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序<br>代自序<br>剧情简介<br>时间、地点、主要人物<br>场 序<br>文学剧本<br>歌剧曲 谱<br>第一场 城铁车站<br>第一曲 乡谣之一(童声无伴奏合唱)<br>第二曲 序曲<br>第三曲 国耻家仇(混声合唱)<br>第二场 古城下<br>第四曲 人气(关敬陶、杨晓冬唱)<br>第五曲 抖落征尘抬眼望(杨晓冬唱)<br>第六曲 重回古城之一(混声合唱)<br>第三场 地下室<br>第七曲 擦干眼泪盼天明(银环和女声合唱)<br>第八曲 古城战歌(杨晓冬和混声合唱)<br>第九曲 吸引力(银环、高自萍对唱和混声伴唱)<br>第四场 百乐园戏院<br>第十曲 开药方(杨晓冬、关敬陶唱)<br>第十一曲 对峙(关敬陶、杨晓冬唱)<br>第十二曲 捷报(陈瑶和混声合唱)<br>第五场 杨母家<br>第十三曲 思儿(杨母和混声伴唱)<br>第十四曲 玉镯(杨母、银环唱)<br>第六场 芦苇荡<br>第十五曲 芦苇荡(配乐)<br>第十六曲 乡谣之二(杨晓冬、金环、关敬陶和混声伴唱)<br>第七场 街头<br>第十七曲 今朝有酒今朝醉(高自萍和男声伴唱)<br>第十八曲 金环、高自萍被捕(配乐)<br>第八场 刑讯室<br>第十九曲 中国是一位老人(多田唱)<br>第二十曲 终日黑暗惊慌(高自萍和混声伴唱)<br>第九场 日军茶室<br>第二十一曲 日本歌舞伎(配乐)<br>第二十二曲 生命的光彩(关敬陶、多田、金环唱)<br>第二十三曲 金环、多田对话(配乐)<br>第二十四曲 享受生活(多田唱)<br>第二十五曲 永远的花样年华(金环唱)<br>第二十六曲 今天有新闻(混声合唱)<br>第二十七曲 胜利时再闻花儿香(金环和混声伴唱)<br>……<br>第十场 关敬陶家<br>第十一场 牢房<br>第十二场 天主教堂<br>第十三场 日军司令部<br>第十四场 古城下<br>附录<br>后记内容摘要
《野》剧的出现不是偶然的。它继承了新歌剧紧跟时代的求新创新精神。我国歌剧吏上的《白毛女》《小二黑结婚》《洪湖赤卫队》《江姐》等一批影响较大的作品之所以成为经典,能够流传、保留下来,正是由于它们准确深刻地反映了那个时代,具有极强的时代感,它们的音乐也是超越了前辈,是他们那个时代最新鲜的音乐。《野》剧音乐继承了传统又勇敢地打破传统束缚,突破固有模式,创出新声,给人以启迪。我们从这部歌剧音乐中听到了河北地区的戏曲、曲艺和民歌音调基础上的优美旋律,也听到了西洋现代音乐的强烈尖锐音响和丰富的和声,它们都被融合成一体,成为表现戏剧内容、塑造人物形象、营造戏剧情境的手段,而为今天的观众接受。我国戏曲音乐塑造人物,表达情感,主要靠旋律,因此旋律特别发达。乐队即文武场比较简单,几大件加锣鼓,托腔保调,烘托气氛,武打作战,都靠它。虽然也有它丰富的艺术表现手段,但它极少或根本没有西洋歌剧交响音乐意义上的多层性、立体性的表现。中国民族歌剧在继承戏曲传统通过旋律塑造人物已达到很高的水准。旋律成为歌剧音乐中最重要的最摄人魂魄的部分,通过优秀歌剧选曲在群众中的流传,使歌剧的生命力得以延长,甚至长盛不衰,这也是我们作曲家重视旋律写作的重要原因。这无疑是中国民族歌剧的长处。然而,若只注重旋律,没有更丰富的表现手段,终究是个缺憾,也很难发展提高。这一点都懂得,在某些“经典”作品中对乐队音乐已有相当的重视,特别在运用戏曲音乐手段,将戏曲文武场融入管弦乐队做过成功的尝试并有所发展。《野》剧音乐很注意充分发挥乐队的能量,在通常“伴奏”功能的基础上充分释放乐队的表现力。它是声乐表现的补充、延伸、丰富和加强,又是戏剧中应有,声乐里所无,而由乐队独立完成的心理和情境描写的更具感染力的音乐,或写得丰满泼辣,或写得舒缓精细,虽然因时间紧迫,难以精雕细刻,整体上仍很精彩。但是我以为剧作还没有给乐队音乐提供大显身手的表现空间,作曲家应该努力争取。<br> 当然《野》剧音乐的精彩之处还是在旋律,在人物唱段。《野》剧中有名有姓的七个人物都很重要,戏就是围绕这七个人物展开,写好人物唱段是音乐成败的关键。《野》剧的正面人物金环、银环、杨晓冬、杨母,是作曲家着力要写好的,确也写得很好;反面人物也没有简单化,也着力于形象塑造,形象准确,唱段有特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