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文献来源:
出版时间 :
文学研究法;史学研究法
0.00    
图书来源: 浙江图书馆(由图书馆配书)
  • 配送范围:
    全国(除港澳台地区)
  • ISBN:
    9787538725636
  • 作      者:
    姚永朴著
  • 出 版 社 :
    时代文艺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09
收藏
编辑推荐
  因为有了这套讲义,才促生了中华教育的圣地;因为有了这套讲义,才规范了中华学子的心路;因为有了这套讲义,才强化了中华学术的骨骼;因为有了这套讲义,才延续了中华文化的血脉!
展开
作者简介
  姚永朴(1861-1939),桐城派后期大师,早年治诗、文,后专读经,于注疏及宋元明清诸儒经说无不融会贯通,旁及诸史、音韵,自成一家,当时学者评价他说,“先生根底盘深,流露于诗文者,蔚为大观,自成一家之言。而义法谨严之中,饶有渊懿冲淡之致,此为先生之所独绝也”。
展开
内容介绍
  《史学研究法》系统阐述了其治史的理论与方法,以经学家眼光论史学研究,条分缕析,极为周详,有理有据,令人折服。从他所论史学的意义与功能、史著的体例、史文的古今奇偶繁简曲直之分,以及使用比较浅显的文言文形式等方面来看,该书不仅是对中国传统史学的总结,也是对当时西方史学在中国传播及其影响的回应。《文学研究法》是在旧学与新学交替之际,桐城派作家系统阐述桐城派文论的唯一专著,对桐城派文论进行了新的整理和阐述。其内容上强调文学和语言学的结合,强调文学风格存在于作品和创作主体之中,将桐城文论与时代接轨,开创中国传统文论向现代文论转向的先河;而其文资料丰富、行文严密、文字雅洁,颇具桐城风采。
展开
精彩书摘
  文学研究法
  文学研究法卷一
  起源
  昔《尚书》帝典云:“诗言志,歌永言,声依永,律和声。”《诗·关睢序》云:“诗者,志之所之也。在心为志,发言为诗。情动于中,而形于言;言之不足,故嗟叹之;嗟叹之不足,故永歌之;永歌之不足,不知手之舞之、足之蹈之也。情发于声,声成文谓之音。洽世之音安以乐,其政和;乱世之音怨以怒,其政乖;亡国之音哀以思,其民困。故正得失、动天地、感鬼神,莫近于诗。”朱子(熹)《诗集传序》云:“人生而静,天之性也;感于物而动,性之欲也。夫既有欲矣,则不能无思;既有思矣,则不能无言;既有言矣,则言之所不能尽而发于咨嗟咏叹之余者,必有自然之音响节奏,而不能已焉,此诗之所为作也。”然则文字之源,其基于言语乎;言语其发于声音乎;声音其根于知觉乎。大凡盈天地间者,皆物也。物之号有万,其由气而凝为质者为矿物,有生意者为植物,有知觉者为动物。动物之中,惟人也得五行之秀气而最灵。故鸟兽虽有知觉,而狭而不广,偏而不全;人则既广且全,广故大,全故周。自堕地以来,即呱呱而泣,盖已有所欲矣;继而解笑,又继而解言;至能言而思无不达、求无不遂矣。故不惟一己之欲可以表示;且人与人之欲,亦可以相为感通。然而能宣之于觌面者,究不能推之于万里,是行于近而隔于远也;能著之于一旦者,究不能求之于百年,是通于暂而滞于久也。使终古如斯,将思之达者仍有所不达,求之遂者仍有所不遂。有聪明睿智者出焉,于是作书契以易结绳之治,百官以理,万民以察。盖至是而人类之作用乃益宏,文字之功效,乃不可胜数矣。昔扬子云(雄)《法言·问神》篇云:“言,心声也;书,心画也。”徐伟长(干)《中论·贵验篇》引子思云:“事,自名也;声,自呼也。”孔冲远(颖达)《尚书·序·疏》云:“言者,意之声;书者,言之记。”韩退之(愈)《送孟东野(郊)序》云:“人声之精者为言。文辞之于言,又其精也。”程子(颐)《语录》云:“凡物之名字,自与音义气理相通。天未名时,本亦无名,只是苍苍然也。何以便有此名?盖出自然之理,声音发于其气,遂有此名此字。”然则天地之元音发于人声,人声之形象寄于点画,点画之联属而字成,字之联属而句成,句之联属而篇成,文学起源,其在斯乎!其在斯乎!
