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山松<br> 咏菊<br> 灵菊植幽崖①,擢颖陵寒飙②。<br> 春露不染色③,秋霜不改条。<br> 【作者简介】<br> 袁山松(?-401),东晋诗人,又名崧,字乔孙,陈郡阳夏(今河南太康)人。博学有文章,为吴郡(今江苏苏州)太守。东晋隆安三年(399),孙恩进攻沪渎时,袁山松筑东、西沪渎垒与之对抗,垒破兵败战死。山松性情秀远,擅长音乐,其歌《行路难》,听者无不落泪。与羊昙之唱乐、桓伊之挽歌,并称“三绝”。著有《后汉书》百篇,今已佚。<br> 【注】<br> ①灵菊:有灵气、灵性的菊花。表示对菊花的赞美。幽崖:幽僻的山崖。<br> ②擢颖:枝芽挺拔而出。陵:超过,逾越。寒飙:凛冽的寒风。<br> ③春露:春天的雨露。<br> 【评释】<br> 菊花很早就出现在中国古典诗歌中,大诗人屈原在《离骚》中即有“夕餐秋菊之落英”的名句。但以吟咏菊花为主题的诗歌,到了六朝时期才正式出现,这与六朝时期咏物诗的兴盛有密切联系。<br> 袁山松的这首诗,题名即为《咏菊》。此诗虽然篇幅比较简短,意思也很简单,但集中地提炼出了菊花的几种优秀品质,并加以热情赞美。首句“灵菊植幽崖”,点明这是生长在野外山中的野菊花。菊花独自居处在幽僻的山崖下,甘于寂寞的同时又能秉持性灵、卓尔不群。“擢颖陵寒飙”,是赞美菊花在凛冽的寒风吹来之际,能够傲然绽放自己的花朵,完全不为严寒所惧。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