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文献来源:
出版时间 :
米娅,快跑
0.00    
图书来源: 浙江图书馆(由图书馆配书)
  • 配送范围:
    全国(除港澳台地区)
  • ISBN:
    9787301150672
  • 作      者:
    秦与希著
  • 出 版 社 :
    北京大学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09
收藏
编辑推荐
  《米娅,快跑》是我最喜欢的职场小说,作为一个女性编辑,我也看了很多其他的优秀的职场小说,但是我认为没有一《米娅,快跑》能像这本一样让我开心,让我和米娅一起悲喜,让我忍不住停下来想想,那些我一直疑惑但来不及想的问题。我坚信米娅会成为一种新的职场符号,快乐、聪明、有朋友、真诚地欣赏别人,也享受别人的欣赏,她的幸运密码会被越来越多的人充分解读,并付诸实施。一部独树一帜的阳光幽默的职场小说,2009年职场女性最温暖的读本,解读职场幸运儿的幸运密码,你愿意像英雄一样千辛万苦得到凄凉的胜利,还是愿意像米娅一样快乐?
展开
作者简介
  秦与希,毕业于北京大学,曾任职世界500强公司,欧洲留学归国后任职媒体。
展开
内容介绍
  《米娅,快跑》是一部奇特有趣的女性职场小说,不陷入目前市场上任何一部职场小说的窠臼,不大惊小怪地描述外企优越感,不涉及耸人听闻的职场阴谋,不触碰自说自话的情感纠葛……米娅,一个有点二百五,有点唠叨的姑娘,毕业于国内最高学府,进入一家世界500强的外企工作。她经历了6个老板,每个老板的脾气和性格各不相同,有对她抵触和厌恶的,也有对她欣赏和保护的,她在和不同老板的既斗争也合作的过程中,逐渐从一个职场新人,成为一个心有城府的职业女性。但是唯有一点不变,米娅认为工作需要讲求投入产出比,而聪明地“混”是最好的方式。米娅的两位女朋友各自拥有不同的职业态度和理想,能“混”的米娅和最没有事业心的朋友成为升职最快的人,而聪明勤奋、企图心强的另一位朋友则落于下风。《米娅,快跑》既有美剧六人行之幽默,也深含对企业与人、资本的秉性等诸多方面的矛盾有严肃的思考。
展开
精彩书评
  这里有所谓职场政治、商业智慧.然而更令人感动的.是对经济社会中人的生存方式的体验与反思。
  ——北京大学中文系教授  温儒敏
  小说写的是我的校友,但不仅是这个原因我觉得它很亲切.它描述了人的成长,无论是心智上的,还是情感上的。小说写得明媚、有趣,难得的是除此之外,它触及到了一些坚硬的内核,比如人在经济社会中的尴尬和反省,这让它在职场小说中与众不同。
  ——21世纪报系发行人  沈颢
  我毫不怀疑这本书会受到白领的追捧,尤其是职业女性。它温暖、幽默、细腻,让人有一种忍不住一口气看完的冲动,又舍不得看完。我认为这是畅销小说的标志性特点。
  ——作家  陈彤
  职场是一个奇怪的地方,像一个魔方,很多面。有人看到刀光剑影,有人贪念荣华富贵,有人每日如履薄冰,有人弄得遍体鳞伤。《米娅,快跑》是可以发生在任何一天,任何一个公司,任何一个白领身上的故事,有一些友谊,一些感悟,一些小小的会心微笑。看这本书,就像看一面镜子,有自己,还有周围种种人和事的影子。书里时时浮现的温暖和美好,唤醒了一些过去,一些碎片也得以重新组合。而当时若干的苦不堪言,因为距离,因为时间,就此有了新的闪亮,和一丝回甜。
  ——意大利歌诗达邮轮公司亚太区市场总监  ELLA BEE
展开
精彩书摘
  混进QT
  面试的过程有点像武侠小说中的短兵相接。它考验的是对待敌人的各路拳脚如何能一招一招地破解,并且永远不要露出破绽。
  1
  我从小不喜欢我的名字,像个男生。中学时给自己起了个英文名字Mia,从那时候起,别人问起我的名字,我都说,就叫我Mia吧。更多人叫我米娅。我也承认了这个英文译名仿佛就是我的本名。