  粤稽“庖牺氏之王天下也,仰观象于天,俯观法于地,观鸟兽之文与地之宜,近取诸身,远取诸物,于是始作八卦。”(《易·系辞下》),又“因而重之”(《系辞传》),为六十四卦。盖天地万物之情状,已隐然括于其中矣。及黄帝时,史臣仓颉见鸟兽蹄迒之迹,知分理之可相别异,乃造书契。其初但依类象形,故谓之文;其后形声相益,而谓之字;著于竹帛,则谓之书。《周礼·地宫·保氏》教国子有六书,所谓指事、象形、形声、会意、转注、假借是也。《许叔重》(慎)《说文解字序》云:“指事者,视而可识,察而见意,一一是也(一一即上下)。”“象形者,画成其物,随体诘诎,日月是也。”“形声者,以事为名,取譬相成,江河是也。”“会意者,比类合谊,以见指*,武信是也”“转注者,建类一首,同意相受,考老是也。”“假借者,本无其字,依声托事,令长是也。”《汉书·艺文志》又云:“六书谓象形、象事、象意、象声、转注、假借,造字之本也。”大抵文字之义,总归六书,故同为造字之本,然序不可紊。其最先者为指事、象形;有指事、象形而后有形声、会意;有四者为体,而后有转注、假借为用。故《汉·志》于四者皆曰“象”,而二者缀于后,与许君小异而大同,但世运变迁,而文字随之。据《说文解字序》云:周宣王太史籀著大篆十五篇,己与古文或异。七国时以天下分裂,字尤异形。秦始皇时李斯乃奏同之,罢其不与秦文合者。斯作《仓颉篇》,中车府令赵高作《爰历篇》,太史令胡毋敬作《博学篇》,皆取大篆,或颇省改,所谓小篆者也。时大发吏卒兴戍役,官狱职务繁,初有隶书,以趋约易,古文由此绝。自尔秦书有八体:曰大篆,曰小篆,曰刻符,曰虫书,曰摹印,曰署书,曰殳书,曰隶书。汉兴有草书。孝平皇帝时,征沛人爰礼等百余人,令说文字未央廷中,黄门侍郎扬雄采以作《训纂篇》。及新莽居摄,复改定古文,时凡六体,所谓古文、奇字、篆书、左书、缪篆、鸟虫者也。《隋书·经籍志》亦云:“自仓颉讫于汉初,书经五变:一曰古文,仓颉所作;二曰大篆,史籀所作;三曰小篆,李斯所作;四曰隶书,程邈所作;五曰草书,汉初作。”秦废古文用八体;汉用六体,并稿书、楷书、悬针、垂露、飞白等二十余种之势,因事生变也。魏世复有八分书。然自晋以后,楷书独盛行,其后遂为世所循用。此字数逐代增加——古少而今多——与其体变易——古繁而今简——之大略也。自古书契,多编以竹简;其用缣帛者谓之纸。缣贵而简重,并不便于人。东汉元兴中(和帝年号)宦者蔡伦乃造意用树肤、麻头及敝布、鱼网以为纸。和帝善其能,自是莫不从用焉,谓之“蔡侯纸”(《后汉书·宦者列传》)。及唐末益州有墨版;蜀相毋裔请用以刻九经;宋景德中(真宗年号)又及于诸史(详见焦竑《笔乘》)。由是印刷之业兴而版本出。明中业复有活字版。此文籍流布、其术古拙而今巧之大略也。
  若是,则今曰宜文学发达,远迈古初矣。而考其实乃有大谬不然者,何也?间尝推寻其故,然后知今之字数孳乳而寝多,其体又视古曰歧,迨至楷书通行,而去之也益远。凡古之浑浑灏灏噩噩之文,在当日不难家喻户晓者,今则虽老师宿儒,欲求其融洽贯通,非竭毕生之力,不能得其涯涘。故古者以同而易,今以歧而难。此其一也。今之缮写印刷,视古为便。凡古人之著于竹帛者,类皆众所宗仰之书;匪是,则杀青无曰。