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文献来源:
出版时间 :
共和国文学60年.第3卷,理想与激情之梦:1976-1992
0.00    
图书来源: 浙江图书馆(由图书馆配书)
  • 配送范围:
    全国(除港澳台地区)
  • ISBN:
    9787540675837
  • 作      者:
    张炯主编
  • 出 版 社 :
    广东教育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09
收藏
作者简介
    张炯,福建福安人,1933年出生,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原所长,现任中国当代文学研究会会长,中国社会科学院荣誉学部委员,中国作家协会名誉副主席。著有评论集和专著16种,主编有《新中国文学史》上下卷、《中华文学发展史》上中下卷、《中华文学通史》10卷、《中国文学通典》4卷。<br>    贺仲明,1966年3月生于湖南衡东县。文学博士。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已出版著作《一种文学与一个阶层一中国新文学与农民关系研究》等多种,在《中国社会科学》、《文学评论》、《文艺研究》、《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等刊物发表论文百余篇。入选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
展开
内容介绍
    《理想与激情之梦(1976-1992)》主要勾勒1976-1992年新时期文学发展的概貌。这一时期在共和国历史上是一个具有特别意义的时段,中国开始走出“文革”的专制和封闭,进入到一个自由和开放的新时期,整个社会都呈现出积极向上的态势,充满个性和自由精神的理想主义开始复归,并成为这个时期具有标志性的文化特征。文学也洋溢着激情和浪漫主义气息,充满丰富的思想个性和多元的艺术风格,其成就远远超越了“文革”和十七年文学。《理想与激情之梦(1976-1992)》抓住时代特征,围绕理想主义的精神主脉,分设七个专题,将这一时期的各种文学思潮、文学事件和作家作品等文学实践作客观的梳理和理论的甄别,真实地还原了新时期多姿多彩而又生机勃勃的文学原生态。
展开
精彩书摘
    作为一种文化精神,它最显著的标志是对以往过于浪漫轻浅的政治文化的批判和否定,更明显地崇尚务实,追求效果。因此,在政治上,它对历史上的冤假错案进行大力的纠正,以还原真实和公正的方式显示自己的务实姿态;在经济上,它更是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在工业、农业等多方面尝试新的改革方案,努力恢复被“文革”严重伤害的国民经济;同样,在文化上,它也表现出强烈的务实精神,“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成为时代文化的标志性口号,是其典型的表现。<br>    时代的务实精神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到社会文化的状况,影响到整个社会的风尚。所以,“文革”后社会文化的基本发展方向是对“文革”虚幻政治文化的背离和逃避,其步伐和程度也逐渐超越了政治层面的“反正”,呈现出更进一步深入和发展的态势。遭受了长久政治压抑的广大知识分子和普通大众,受时代开放的文化潮流所影响,逐渐意识到“文革”文化的反动和荒谬,自然地想要寻找历史和现实的理由,思考漫长悲剧历史产生的原因,从而更好地规划和展望未来,促使自己和社会的觉醒——这一过程并不是很迅速,其过程也略显漫长,但其态势却不可抗拒,是时代的必然。<br>    所以,整个1980年代文化的发展趋向,是由“文革”的封建蒙昧到逐步觉醒的文化,是从政治依附走向自立的文化。在这一文化潮流中,较早感受改革开放的思想成果、接受了西方文化影响的青年人,逐步取代他们的前辈(当然是和部分思想激进的前辈知识分子一道)成为时代文化变革的先锋。在短短的几年时间内,社会文化已经走出了单一的政治文化一统天下的局面,人们的思想文化也不再是一成不变的附和与跟随,而是出现了具有独立意识的不同声音,它表示着一个文化自由时代的即将来临,也表示着新的理想时代的降生。
展开
目录
总序 在曲折中开拓广阔的道路<br>绪论理想主义:一个时代的文学精神<br>一 现实文化与理想的嬗变<br>二 群体差异与理想的纷繁<br>三 理想主义与文体形式变迁<br><br>第一章 理想主义的渐次回归<br>一 复苏时代的戏剧抒情与政治控诉<br>二 自我心灵的艰难觉醒:朦胧诗<br>三 文化回归:传统及其演变<br><br>第二章 苦难历史的浪漫与沉思<br>一 “归来者”的反思<br>二 苦难记忆与浪漫叙事<br>三 青春的高度与限度:以张承志为例<br><br>第三章 现实变革与政治情怀<br>一 时代先锋:工业与体制的改革<br>二 乡村改革的浪漫与深沉<br>三 战争的写实与想象<br><br>第四章 历史的寻找与女性的成长<br>一 文学寻根的知青情结与内在悖论<br>二 历史的浪漫与轻浅:新历史主义小说<br>三 女性文学:从少女到女人<br><br>第五章 文学的先锋与探索<br>一 何谓先锋?<br>二 形式主义的政治性<br>三 先锋的命运与时代精神<br><br>第六章 小说的写实与还原<br>一 王朔的启示意义<br>二 “新写实小说”的“新”<br>三 现实主义的背叛与距离<br><br>第七章 理想主义的黄昏与消亡<br>一 激情的退隐与精神的真空<br>二 抒情的沉沦与戏剧的衰亡<br>三 故事的回归与小说的庸常化<br>余论 理想主义消亡之后:论文学作为信仰<br>主要参考文献<br>后记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请选择您读者所在的图书馆

选择图书馆
浙江图书馆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
没有读者证?在线办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