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确来说,她问起的是外婆的初恋。这回,她头一次,在之前刚进门的时候就故意去望望神台上外公的照片。那是还没彩色胶卷时、大部分人都到照相馆拍过的那种大头照,先冲晒出黑白照片,再用幼细的毛笔上色。五十来岁的外公在照片里微笑着,眉骨明显,鼻梁直挺,给人混血儿的印象,重点是嘴唇边缘上色清晰,整张脸看来绝对给人只有三十来岁的印象。相信,外公和外婆相遇那时,是他们最年轻的时候,他一定比这张照片反映出来的至少还要好看上九十九倍。当然咯,我一辈子就他一个男人啦。外婆说。她看不见外婆的表情,她视线专注于她的尾龙骨。外婆大概十三岁便乘火车来到这个城市,换了好几份散工后,十六岁到某所中学做杂工,便认识了外公,十八岁跟他结婚。这样简述起来味道太淡,对自己来说,一点儿渴也不解的。她最好奇的是,在这十六岁到十八岁的两年间,外婆的初恋是如何展开的,是如何像高山深处无人知晓的白雪那样,随着与那一辈子一回的与春天的约会,缓缓回暖,渐渐融解,流经一片片密林潮石,曲折下落,会聚,再下落,又会聚……最终成为无限绵长而熠熠生辉的江河。
而她认为现在的自己,虽还没融化,但好歹,被等待良久的那春临的端倪多多少少向自己展现了些。要是作为尚处深山的白雪的话,远眺时,她终于能感觉到那苍黄萧瑟的天边好歹泛起了一点点春之红晕。——和外公刚开始时的外婆,也有看到过这种奇妙的景色吗?很普通啦,普通到不知该怎么说呢,刚开始就是逛街咯。解放后那会儿,谁恋爱都要逛街的对不对。刚开始时,上班时间外,他们的确会去逛街,只是那时的“逛街”和现在意义不大一样。以前逛街不为情趣或杀时间,只为真的有迫切需要买的东西。看上去,一起逛街也是工作与各自生活责任的延伸而已。他俩便简单地如此相伴,买完就走。故意绕圈、慢走、想要相处得更久一点儿的意识,不好意思,实在未曾在他们身上觉醒。看上去似乎要比今天的约会单调逊色多了,可不期然,他们另一种谈恋爱方式,却是现在无法做到的。轿凳,大家都在轿凳上,排排坐看电影,露天电影。不过下雨时就看不成咯。后来,学校终于添置了简陋的幻灯机。于是,在那些不下雨又不那么想逛街的休息日(这在今天能轻易归纳为“无聊”,可无从考究当时这字眼已被发明及广泛流传使用了没有),他们就约好早早地回校占头位。原本空无一物的操场上,已摆上好几排轿凳,每排首尾相连。很快就爆满了,那里面,常能看见他们的身影。那时都不敢牵手,也没零食可拿,双手想必放哪儿也不是,尴尬又心痒得很吧。于是,只能以膝盖似有若无地碰碰,心便已泛起久久不散的涟漪。于是电影到底什么情节来着全无印象。
展开
带有浓烈的梦幻气息和艺术深度,这本《收纳空白》,用文字和画面互相呼应,营造了一个多感官的阅读体验,充满灵气与天赋,是酚百的年年气息。
——郭敬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