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文献来源:
出版时间 :
新浙商传奇
0.00    
图书来源: 浙江图书馆(由图书馆配书)
  • 配送范围:
    全国(除港澳台地区)
  • ISBN:
    9787802217249
  • 作      者:
    骆毓龙著
  • 出 版 社 :
    中国时代经济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09
收藏
作者简介
    骆毓龙,中国作家协会会员。现为中国商业联合会商品交易市场专业委员会常务副主任兼秘书长。大专学历。
    ◎●放过牛,种过地,当过社队企业供销员、厂长、经理。在全国的报纸、刊物、出版社发表并出版过60余万字的新闻与文学作品。
    ◎●他好书,家有藏书近万卷。
    ◎●他好友,乡村朋友众之,区域朋友多之,达官贵人有之。
    ◎●他好学,三人行必有吾师,有较他业长者必听之、必师之。
    ◎●他好性情,严格自己,谦恭让人,不卑不亢,性情中人。
    ◎●他好重价值人生在淡泊人生中,注重价值的创造,贫困不足惜也,唯推动区域、中华繁荣之心愿长存也。
    生命不息,奋斗不止。这就是骆毓龙未来的人生历程也。
展开
内容介绍
    义乌市场是全国的龙头市场,是全国许多经济区域心目中的样板市场。义乌市场是怎么起动的?义乌10几万的经商大军,是怎么从泥腿变成经商人才的?琳琅满目的小商品是怎么组织起来的?……中国市场名城义乌,她的一举一动,都会引人关注、探索、借鉴。
    本书内容有三个部份,其中的两个部份《千里龙驹》与《中国第一市场探秘》其内容都是义乌市场培育阶段的写真。
    本书还有一个重要部份,即《玉观音》长篇小说。这部小说脱稿于党的“十四大”前5个月。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全国虽有义乌小商品、武汉汉正街,温州桥头纽扣等等市场的崛起,但计划体制的冻土,还未曾化解,率先开放市场的区域,虽然已跨越了计划的雷池,饱览了市场经济的春光,但在计划体制下,还似一张无形的网,以计划的雷池为界,一边为社会主义的草,一边为资本主义的宝,你要草还是要宝?
    穷怕了的怀稠县50万民众,在“玉观音”南姑县长的带领下,一场“脱贫无罪,发展有理”的认知,迅速在怀稠得到深入。但固守计划观念的人众也自然成了市场经济深入的障碍!一场以计划经济与市场经济的解读在《玉观音》这一作品中展开。
展开
精彩书摘
    这是个生机勃勃令人眼花缭乱的“王国”,也是个令人振奋又叫人忧虑的“王国”。
    追溯历史,数百年前,义乌人的祖先们传给子孙后代一种护家的法宝——拨郎鼓。农闲季节,他们挑着货郎担,一头是针头线脑,一头是甘蔗麦芽饴糖,手摇着冬冬发响的拨郎鼓,远走千里,串村走户,换来成担成袋的鸡毛。他们从中挑选出公鸡三把毛,以高价出售赖以维持一家日常开支,剩下的鸡毛用以肥田,夺取丰收。义乌农民的这种精明,一直沿袭到解放初期。当这种精明一旦被无端扣上“资本主义”这个名词,冬冬的拨郎鼓声一下便销声匿迹了许多年。然而,当鼓声重新冬冬响起的时候,这种历史的反弹力却以成百倍的能量在我们这块古老的土地上焕发出无穷的智慧。
    曾几何时,当县委县府的决策者们响亮地提出“兴商建县”这个口号之后,眨眼之间,数万货郎大军拥向了天南海北,义乌县城也像翻了个个儿似的变幻无穷。仅1985年到1987年这三年之间,义乌的城市建设总投资额高达一亿多元,而国家的财政投入却仅占十几分之一。这些巨额的款项来自何方?答日:来自举世瞩目的被报刊誉为“江南市场的一颗明珠”的义乌小商品市场。
    这个市场占地一万四千平方米,全用混凝土浇铸。场地上一色黄绿玻璃瓦棚,棚下鳞次栉比地排列着近万个个体售货摊位,成千上万个万元户、十万元户、几十万元户的摊主,满面春风地坐镇在各自的靠背椅上,笑容可掬地接待着南来北往的顾客。市场大门的围墙上,省委书记题词的“义乌小商品市场”几个金光闪闪的大字,更凭添了一层辉煌的气势。在这里,终日人流滚滚,商贾如云,人流量最多的日子达到十多万人次,全年总营业额在三个亿上下。
    为适应这个“小商品,大市场”的经济起飞,在它的四周,有号称“五龙戏珠”的人民银行、工商银行、农业银行、建设银行、城市信用社五家金融企业开设了分理处、代办所。仅1986年,对个体商的贷款超过了1982年的643倍。为便利市场交通,有号称“的士纵队”的一千七百多辆三轮机动车队,从县城到乡镇,从市场到车站,日夜轰轰隆隆,往返不绝。运往全国各大城市的货物托运站更像众星拱月似地包围在市场的四周。小小的义乌三级火车站年客运量达到了二百五十多万人次,路局不得不采取应急措施,一方面升格为二级站,让二十三对特、快、普车在此停留,同时拨款重建客运站,另建货运站。公路汽车开设了十九辆长途客运业务。号称“公铁”两支大军还是忙得焦头烂额。这个财源茂盛的闹哄哄的市场,自然也引来了那些社会的渣滓,一些假银元骗子、假钞案犯、割包。
展开
目录
自序
长篇  纪实文学
千里龙驹
拨郎鼓王国的深思
“守护神”
银林奇葩
一颗闪亮的星
“陈婆婆”
矿长的路
展翅吧,鹏乌
魂系“雪峰”
协作之花
“傻大哥”寻梦
年轻的事业
疾风知劲草
园丁的足迹
天塌下来的时候
后记
长篇小说
玉观音
第一章  野火烧不尽
第二章  总导演
第三章  开口奶
第四章  骚动
第五章  回声
第六章  爱心
第七章  各有心计
第八章  热点
第九章  涌动的商潮
第十章  主题
第十一章  遍地黄金
第十二章  炸雷
第十三章  雨过天晴
第十四章  她是凡人
第十五章  二拐子的艳遇
第十六章  美飞老板
第十七章  市场磁
第十八章  定音
第十九章  别墅之声
第二十章  内患
第二十一章  绝招
第二十二章  特急令
第二十三章  劫难
第二十四章  银票公案
第二十五章  婚变
第二十六章  情种之谜
第二十七章  大地震的前兆
第二十八章  便衣公安
第二十九章  大地震
第三十章  群雄斗魔图
第三十一章  心灵的呼唤
尾声  城市之光
长篇  纪实文学
中国第一市场探秘
第一章  小商品——金库大门的金钥匙
第二章  无所不能是市场
第三章  金融的巨手
第四章  脚踩红线的探索
第五章  小城市·大交通
第六章  广厦之路
第七章  商城学潮
第八章  数风流人物
第九章  骑手的功能
第十章  繁荣背后的忧虑
第十一章  龙头效应
结束语
后记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请选择您读者所在的图书馆

选择图书馆
浙江图书馆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
没有读者证?在线办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