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文献来源:
出版时间 :
高考1977
0.00    
图书来源: 浙江图书馆(由图书馆配书)
  • 配送范围:
    全国(除港澳台地区)
  • ISBN:
    9787532626984
  • 作      者:
    任仲伦主编
  • 出 版 社 :
    上海辞书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09
收藏
编辑推荐
    特殊岁月里的激情燃烧,时代转折中的人性复苏。<br>    一代人的记忆,镌刻在历史的天幕上,一代人的情感,浸润在磨砺的雪地里。让知青梦寻,让考生震撼,让当代人泪洒的史诗电影!<br>    1977年12月高考制度的恢复是“总设计师”邓小平书就的大手笔,也为日后中国社会的变革埋下重要的伏笔。<br>    本故事立足于东北某农场三分场一堆来自北京和上海的知青,他们中有被分场革委会主任(老迟)看好的接班人(北京知青潘志友),更多的则是不堪农场生活,苦苦期待改变 “知识青年”命运的青年人(上海知青强子、陈琼、小根宝等)。在那个意义非凡的年份的夏秋之际,邓小平的复出,高考制度的变革让几乎在苦中作乐的环境中日益麻木的他们看到了希望……
展开
作者简介
    任仲伦,上海电影(集团)公司总裁。
展开
内容介绍
    1977年中国恢复高考,这成为祖国再次崛起的起点,成为社会变革的前夜,也成为一代代优秀儿女成长与成熟的起跑线。<br>    中国高考的恢复,凝聚着以邓小平为代表的领袖们的重要决策,也是顺应时代的重要变革。这本《高考1977》在这样风云变幻的历史天空下,以潘志友等那群渴望改变命运并执着奋斗的知青们为群像,真实、朴素且深刻,富有情感地展示了曾经的历史与历史中的人物命运。它传承着上海电影关注现实、关注民生的传统,洋溢着鲜明的现实主义精神。
展开
精彩书摘
    第一章<br>    现在的小孩也许并不知道,不单上大学有录取通知书,当年去农场也是需要通知书的。一张薄薄的纸片,上方大写黑体的“最高指示”,然后就是那句耳熟能详的话:“一切可以到农村中去工作的这样的知识分子,应当高兴地到那里去。农村是一个广阔的天地,在那里是可以大有作为的。”接下来是通知你何时带何种东西在何地集合,那里会有安排好的交通工具(火车或汽车),等着载送你去一个陌生的地方。<br>    在火车启动的瞬间,呐喊声,哭叫声顿时响成了一片。无论是豪情万丈,还是无可奈何、悲观绝望,到了要跟自己出生后就呆着的城市分开的一刹那,也总是有些不舍。可这当时看起来并没有什么,青春不就是用来挥霍的吗?有些事要放手后才能学会珍惜,尽管谁也不知道等待自己的将是什么。带着这样一丝好奇,或者说是豪情,或者后人所非议的矫情,无数少年告别家人,经过几天几夜的颠簸,来到北大荒的某个农场,成为了一名知青(“知识青年”的简称)。<br>    一<br>    火车逐渐放慢了脚步,广播喇叭开始播出“前方就要到站”,少年们从兴奋的旅途中逐渐清醒过来,不约而同地整理起各自的行囊。他们拖着疲惫的步伐从车上走了下来,满目四望,所见是一片荒凉。车站内外人迹稀少,附近只有几排平房冒着毫无生气的炊烟,地上全是乌黑泥泞的土地,双脚一踩上去根本走不动道,一迈步才发现,鞋底的泥越粘越厚。以前他们从没见过黑土地,尽管知道自己来的是黑龙江,却没有想到脚下的土地竟会这样黑。<br>    刚到的时候大家还是开心的,农场虽然生活条件清苦,却端的是个风景优美的地方。尤其每年春夏之际,漫山遍野的奇花异草,芍药、野百合、黄花菜、雏菊、矢车菊……应有尽有,竞相怒放,争奇斗艳,原野上到处洋溢着浓郁芳香的气息,沁人心肺。可是当你把目光继续移动,看到那寂寥的远山,一眼望不到头的水泡子里包围着的杂草丛生的荒原,也不免会生出几分惆怅。<br>    很快大家就将发现,这里并不适合用来修养身心,除非你能熬过艰难的劳动课程。农场的日常生活是这样的:天还没亮就被广播喇叭惊醒,集体出工,中午肚子饿了,却往往只能在地里啃点干粮,喝几口随身带的凉开水。即使浑身的汗水变得冰凉,腿也发软,也只能硬挺下去;农忙季节,天黑好久才能收工回来,几乎每个人都是瘫到床上便起不来,连洗把脸的力气都没有了。