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结果与实验一进行比较后发现,儿童对时间“前”的认知较少受到物体自身有无前/后面的影响,而对时间“后”的认知,儿童更多的受到物体自身有无前/后面的影响,这个影响在3岁组和4岁组时表现最为明显。5岁时,儿童对两种情况下产生的对时间“前/后”的认知已经达到完全掌握的同步状态。
张丽娜的实验三具体考察对自身有前/后面的两个物体进行倒退赛跑时产生的时间的“前/后”的认知情况,即儿童在空间与运动方向不一致的情况下产生的对时间的“前/后”的语义认知情况。发现儿童对这种情况下物体运动时产生的时间“前/后”的认知起步比较晚,但是对此种条件下时间“前”的认知正确率仍然高于时间“后”的认知正确率。
该研究还表明,儿童对空间“前/后”的认知早于对时间“前/后”的认知。3岁时,儿童对空间任务“前/后”在各种情况下的正确率均已经超过80%,而4岁时,儿童对时间任务“前”在各种情况下的正确率达到80%,直到5岁时,儿童对时间任务“后”在各种情况下的认知正确率仅只超过80%。
张丽娜的实验方法很独特,具有一定的创新意义,实验过程中控制了空间与运动方向一致以及空间与运动方向不一致的两种情况,较好探索了儿童对空间“前/后”和时间“前/后”的掌握。
钱萍(2006)则通过问卷调查,考察学龄期小学至高中各年龄段儿童理解时序概念的认知模式。问卷由空间图式加丁任务和时序概念理解任务(时间域模糊问题)两部分组成。时间域模糊问题(如:“下周三的会议向前移动两天,那么会议安排在星期几?”)有两种答案:1.“星期五”。在“自我动”时序概念加工模式作用下,会议向“前”移动等于向未来移动,因此会议延迟了;2.“星期一”。相应地,在“时间动”加工模式作用下,被试认为会议提前了。根据被试不同的回答,我们可以判断其时序概念的加工模式。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