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文献来源:
出版时间 :
辉煌六十年
0.00    
图书来源: 浙江图书馆(由图书馆配书)
  • 配送范围:
    全国(除港澳台地区)
  • ISBN:
    9787010083827
  • 出 版 社 :
    人民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09
收藏
内容介绍
    为隆重庆祝新中国成立60周年,中央宣传部、中央文献研究室、中央党史研究室、国家发改委、国家广电总局、中央电视台联合摄制了大型文献专题片《辉煌六十年》。该片通过回顾党领导人民的奋斗史、创业史、改革开放史,全景式、大跨度、多领域地反映了新中国成立60年来特别是改革开放30多年来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进行社会主义革命、建设和改革取得的历史性变化、历史性成就、历史性进步,深刻昭示是历史和人民选择了马克思主义、选择了中国共产党、选择了社会主义,深刻揭示只要我们坚定不移地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坚定不移地推进改革开放,就一定能够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展开
精彩书摘
    第一集浴火重生<br>    北京天安门,在中国近现代史上有着特殊的地位,成为中华民族的一个象征。<br>    1949年10月1日下午3时整,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开国大典在这里隆重举行。<br>    在巍峨的天安门城楼上,毛泽东向全世界庄严宣告:“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今天成立了。”<br>    毛泽东亲手按动电钮,五星红旗在天安门前冉冉升起。54门礼炮齐鸣28响,国歌的旋律雄壮激昂,无数面彩旗迎风招展,30万群众欢声雷动,天安门广场成了一片沸腾的海洋。<br>    接着是盛大的阅兵式和群众游行。接受检阅的中国人民解放军12个方队威武雄壮,一队队由工农各界参与的游行群众精神抖擞。毛泽东等领导人频频挥手致意,“中华人民共和国万岁”的口号声响彻云霄。<br>    天翻地覆慨而慷。此时此刻,举国上下共同怀着中国新生的喜悦心情,无不欢欣鼓舞而又百感交集。新中国成立,标志着中国人民从此站立起来了,中国历史由此开辟了一个新纪元。全国各族人民对新中国的未来充满希望,纵情歌唱伟大祖国从今走向繁荣富强。<br>    中华民族具有五千多年的悠久历史,中国是世界上少有的历史文化从未间断的文明古国。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勤劳、勇敢的中国人民创造了灿烂的中华文明,特别是造纸术、印刷术、火药、指南针四大发明,对人类社会发展作出了不可磨灭的巨大贡献。<br>    但是,当历史的脚步进入18世纪,西方资本主义已经产生和发展,而中国仍处于封建社会的晚期。随着西方殖民主义势力对外扩张,古老的中国遇到了空前严重的挑战,面临着极其深刻的生存危机。<br>    三千年未遇之大变局即将到来,也由此拉开了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历史的大幕。<br>    19世纪中叶,英国已经基本上完成工业革命,成为世界资本主义最强大的国家,竭力扩张世界市场、掠夺殖民地。<br>    英国为了获取暴利,改变对华贸易长期的入超状态,这个号称“日不落”的殖民大帝国居然在对华贸易中使用了一种特殊商品:鸦片,以此从中国掠走了3亿至4亿银元。<br>    英国的鸦片走私不仅造成了中国的白银大量外流和财政危机,加重了劳动人民的负担,而且直接毒害了中国人的身体和精神。马克思曾经愤怒地谴责“非法的鸦片贸易年年靠摧残人命和败坏道德来填满英国国库”。<br>    1839年6月3日,林则徐在广东虎门销毁收缴的鸦片。禁烟措施完全是维护国家利益和民族尊严的正义行为。但是,英国政府却借口中国禁烟损害其外贸收入,发动了侵华战争。<br>    1840年6月,英国侵华舰队入侵中国,封锁了珠江海口和广东海面,并继续北上。此后两年中,清政府屡战屡败,最终被迫议和。<br>    在这场从海上而来的鸦片战争中,清政府败下阵来。以割让香港岛、赔款2100万银元等为主要内容的《南京条约》,记录了中华民族在西方殖民者的枪炮逼迫下所遭受的屈辱。<br>    鸦片战争不仅打开中国的门户,一些领土被割让出去,而且西方殖民主义者还在中国内部强占租界。鸦片战争成为中国近代史的起点,中国历史的发展自此发生了重大转折,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br>    当得知英军已经撤出长江,道光皇帝的第一个反应就是下令沿海各省撤军。在鸦片战争中,禁烟抗英有功的大臣林则徐、邓廷桢等人被革职查办,甚至发配充军;主张对敌妥协的琦善等人反而受到重用。<br>    1841年8月的一天,遣戍新疆伊犁途中的林则徐在镇江与老朋友魏源会面,被称为“中国近代睁眼看世界第一人”的林则徐将自己搜集编成的《四洲志》等外国资料交给魏源,希望他能编撰成书,唤醒国人了解世界。