<br>    一年到头做不完的活计,八成的日子是一周出全勤,极少休息日,极少节假日,探亲需要轮流。每天大家最盼望的事情就是下雨,因为这样才可能得到休息。女知青中身体虚弱的,来了例假反应大,勉强可以调休一天,男知青们则没有这种优厚待遇,除非病倒,通常是不给假的。<br>    那些来得稍微长久点的知青,随着时光的流逝,逐渐褪去了婴儿肥和学生时代的稚气。等他们的双手双肩爬满老茧,脸和背晒成不再光滑的暗红色。这也就意味着,一个城市的白净孩子即将消失,而一个知青农民就要诞生了。现在,除了偶尔翻看的书籍和一些圈子里传承的特殊词汇,加上无法轻易改变的口音土语,几乎要看不出他们的来历了。<br>    1977年夏天的一个傍晚,天气炎热,却没有一丝下雨的迹象,分外让人烦闷。远山暗淡,夕阳呈半圆形,隐约挂在绚丽的云层上方,给晚归的人带来丝丝缕缕不必要的暖意。一队收工的知青拖着疲惫的身体,迈着蹒跚的步伐从一个荒凉的山坡上走了下来。远远望去,这一幕仿佛是落日背景下的剪影,又像是被牵着线耍动的皮偶戏。<br>    队伍里不知道是谁小声哼唱起风行一时的《南京知青之歌》,打破了压抑已久的沉默。虽然这首歌讲的是南京知青的插队生活,可由于曲调悠扬,词句朴素,深得各地知青的喜爱:<br>    “蓝蓝的天上,白云在飞翔,美丽的扬子江畔是可爱的南京古城,我的家乡。啊……告别了妈妈,再见吧家乡,金色的学生时代已载入了青春史册,一去不复返。啊,未来的道路多么艰难,曲折又漫长,生活的脚印深浅在偏僻的异乡。跟着太阳出,伴着月亮归,沉重地修理地球是光荣神圣的天职……亲爱的姑娘,揩干了你的泪水,洗掉心中忧愁,洗掉悲伤……”<br>    今天又到了周末,晚上听说电影放映队要来。想到这里,知青们的心情顿时好了许多,脚步也变得轻快起来。看电影几乎是这种单调清苦生活中惟一的娱乐,尽管放的片子大多老旧,并不好看,大家却仍看得津津有味。让人兴奋的另一个原因则是,看电影是青年男女借机搭讪、交往的好时机。尽管大家同吃同住同劳动,可真能说上话的时候不多,只有看电影的时候,操场的空气是空前自由的。<br>    一到晚饭后,女孩子们赶紧换下白天的工作服,穿上比较整洁、相对补丁较少的军便装。虽是盛夏时节,仍然没有人穿裙子,一是怕别人说自己小资,其次也怕蚊虫的叮咬。讲究的女孩子为了对得起男生们的注目礼,往往还要洗把脸,重新梳理下在劳动中弄乱了的发辫。男生的行头则相对简单些,很多人连衣服都懒得换了,因为堆积的脏衣服太多,一直没洗的缘故。<br>    操场上没有现成的座位,看电影的知青随身自带小板凳,来得早的可以坐到前面靠中间的好位置,来得晚就只能坐到后面了。有人为了抢地盘,往往晚饭时就把自己的小凳子搁好,不过这样占座的方式并不保险,往往需要额外派人把守才能奏效。因为后来的人一个不忿,就会直接把你的凳子往后推,或者扔到边上。不过坐后面也有后面的好处,至少可以更方便地跟自己心仪的对象说话。<br>    今晚上的片子据说是场足球赛,男知青们喜欢,女知青却多半不太有兴趣,排队的凳子也就相应地少了些。到放映前,三三两两的人群才陆续来到了操场。然而让人未曾预料到的是,有一个惊喜正在悄悄等着大家,它远远超出了足球比赛所能给人带来的狂欢。<br>    在众人热烈的、互相招呼的喧闹声中,放映机射出的灯光一下子弥漫在大家眼前。操场上的手电光此起彼伏,交相辉映,男男女女脸上洋溢开笑容,彼此开着玩笑打趣,一时颇有些节日的欢乐气氛,热热闹闹地,把放映机器里发出的声音都盖掉了。<br>    这场比赛是北京举办的“长城杯”国际足球邀请赛,对垒双方是中国青年队和香港队。比赛精彩纷呈,可更精彩的是观赛的人。忽然银幕上出现了邓小平在首都工人体育场看足球比赛的镜头,从公众视线中消失了两年多的邓小平终于站在了公众的面前。黑压压的人群一下子安静了下来,百来号知青们屏息凝神地抬头看着,手电筒的光一时都熄灭了。<br>    屏幕上,数万观众在短暂的惊愕之后,撇开比赛站立起来,向邓小平报以狂热的掌声,时间长达两分多钟。邓小平则高举双手,向观众频频致意……<br>    1976年10月,“四人帮”集团垮台了,在经历了十来年的磨难和挫折之后,人们热切地企盼着新生活的快些到来。可是随即出台的“两个凡是”再次让人陷入困惑:凡是毛主席作出的决策我们都坚决拥护,凡是毛主席的指示我们都始终不渝地遵循。