  我别无它长,美貌、乐器、体育,甚至是写诗这样中文系的人相对比较拿得出手的东西我都不沾边,我也不知道自己怎么混进了这座国内最知名的大学,在这个人精扎堆的地方,真正震撼我的,恰恰是我发现自己对大学的猜想完全是错误的,你可能因为你的一点奇怪的特色而成为一个人物,而我唯一能说是优点的大概就是脸皮比较厚,还有我总是有莫名其妙的好运气,这实在说不出口。我从来不太用功,但也不会太过分,刚过关也不大好看,我宁愿稍微用上一点自己还舍得的力气得个自己心里还过得去的成绩,但是如果用力再猛一点,就不划算了。
  我觉得自己在这座大学里就像个土豆,不出色,不个色。谈过两场莫名其妙的恋爱,参加过一些莫名其妙的社团,出去旅游过五六次,我的大学生涯便就此即将结束了。
  晓含在我的生活中占据了重要的一页,曾经有人甚至怀疑我们俩是同性恋。我们在大学里同一个系,不同专业。我还记得在新生接待站第一次碰见晓含的时候,她背着个土黄的包,手里还提着两只箱子,有一只本来有轱辘,可是脱了一半,半挂在包上。她额前的头发被汗水沾在脑门上,一脸的迷茫。那会儿我一点没觉得她有多好看。
  我们的友谊始于长达一年的军训。我们被划到同一个连,同一个班,铺位相邻。晚上站岗我们通常是2点到4点那一班,我们站在深夜的楼梯口用耳语聊天,往往从困得像赖皮狗到精神得两眼放光,干脆懒得叫醒下一班岗,一直站到起床哨吹响。晓含具有惊人的记忆力,她用了三个月的时间,跟我细细讲述了《大旗英雄传》《萧十一郎》《新月传奇》等一大堆古龙小说,后来我在图书馆看到这些小说的时候,居然发现晓含当时几乎是把百分之八十的小说都背出来了,从人物到细节,极少错误。
  几天前,我翻出了军训阅兵仪式结束后的照片,那会儿晓含和我都莫名其妙地一脸严肃,也许因为我们俩虽然极其厌恶军训,却都偷偷喜欢上了英俊的连长,我们没脸表现出特别的忧伤,只能假装严肃。
  晓含和我因为军训都壮实了不少,照片上晓含的小胖脸上有两块明显的高原红,看起来还是很土,谁也没想到之后四年,她竟出落得异常美丽。
  追求晓含的人太多,她似乎从来不动心,而且她有一种迅速把对她有意的男人变成哥们儿的本事。晓含在买衣服上意见很容易徘徊,但是在男朋友问题上却相当坚定,她并没有什么遥远的男人,也没有什么不可忘怀的初恋,她只是淡淡地说,她要的是笃定的婚姻,而不是什么不确定的恋爱。我在大一的时候和哲学系的某男半推半就地谈过两个星期荒唐的恋爱之后,决心和晓含一起暂时当老姑婆。除了大三的时候又跟一个东语系学日语的小伙子闹了三个月的恋爱之外,基本上我还是信守承诺的。
  我觉得天下的女人分两类,一类是生下来就知道自己要什么;一类是在不断摸索和碰壁之中慢慢知道自己要什么。晓含属于前者,我则属于后者。当然,肯定还有活了一辈子都不知道自己要什么的,我就把她们排除在外了,我认为她们基本上不算女人,她们属于男人和女人之外的第三类:糊涂人。
  再美好的日子也有耗尽的一天,临近毕业,我跟风去读了托福和GRE的班,又跟风听了不少往届校友的讲座,想学学怎么找工作,还琢磨着要不要考研。晓含不跟我参加这些胡闹,她娴雅镇定的样子仿佛可以在这所学校待上一百年。
  2
  一切都不确定,我的未来似乎如云霞一般变幻多姿,又如伸手不见五指的黑夜一样完全没有方向。
  正因为如此,我应聘QT的时候,压根就没打算真的要去那里工作。
  在完全不摸门的状态下,我给自己定下了一个所谓的原则——我在想,就算一个人什么都不知道,也总得假装有点原则吧,就算是错误的坐标,至少也是一个坐标呀!我给自己规定:如果工作的话第一选择是进北京的外企。接下来我报考了QT,不过纯粹是想拿它练个手,因为那年它是最早来北大招聘的外企,也以最难考上著称。
  “我们都去试试吧,看看它究竟怎么个难考,就当为以后积累实战经验。”在我的蹿掇下,我们宿舍六个人中有一半报了名。
  考试的过程比高考还复杂,整个一过五关斩六将。首先是是填写漫长的申请表,把你的个人资料调查个底儿掉。
  这第一轮的结果,是我们屋其他两个女生都被涮下去了,只剩下我一个幸存者。她们到现在都不明白是什么原因,我也不明白。其实大家条件都差不多,她们俩甚至更强些:一个是团支书,一个是一等奖学金获得者。总之我是在混沌状态下懵懵懂懂地过关的。
  然后是笔试,这颇有点考察智商的意味。试题很像GRE的风格,英文数学逻辑都有,这个我比较在行,所以答得飞快。
