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文献来源:
出版时间 :
刘志丹:长篇历史小说.Ⅰ:historical novels.Ⅰ
0.00    
图书来源: 浙江图书馆(由图书馆配书)
  • 配送范围:
    全国(除港澳台地区)
  • ISBN:
    9787539255002
  • 作      者:
    李建彤著
  • 出 版 社 :
    江西教育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09
收藏
编辑推荐
  毛泽东在八届十中全会上为此书定性:利用写小说搞反党活动,是一大发明,又说,这是康生发现的。1979年中共中央下发文伯为此书平反。
  中国当代文学史名篇佳构,作者为刘志丹弟媳,刘索拉之母。
  首次大量公开发售
  1959年李建彤把《刘志丹》送给习仲勋看,习提出把这书写成“时代的缩影”、“中国革命的缩影”、“毛泽东思想的缩影”;要把陕北写成“长征的落脚点和抗战的出发点”。1962年7月阎红彦收到《刘志丹》(上)样稿,认为“西北革命斗争历史,是需要中央做结论的,一个作者是负不了责作的”,“不宜发表”。8月康生接到阎红彦的报告,提出请中央书记处处理这部小说。9月在中共八届十中全会上,康生递给毛泽东一张纸条,上面写道:“利用小说进行反党活动,是一大发明。”毛泽东念完之后,又进一步阐述说:“凡是要推翻一个政权,总是要先造成舆论,总要先做意识形态方面的工作,革命的阶级是这样;反革命的阶级也是这样。”由此,揪出了“西北反党集团”,或称“习(仲勋)、贾(拓夫)、刘(景范)反党集团”,一个株连党政军各级干部多达上万人的特大政治冤案横空出世。1979年中央专为此案下发了第53号文件,彻底为“《刘志丹》小说案”平反昭雪。文件认为,“习仲勋等同志关心这部小说的创作……是完全正当的。……所谓利用写《刘志丹》小说进行反党活动一案,是康生制造的一起大错案。文化大革命中,康生伙同林彪、‘四人帮’,更加变本加厉,搞出一起株连甚广的现代文字狱。”
展开
作者简介
  李建彤(1919—2005),曾用名韩玉芝,河南许昌人,1936年考入上海新华艺专,1937年参加革命,并奔赴延安。她曾先后就读于抗日军政大学和鲁迅艺术学院,并在西北艺术工作团、边区政府俱乐部、边区政府选举委员会、边区政府办公厅等单位工作过。1946年与刘景范结婚后,担任过刘景范的秘书。1949年10月,与刘景范一起来到北京,先后在中央人民政府政务院监察委员会、中华人民共和国监察部从事党政工作。
  1956年她在工人出版社邀请下,开始创作小说《刘志丹》。为写作此书,她采访了参加西北土地革命斗争的党、政、军高级干部数十人,并自费去陕西采访和考察当年进行土地革命的地区,采访过老红军和帮助过红军的群众。作为刘志丹亲弟弟刘景范的夫人,也作为诸多事件的亲历者,她是写作此书的最合适的人选。
展开
内容介绍
    刘志丹是土地革命战争时期陕北地区著名的革命领导人,1936年4月,于红军东征作战期间不幸牺牲。这是一部全传式的长篇历史小说。
    需要强调的是:
    一、这部书是关于刘志丹一生经历的小说,而不是党史。
    二、这部书只写刘志丹的光辉人生,不是写刘志丹的家谱。
    三、这部书写了军事斗争,也写了路线斗争。
    四、这部书的体裁是小说,但它的大事件、大人物是真实的、有根据的。
    《刘志丹1》是第一卷,写的是从刘志丹出生到回照金这一段时期。
展开
精彩书评
  直到文革,我才开始知道父母姓。然后不久我就知道了父母是走资派加反党份子,他们的最大罪名是母亲写了反党小说《刘志丹》,由此知道了刘志丹原来和我还有亲戚关系。或者倒过来说,我是他的拐弯儿后辈,因为我爸爸是他的亲弟弟。
  ——作者之女 刘索箥
  我的母亲李建彤从1955年开始写作《刘志丹》直到2005年辞世,半个世纪,她经历了无数的曲折磨难,书一直未能正常发行。现在出版这个著作,我们非常感谢,也了结了慰藉父母的在天之灵的心愿。
  ——作者之女 刘米拉
  还要数美国著名的记者兼作家斯诺的评价最具创意,他认为刘志丹是“中国的侠盗罗宾汉”。这个评价看似有些荒诞,但细想起来,却也不无几分道理。
  ——作者之子 刘都都
展开
精彩书摘
  第一章 少年行
  陕西省西北部有个保安县,人称“山保安”,一眼望去,满是云头似的高山大岭,古来有条大道,通往西夏,客商行旅,报马文书,穿梭般往来。沿路大小村镇,密如繁星,其中要数洛河川上游的金汤镇最出名,老辈人说是宋朝范仲淹挂帅西征时修建的。这城镇头枕半山,脚跨平川,看着有些古怪,却是个繁华的所在,光当铺就有二百多家。
  镇上有个教书先生,名叫刘士杰。是清朝同治年间的廪生。这刘士杰为人正直,不畏强暴,遇见不平事,总爱讲个理,说个公道话。贫寒人家,都敬重他。偏是这个性子,引出一场祸事。有一回,刘家族中有个姑娘,被婆家谋害死了,男方是曹家河的大老财,花三百两银子买通了县官,县官来验尸,验了个“浑身无伤”,就要结案。刘士杰在场看见,上去夺了县官的红笔,质问说:“脑后有窟窿,耳朵里插筷子,怎说无伤?”旁观的老百姓跟着闹哄起来。县官素知边界民性强悍,怕激起变故,只得服软,推说眼花没看清,把仵作训了几句,吩咐重验。官司一了,县官记恨在心,找岔儿要抓刘士杰。刘士杰想,自古是官逼民反,不得不反,如今逼到头上,索性跟你作个对头。好在家中无牵无挂,铺盖一卷,便跑到土匪头儿董福祥军中当了个红笔师爷,一心想杀富济贫,除暴安良。
展开
目录
前言
第一章 少年行
第二章  闹庙会
第三章 永宁山
第四章  官逼民反
第五章 新天地
第六章 怀旧迎新
第七章 入伍
第八章  向西安进军
第九章 火种
第十章 渭华起义
第十一章 星星之火
第十二章 难关
第十三章  饥民中的赵宝魁
第十四章 父子情
第十五章 大闹永宁山
第十六章 仇人也联合
第十七章 三道川叛乱
第十八章 智取太白镇
第十九章 风雪子午岭
第二十章 联络罗礼臣
第二十一章 邠县下狱
第二十二章 不是冤家不聚头
第二十三章  战士的爱情
第二十四章 走南梁
第二十五章 陈宏有疾
第二十六章  究竟为什么
第二十七章 西安行
第二十八章 重新开始
第二十九章 姜海银巧闯土药局
第三十章  马踏十三县
第三十一章 五顷塬分地
第三十二章 虎列拉
第三十三章 香山寺借粮
第三十四章  “梢山路线”反不掉
第三十五章 将计就计
第三十六章 如此革命
第三十七章 杜康心事重重
第三十八章 骗局
第三十九章 终南山风雨
第四十章 捉鬼
第四十一章  出山
第四十二章 偷渡渭河
第四十三章  回照金
第四十四章  中秋之夜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请选择您读者所在的图书馆

选择图书馆
浙江图书馆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
没有读者证?在线办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