<br>    这是否意味着中国还要继续走“文化大革命”的老路呢?邓小平的再一次复出,又会给大家带来些什么希望呢?每个人心底都存着这样一个迫切需要得到解答的问题。<br>    分场一把手老迟也坐在台下,满脸黑线,他不喜欢电影,喜欢小剧场戏剧。这是个五十开外的退伍军人,工作狂,对农场的事业无比热爱。据说当时复员本可以留在城市,他却主动要求到家乡来建设农村。这会子他正掏了根烟出来,低头要点火,忽然感到气氛有些诡异,禁不住抬头看了一下……银幕上邓小平坐在看台上微笑,也点燃了一支烟。老迟一下子兴奋起来,手上拿着的火柴不知不觉中掉到了地上。<br>    操场上的年轻人已经开始躁动起来,有人禁不住站起来大喊:“邓小平出来了!真的是邓小平!”有人见他挡了屏幕,又嫌太吵,大声出言指责道:“叫什么叫,大家都看见了!”正乱作一团时,忽然银幕上画面褪去,刹那间四下一片漆黑!<br>    片刻死寂之后,手电光从各个角落亮了起来,仿佛是上帝打了个哈欠,然后说:“要有光!”果然光就来了,就是还不够功率。光线划过石灰白的银幕也划过激动的人脸,看起来有几分狰狞。人群中各种吵嚷的不满声音响了起来:“又他妈的停电了!”“瞎照什么?”“真他妈的倒霉,一到关键时刻就没电!”<br>    因为线路不稳定,农场停电是常有的事,但这次显然格外地招人厌。老迟皱一皱眉,转身大步往场部办公室走去。他一到屋里,立即借着手电筒微弱的光拨通了一个电话,一等对方接起来,他就迫不及待地大声呵斥起来:“你们怎么搞的,要停电也不事先通知!喂!你他妈的是死了娘了?说话能不能大声点!什么?临时检修?那什么时候能来电?说不准,操……喂喂!你……”<br>    对方直接把电话挂了,老迟气得脸通红,脸上的皱纹仿佛都深了一层,像俄国木版画离得老农民。他正想继续拨过去痛斥对方,忽然看到操场上的银幕又亮了起来,外面传来一片欢呼声。老迟想准是电又来了,他忘了那头没人,握着电话骂了一句:“又来电了!他妈的把我们三分场当猴耍啊!”然后赶紧挂了,直奔操场而去。<br>    其实不是来电,是他的爱将——直属连的连长潘志友在那蹬脚踏发电机。看到银幕上忽明忽暗地出现邓小平的画面,全场再次兴奋起来,高声给他鼓劲道:“加油,加油!”潘志友听到喊声,平添了许多力气,玩命地踩着脚踏车。女知青陈琼在一边看到他满头大汗的样子,有些心疼,却无法上前阻拦,正有些怅然,忽听黑暗中有人大喊:“停!停!”<br>    潘志友一惊,本能地停止了踩车,放映机跟着灭了。四下里上百只手电光晃来晃去,聚焦到一个人脸上。大家正想骂娘,定睛一看这人正是场长老迟,只得赶紧收住了口。老迟一脸愤怒道:“怎么搞的,重新放了也不等我。那段我没看全,不算!再放一遍,再放一遍!”众人闻言,顿时哄笑起来。<br>    潘志友抬头露齿一笑:“重放是没问题,但这脚踏发电机可得派人轮流踩,要我一个人,今天非累死在这不可!”老迟一转头,扯着他特有的大嗓门对着操场喊了声:“大家听好了,按连队每连出十个人,轮流来踩,同意不?”全场情绪高涨,一起高呼:“同意!”<br>    老迟咧嘴笑了:“那我先来!”他过去撵走潘志友,转身骑上脚踏车奋力踩了起来,银幕随即再次亮起,邓小平的镜头重新又出现在了银幕上,正笑着对大家挥手。全场爆发出一阵热烈的掌声,让人分不清是来自屏幕上,还是周围的知青们……<br>
展开
目录
    序:被历史记忆的1977<br>    感恩是一种责任<br>    导演手记江<br>    演员表<br>    主创人员名单<br>    引子<br>    第一章<br>    第二章<br>    第三章<br>    第四章<br>    尾声<br>    演员手记<br>    附录一:恢复高考大事记<br>    附录二:教育部关于一九七七年高等学校招生工作的意见(摘录)<br>    附录三:一九七七年各省市高考试题摘选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请选择您读者所在的图书馆

选择图书馆
浙江图书馆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
没有读者证?在线办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