运动,拉开了序幕。所谓拉开序幕,当然也只能是一个大概的说法,1968年之前,先有一些人被安排到黑龙江生产建设兵团。这是一种准军事的建制,主要是出身于红五类的子弟自愿报名参加组成的,广义来说,也属于知青,但不是真正意义上的上山下乡做农民;真正去农村当农民的,“文革”之后大规模的“老三届”上山下乡运动,应该是开始于1968年8月。根据北京五中插队同学的回忆,他们中有此年8月21日下午4点钟左右开往呼伦贝尔盟的一批,这可能是除去建设兵团,北京大规模插队落户较早的一批。此外,我曾经去北京火车站去送少年时代的好友鲁鲁赴内蒙古东乌珠穆沁旗牧区插队,时间应该比21日这一批更早数日;我所参加的8月26日那批应该是这一批中的一次;随后是同年的12月作为第二批离开北京,有诗人对此记载:“这是四点零八分的北京,一片手的海浪翻动。这是四点零八分的北京,一声尖利的汽笛长鸣。北京车站高大的建筑,突然一阵剧烈的抖动。我吃惊地望着窗外,不知发生了什么事情……终于抓住了什么东西,管他是谁的手,不能松。因为这是我的北京,这是我最后的北京。”这是诗人郭路生描写1968年12月20日凌晨的事情,诗人生动地记下了这个具有历史意义的一刻,写下了诗人作为知青离开北京瞬间的心灵的颤动,也记录下了本书主人公所经历的离开北京时刻的心情。
    ……
展开
目录
引子
上篇 饥饿中的憧憬
1.科尔沁草原
2.认识你自己
3.集体户小组家庭
4.饥饿
5.“油灯事件”
6.山雨欲来
7.关于我的笑话
8.孤独的西辽河
9.开辟鸿蒙
10.1969年的寒冬
11.红卫兵运动
12.在乡下
13.“大串联”
14.不应有恨
15.早熟
16.第一次回京探亲

中篇 苦闷中的追求
1.危险的哲学小组
2.率真性格的危险与收获
3.和平学校
4.1971年的冬天
5.醉意伴君歌
6.老侯的故事
7.沉沦与挣扎
8.梦断龙门
9.玉明
10.小路
11.小河
12.父子重逢
13.在乡下过春节
14.漫漫长夜
15.那玲
16.布云
17.连英
18.告别开鲁

下篇 彷徨中的前行
1.1976年
2.1977年恢复高考
3.人生的十字路口
4.军旅生涯
5.前贤弟子
6.等待
附录:重生之旅
后记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请选择您读者所在的图书馆

选择图书馆
浙江图书馆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
没有读者证?在线办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