<br>    1843年1月,我国第一部系统介绍世界的著作《海国图志》完成了。在该书中,魏源提出了“师夷长技以制夷”的思想,主张学习外国先进的军事和科学技术,以期富国强兵,抵御外国侵略,开创了中国近代向西方学习的新风。<br>    然而,第一代探索者的声音是如此的微弱,1840年的炮声无法惊醒天朝迷梦。<br>    随着西方殖民主义者入侵中国及其与中国封建势力相勾结给中华民族带来苦难的加深,中国人民不断兴起反抗的浪潮。<br>    据记载,1842年到1850年,全国各地的农民起义达到百次以上。1851年,反抗清政府统治和西方列强入侵的太平天国起义爆发。这场农民起义不仅颁布《天朝田亩制度》,确立了平均分配土地的方案,极大动摇了清王朝的根基,而且提出了中国近代史上第一个较为系统的发展资本主义的方案《资政新篇》。然而,这场历时14年的农民起义却被中外反动势力残酷地镇压了。<br>    疯狂的殖民主义扩张没有给清王朝喘息的机会。第一次鸦片战争结束14年后,危机再次从海上来,英法联军发动了侵略中国的第二次鸦片战争。<br>    1860年10月18日,侵入北京的英法联军,抢劫并焚毁了清朝皇帝的离宫圆明园。法国作家雨果记录了这一暴行,“在世界的某个角落,有一个世界奇迹。这个奇迹叫圆明园……有一天,两个强盗闯进了圆明园。一个强盗洗劫,另一个强盗放火”;“在历史面前,这两个强盗分别叫做法兰西和英格兰”。<br>    强盗们燃起的大火在中国人的记忆中烙下了深深的伤痕,也焚毁了中国士大夫心头虚幻的“上国尊严”。<br>    19世纪60-90年代,为了挽救清政府的统治危机,封建统治阶级中的部分成员如曾国藩、李鸿章等,主张学习西方的武器装备和科学技术,通过兴办洋务来改变中国落后面貌。<br>    中国近代第一次由清政府主导的自救开始了。在洋务运动中,以军事工业为主的近代企业出现了,新式海陆军开始筹建,新式学堂得以创办,留学生陆续外派,大清朝出现了一些新的气象。<br>    1894年,中日甲午战争爆发。号称亚洲第一的北洋水师未能御敌于海上,这支在洋务运动中装备起来的舰队最终全军覆没,中国陆军更是一败再败。<br>    残酷的现实证明:洋务运动无法实现自强的目的,不能指明中国的出路,那么,究竟什么才是救亡图存的良方呢?<br>    甲午战争一年后,曾留学英国的严复,在《救亡决论》中指出:“如今中国不变法则必亡”。<br>    一批具有近代意识的知识分子,开始挑起对社会进行启蒙的重任,提出改良社会的主张。<br>    1895年4月,康有为和梁启超联合千余名在京应试的举人,共同发起“公车上书”,试图用变法维新来挽救清政府的危亡。<br>    康有为认为:在所有的政体之中只有君主立宪才是“治国之大经”,专制政体不能生存于当今世界。这一主张得到了光绪皇帝的支持。1898年6月11日,光绪皇帝颁布“明定国是”诏书,戊戌变法就此开始。<br>    但是,仅仅103天后,维新派的改革就被迫终结。<br>    1898年9月21日,清王朝以慈禧为首的守旧势力发动政变,下令搜捕维新人士。康有为、梁启超被迫逃亡国外。同年9月28日,刽子手挥刀砍下了谭嗣同、刘光第、林旭、杨锐、杨深秀、康广仁六位爱国者的头颅。历史又一次见证了旧制度的腐朽,也说明依靠自上而下的改良,不能解决中国面临的根本问题。<br>    面对深重的民族危机,1899年至1900年,中国大地上又爆发了一场规模浩大的反帝爱国运动——义和团运动。<br>    义和团运动的迅猛发展使帝国主义列强异常惊恐。1900年5月28日,奥、英、法、德、意、日、俄、美八国正式决定,联合调兵人京镇压义和团,随即发动了罪恶的侵华战争。<br>    八国联军司令、德国元帅瓦德西在给德国皇帝的奏议中写道:“关于近年以来时常讨论瓜分中国一事……现在,实为一个千载难逢之实行瓜分的时机。”<br>    在20世纪的第一年,八国联军侵入北京城。各国军队在北京城内划区驻扎,要求所驻区域的所有中国人家必须悬挂占领国国旗。一时间,中国的首都插着的是八个国家的旗帜,整个中国简直都被撕裂了!<br>    1901年9月7日,清政府与11国签订《辛丑条约》,赔款4亿5000万两白银,相当于当年清政府财政收入的5倍,并规定列强可以在北京使馆区和北京周围12处重要位置驻军。<br>    从1840年鸦片战争至此,清政府的战争赔款总数高达7亿2450万两白银,帝国主义列强强迫中国政府签订的各种不平等条约、条款等,总数达几百个之多。清王朝已经完全沦为一个对内阻碍经济社会发展、对外不能捍卫国家主权的腐朽没落的政府。
展开
目录
    第一集 浴火重生<br>    第二集 奠基立业<br>    第三集 艰辛探索<br>    第四集 伟大转折<br>    第五集 潮涌神州<br>    第六集 破浪前行<br>    第七集 世纪扬帆<br>    第八集 科学发展<br>    第九集 走向复兴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请选择您读者所在的图书馆

选择图书馆
浙江图书馆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
没有读者证?在线办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