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登大宝竟可哀,又见垂帘太后来。御海愁波深几许,烟台哭罢哭瀛台。——富察·鹤年先生作《清帝十二咏之十一·德宗光绪皇帝》爱新觉罗·载湉,生于清同治十年(即公元1871年)。1874年,同治皇帝去世。依照封建社会的惯例,选择皇统继承人的顺序是所谓“父死子继、兄终弟及”,而载湉与他的前任同治皇帝之间,既不是亲父子,也不是亲兄弟,他的父亲是道光皇帝的第七个儿子、醇贤亲王奕谩,这样论起来,载湉不过是同治皇帝的叔伯兄弟而已,本来是轮不到他去坐同治死后空下来的那把团龙交椅的。但是由于短命的同治皇帝没有留下金枝玉叶,选来选去,就把载湉给选上了,四岁的他,变成了同治之后的大清第十一位皇帝,也就是光绪皇帝。在名义上,光绪是过继给同治死去的父亲咸丰为子,而且有言在先,将来光绪生下的儿子同样要为死去的同治接续香烟。这样看上去是把关系理顺了,但实际上,光绪的被“破格提拔”,完全是他姨母老佛爷慈禧太后的一个阴谋。对权力欲罢不能的慈禧太后,从一开始就没有打算为大清寻找一个真正的皇帝,而由她自己怀抱幼主垂帘听政,才是她既定的方针和理想的模式。因此,光绪和同治一样,也被慈禧那片冲不破、拨不开的浓重阴影久久地笼罩着。
光绪正是在这样的尴尬中度过了他的帝王生涯。他所生活的年代,也是一个跨世纪的年代,但是很不幸,那是世界资本主义向帝国主义阶段飞速发展的年代,也是封建主义的中国向殖民地半殖民地泥沼飞速沦落的年代。在那种情况下,即便是康乾再世恐怕也无力回天,何况他这样一个处处被“母后”掣肘的儿皇帝呢?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