职是之故,虽汉之贾(谊)、晁(错)、董(仲舒)、刘(向),其所纂述多者百余篇,少乃五六十篇,或十数篇,或数篇;今则村塾学究,坊市贾客,亦皆著书镂板,自命通才,虽挦扯饾钉,率尔成章,然以当于庸俗之心,遂致不胫而走,汗牛充栋,涉览殊艰。故古者以少而专,今以多而纷。又其一也。然则如之何而可?曰:欲由今溯古,以通其训诂,必自识字始。夫古者大篆且群以为异于古文,今虽小篆尚觉近古,故《说文》一书,自当与《尔雅》同资研究,庶几可知古人造字根源,若者为本义,若者为引申义,若者为假借义,而经典之奇字奥句,可以渐通矣。试观古今文家,如李斯有《仓颉》七章,司马长卿(相如)有《凡将》篇,扬子云有《训纂篇》八十九章,班孟坚(固)复续十三章,而段氏玉裁《说文注》引其中所载孔子以下数十家之说,皆深于文事者。唐韩退之尤兢兢于此,故其言曰:“凡为文辞。宜略识字。”(《蝌斗书后记》)又曰:“文从字顺各识职。”(《樊绍述墓志铭》)近世湘乡曾文正公(国藩)论文,亦以“训诂精确”为贵(《曰记》)。可见欲文章之工,未有可不用力于小学者。曩时巴县潘季约(清荫)为永朴述南皮张文襄公(之洞)督学四川曰,每谆谆以此训后进,以为小学乃经史词章之本。及任满旋京,成都门人武抑斋孝廉(谦)问:“治《说文》如何致力?”公告以入门之法曰:“试取许君五百四十字部首,记其形体,审其音读,究其训解,殚数十曰之力,往复熟习,必期一睹其字,即能读为何音,辨为何义,并闭卷而能默写其字体,一一无讹,再与言第二事。”其论至为切实,可备学者之取资。若夫欲从数百干万卷中,撮其英华,去其糠秕,非知所抉择不可;欲知所抉择,非有真识不可;欲有真识,非有师承不可。盖有师承而后有家法,有家法而后不致如游骑之无归。昔吾家惜抱先生(鼐)尝谓己才弱,而《上刘海峰先生(大櫆)书》,则言“所赖者,在于闻见亲切,师法差真”,意正如此。夫古今集部,浩如烟海,究之足以名世者,每朝不过数人。六经、周秦诸子、《楚辞》《文选》姑勿论;近世古文选本,莫善于姚氏《古文词类纂》、曾氏《经史百家杂钞》。二书自六朝以前人外,其以为圭臬者,惟唐荆川(顺之)、茅鹿门(坤)所定“唐宋八大家”。姚氏益以元次山(结)、李习之(翱)、张横渠(载)、晁无咎(补之)、归震川(有光)、方望溪(苞)、刘海峰数人;曾氏益以元次山、陆敬舆(贽)、李习之、范希文(仲淹)、司马君实(光)、周(敦颐)、程(灏、颐)、张(载)、朱四子、范茂名(浚)、马贵与(端临)、归震川、姚惜抱十余人。骈体文选本莫善于李申耆(兆洛)《骈体文钞》。其所录者,自秦以迄于隋而已。古今体诗选本,莫善于王阮亭(士祯)《古诗选》《唐人万首绝句选》、姚氏《五七言今体诗钞》、曾氏《十八家诗钞》。王、姚所列入者较多。曾氏所谓“十八家”,曰曹子建(植),曰阮嗣宗(籍),曰陶渊明(潜),曰谢康乐(灵运),曰鲍明远(照),曰谢玄晖(眺),曰王右丞(维,官终尚书右丞),曰孟襄阳(浩然,襄阳人),目李太白(白),曰杜工部(甫,晚依严武于蜀,表为工部员外郎),曰韩昌黎(愈,南阳人,先儒谓在修武,然文集每自称昌黎,盖袒居之地),目白香山(居易,居东都履道里,构石楼香山,自称香山居±),曰黄山谷(庭坚,尝游皖潜山山谷寺石牛洞,乐其林泉之胜,因自号山谷道人),曰陆放翁(游为参议官于蜀,以与蜀帅范成大文字交,不拘礼法,人讥其疏放。因自号放翁),曰元遗山(好问)。盖鉴别皆极精审。吾人从事兹学,自当先取派正而词雅者师之,余则归诸涉猎之中。又其次者,虽不观可也。果如是,必不致损曰力而堕入歧途矣。
