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文献来源:
出版时间 :
建安体诗选
0.00    
图书来源: 浙江图书馆(由图书馆配书)
  • 配送范围:
    全国(除港澳台地区)
  • ISBN:
    9787810974257
  • 作      者:
    陶新民选注
  • 出 版 社 :
    河北大学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09
收藏
作者简介
    陶新民,男,文学博士,安徽大学中文系教授,博士生导师。曾出版《李白与魏晋风度》(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1996年7月)、《李白全集校注汇释集评》(合著)(百花文艺出版社1996年12月)、《唐代文学研究集成》(合著)(三泰出版社2004年10月)等著作,发表论文多篇。
展开
内容介绍
    建安体指汉末建安至魏初一段时间的诗歌所呈现出的主体风格。代表作家有曹氏父子,建安七子等。其内容或反映社会的动乱,或抒发其渴望建功立业的抱负,大抵情辞慷慨,格调刚健遒劲。以五诗为主,不少作品能从《诗经》和汉乐府民歌中吸取养料,特色鲜明。后人称为“建安风骨”,成为历代诗人学习的典范。
展开
精彩书摘
    曹丕
    曹丕,字子桓,沛国谯(今安徽亳州市)人,曹操次子。生于公元187年(汉灵帝中平四年),卒于公元226年(魏文帝黄初七年)。初为五官中郎将,曹操死后,嗣位为丞相魏王。公元220年,迫汉献帝禅位,建立魏王朝,谥文帝。他的诗学习民歌的各种体裁,形式多样,语言明白自然。他的《燕歌行》是现存文人作品中较早的完整的七言诗,《典论·论文》是一篇开文学批评风气的重要论文。有《魏文帝集》。
    燕歌行(二首)
    《燕歌行》属乐府《相和歌·平调曲》,与《齐讴行》、《吴趋行》相类,具有各自地区音乐特点的曲调。西汉以来,今北京一带地区(古燕地)是汉族与北方民族接界之地,时常发生战争,所以当时和后来有些反映战争和徭役的作品常爱以燕地为背景。在这两首诗里,作者以一个役夫妻子的口气,抒发了对远方丈夫的怀念,表现了对当时无休止的战争徭役破坏人民幸福的无限哀怨。抒情委婉细致,音乐和谐流畅。第一首诗尤佳。这两首诗在七言诗的发展上占有重要地位,它是我们今天所能见到的最早最完整的七言诗。
    ……
展开
目录
前言
曹操
薤露行
蒿里行
苦寒行
却东西门行
步出夏门行(二首)
短歌行
度关山
曹丕
燕歌行(二首)
杂诗(二首)
短歌行
秋胡行(二首选一)
善哉行(二首)
煌煌京洛行
善哉行
折杨柳行
黎阳作诗三首(选二)
於谯作
孟津诗
芙蓉池作
于玄武陂作
至广陵于马上作
清河作
夏日诗
见挽船士兄弟辞别
甄皇后
塘上行
蔡琰
悲愤诗
孔融
杂诗(二首)
吴质
思慕诗
王粲
七哀(二首)
杂诗
赠蔡子笃诗
公谯诗
从军诗五首(选三)
咏史诗
陈琳
饮马长城窟行
游览诗(二首)
刘桢
赠从弟(三首)
斗鸡诗
公谟诗
赠五官中郎将(四首)
赠徐斡
杂诗
徐斡
室思
情诗
于清河见挽船士新婚与妻别
阮璃
驾出北郭门行
咏史诗二首
七哀诗
杂诗
隐士诗
应砀
侍五官中郎将建章台集诗
公谦诗
别诗二首
斗鸡诗
缪袭
挽歌诗
繁钦
定情诗
咏蕙诗
生茨诗
应璩
百一诗
杂诗
邯郸淳
曹植
曹叡
左延年
杜挚
毋丘俭
无名氏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请选择您读者所在的图书馆

选择图书馆
浙江图书馆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
没有读者证?在线办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