  这倒不是因为我智商比较高,而是因为我以前上过新东方的GRE强化班。那个班很邪门,它真正教你的不是英语,而且是在甚至完全看不懂考题的情况下如何利用技巧把问题答对。
  就说英文听力吧,新东方的老师对大多数题目简直不用听问题,直接看四个选项就能知道正确答案。让我印象特别深刻的是他们归纳出来的一系列原则:“如果是问借钱,答案一定是不借;如果是申请迟交作业,教授一定不同意;男生一定是懒的,女生一定是勤快的;汉堡一定是难吃的,Pizza一定是好吃的……”总之,参加过这样的培训,你会觉得美国的题库特别弱智,而中国学生就是牛。
  这样第二关又被我给稀里糊涂地攻破了。而这个时候,据说四分之三的人都被淘汰了。我可真没想到,我花了重金和时间去考GRE的意义,原来不是让我出国,而是帮我通过了QT的笔试,真是歪打正着。
  莫名其妙地过了两关这件事让我颇有点胆壮。“怎么回事,这好像也不是很难嘛!”我对晓含说。
  晓含热心地张罗:“我有个朋友是去年考上QT的,我以前听她说过最难的部分是接下来的面试。要不我给你她的电话,你跟她打听一下有什么需要注意的。”
  晓含特别擅长拉皮条。她总是认识特别多的人,知道特别多的信息,整个一“包打听”。而且她经常抱怨她的资源对自己其实没什么太大帮助,倒是常常便宜了我。
  晓含的这个朋友叫苏。看在晓含的面子上,她给我提供了一条有价值的信息:QT面试的重点是想考察一个人是否具备它所看中的一系列素质,而这一些素质就明明白白地写在申请表上,所有的问题都是围绕这个来进行的。因此,我需要做的事情就是事先准备一堆例子,来证明自己就是他们要找的人。
  但苏在电话里对我并不是太热情。据她后来解释,是因为太多像我这样的嫩瓜跟她咨询怎么进QT的事。而她知道大多数的人都是瞎折腾,根本考不上的。
  “你当时是不是也认为我考不上?”我笑着问。
  “我何止认为你考不上!你给我打电话的时候,我简直就认为你会是参加面试的人中第一个被淘汰的。”苏毫不客气地回答。
  苏这么认为是有原因的。
  我清楚地记得当她告诉我要准备例子的时候,我的第一反应是:“他们怎么知道我的这些例子是不是真的呢?”
  苏在电话里沉默了好一会,大概没有人那么直接地问她这样的问题,而且还是一个完全不熟的人。没准她在想:晓含怎么介绍了这么一个不上路的家伙?
  苏是这么回答的:“理论上你是可以编造例子的。但别忘了,面试官都是非常有经验的,他们过去面试过无数的人,要把他们骗倒不是那么容易的事。”
  于是我开始闭门思考对策。
  不到十分种,我就发现如果不进行虚构的话,我压根一点机会都没有。在强手如林的北大,我这颗土豆没有任何优势。
  所以关键的问题只有一个:怎么编才能编得像真的一样。
  我自己给出的答案是:所有的例子都是应该是真实的,都是我看见过或者听说过的事,我只需要把主角换成自己。
  更重要的是,这个事还不能太有名。如果我说长城是我修的那当然没人信,但我要说我中学的时候曾经在老家给孤儿院的孩子用废弃的易拉罐搭过一个长城模型,他们总不会认为是假的吧。
  同理可证,我可以把大学社团里发生过的一些事情都腆着脸说成是自己做的。反正我参加过无数的社团,也挂过若干类似于“副部长”之类的虚头衔,虽然事实上蜻蜓点水似地没干什么真正的活儿,但确乎见识过很多活动的组织过程。没见过猪跑,猪肉肯定是吃过的。
  在我这么想的时候,确乎没有一丝一毫关于撒谎的内疚感,因为我压根就没打算真的去QT。我就把这事当作一个有趣的试验,挑战一下他们的面试官有多火眼金心。
展开
目录
楔子
混进QT
都是西红柿炒鸡蛋惹的祸
双刃剑
三角形公理
上头有人
南辕北辙
玻璃碎片
自我防卫
女性特质
自大狂强迫症
潜规则
势利眼万金油
女儿策略
升职四步曲
麻将政治
脑袋决定屁股
招聘心理学
格式化道路
人人想走上坡路
尾声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请选择您读者所在的图书馆

选择图书馆
浙江图书馆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
没有读者证?在线办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