  或曰:文章特一艺耳,沾沾自喜何为?曰:否,不然。凡以文学为一艺者,不过本孔子“文莫,吾犹人也;躬行君子,则吾未之有得”(《论语·述而》)与“行有余力,则以学文”(《学而》)诸语耳。然孔子之意,盖以行为文之本,非谓有行即可无文也。使其如此,何以“四教”以文为首(《述而》),而畏于匡,且曰“文王既没,文不在兹乎”(《子罕》)?昔李习之《寄从弟正辞书》云:“汝勿信人号文章为一艺。夫所谓一艺者,乃时世所好之文,或有盛名于近代者是也。其能到古人者,则仁义之辞也,恶得以一艺名之哉?”斯言可谓谛当。然则,北齐颜黄门(之推)谓“自古文人多陷轻薄”(《颜氏家训·文章》)、宋陈忠肃公(瑾)谓“一为文人便无足观”者,皆所谓时世所好之文耳;夫岂可漫无区别,而举古人所藉以继往圣、开来学者,一概轻视之耶?或又曰:当今时事孔亟,所应讨论者至多,奚暇及此?曰:否,不然。子独不闻“国与天地必有与立”之说乎?夫国之所藉以立,岂有过于文学者?匪惟吾国,凡在五大洲诸国,谁弗然?盖文字之于国,上可以溯诸古昔而知建立所由来,中可以合大群而激发其爱国之念,下可以贻万世而宣其德化政治于无穷。关系之重如此,是以英吉利人因其国语言文字之力,能及全球,时以自诩;吾国人反举国文蔑视之,殊不可解。夫武卫者,保国之形式也;文教者,保国之精神也。故不知方者不可与言有勇。且语言发于天籁;文字根于语言,则亦天籁也。既为中国人,举凡各种科学,非得有中国文字阐明之,乌能遍行于二十二行省?是故欲教育普及,必以文学为先;欲教育之有精神,尤必以文学为要。此理之必不可易者也。如曰“精深高古之文,势不能尽人皆知之、皆为之”,此则别有办法,盖分为普通学、专门学是也。何谓普通学?但求其明白晓畅,足以作书疏应社会之用可矣。何谓专门学?则韩退之《答李翊书》所谓“将蕲至于古之立言者”是也。大抵中小学校与夫习他种专科,能有普通文学,己为至善。若以中国文学为专科,岂可自画?昔王介甫(安石)《答孙长倩书》云:“古之道废踣久矣。大贤间起废踣之中,率常位卑泽狭,万不救一二,天下曰更薄恶,宦学者不谋道、主利禄而已。尝记一人焉,甚贵且有名,自言少时迷,喜学古文;后乃大悟,弃不学,治今时文章。夫古文何伤?直与世少合耳,尚不肯学,而谓学者迷;若行古之道于今世,则往往困矣,其又肯行耶?”惜抱先生《复鲁絮非书》亦谓古今才士,苟有为古文者,必杰士。今当斯文绝续之交,诸君负笈而来,有志兹学,是不以为迷也,使犹不以杰士相期,则吾岂敢!
展开
目录
文学研究法
文学研究法卷一
起源
根本
范围
纲领
门类
功效
文学研究法卷二
运会
派别
著述
告语
记载
诗歌
文学研究法卷三
性情
状态
神理
气味
格律
声色
文学研究法卷四
刚柔
奇正
雅俗
繁简
疵瑕
工夫
结论
史学研究法
史原
史义
史法
史文
史科
史评
史翼
结论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请选择您读者所在的图书馆

选择图书馆
浙江图书馆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
没有读者证?在线办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