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文献来源:
出版时间 :
直奔金牌:踏着戴德生的足迹
0.00    
图书来源: 浙江图书馆(由图书馆配书)
  • 配送范围:
    全国(除港澳台地区)
  • ISBN:
    9787501233212
  • 作      者:
    (美)大卫。麦卡斯蓝(David C. McCasland)著
  • 出 版 社 :
    世界知识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08
收藏
编辑推荐
  他,是一位英国公民,
  为何要告别富饶的祖国,前往苦难的中国?
  他,是一位奥运冠军,
  为何要告别辉煌的运动生涯,选择默默无闻的宣教事业?
  他,是一位丈夫和父亲,
  为何要告别深爱的妻女,留在堪乱的异乡直至死在集中营?
  ·1924年巴黎奥运会夺冠后埃里克·利迪尔如是说——
  体育是全人教育的一部分,人是由身、心、灵三部分组成的,唯有不过分重视某部分,适当地强调每一部分,就能在这样的教导下,从大学得到最优秀最真正的教育。我们不仅该为自己的头脑储存知识,也该为应当奋斗的人生培养健壮的身体,更要记得我们也是有灵性的人。
  ·1933年埃里克·利迪尔答加拿大记者问——
  问:你真的很高兴将生命奉献在宣教事业上吗?你难道不留恋那闪烁的灯光、蜂拥的人潮、激动的观众、大声的欢呼、珍贵的庆功酒吗?
  答:当然,有时人会很自然地想到这一切,但我很喜欢我在中国所从事的工作,因为这方面的价值远超过你所说的一切。你知道,这份荣耀,是一个永不朽坏的冠冕。
  ·1944年在潍坊集中营埃里克·利迪尔如是证道——
  运动是很美好的事情。而最美妙的,不是那近乎像超人般的成就,乃在于它所表现的精神,拿掉那种精神,它就是死的!圣灵之于基督徒的生命,就像运动精神之于运动,而且前者更甚于后者。

展开
内容介绍
  这里讲述了伟大运动员兼教育家埃里克·利迪尔的传奇一生。埃里克于1902年出生在中国天津,中文名叫李爱锐。1907年,随父母回到苏格兰,度过了他的童年和青少年时代。大学期间他的体育天赋得以充分发挥,被誉为“苏格兰飞人”。在1924年第八届巴黎奥运会上,他以47秒6的成绩打破了400米奥运会纪录和世界纪录,夺得了该项目的金牌。
  然而在1925年,正值其体坛生涯的颠峰时刻,埃里克毅然放弃了辉煌的运动生涯,回到出生地中国天津,任教于天津新学书院及周边地区的学校,长达20年之久。
  1924年,埃里克及众多西方侨民被日军押送到山东潍坊集中营。在3年的囚禁生活中,他坚持公道、伸张正义、乐于助人、幽默乐观,受到人们的爱戴。不幸的是,关押期间,埃里克身染重病,由于集中营里的生活和医疗条件极为恶劣,得不到及时治疗,于1945年去世,年仅43岁。
  本书详尽讲述了运动员兼宣教士埃里克·利迪尔的曲折一生,从出生、童年、青少年到他怎样在集中营中度过生命的最后时刻。本书将带你走入埃里克·利迪尔丰富的心灵世界和信仰人生。
  1981年,根据埃里克·利迪尔故事改编的电影《烈火战车》,荣获当年的第54届奥斯卡金像奖最佳影片,这也是迄今为止唯一获奥斯卡大奖的体育片。

展开
精彩书摘
  请你不要走
  一九四一年五月
  远洋客轮“新田丸号”的引擎,远在吃水线底下开始隆隆作响——即将启航。脚下船舱的地板略微颤动时,芙萝(FloLiddell)有点退缩。所有送行的客人很快就会被请离船只,连接着客轮和岸上的踏板就要被挪开。过去每一回横渡太平洋的旅程,总是让芙萝充满期待和兴奋,但今天不然。
  她的眼光掠过船舱对面在地板上玩耍的四岁的海瑟,然后转向坐在埃里克膝上的翠西。当父亲以不太寻常的严肃声调说话时,这个小女孩淡褐色的双目直视着父亲的眼睛。
  “翠西,”埃里克说,“你已经快要六岁,现在是个大姑娘了。我要你照顾妈妈、海瑟和这个快要出生的小婴儿。你要答应我照顾她们,直到我回来。”
  翠西点头答应爸爸所讲的每句话,头上金色的鬈发随着上下晃动。
  “我答应!”她说,“我答应!”
  对芙萝而言,此刻坐日本船只旅行似乎很奇怪:正是日本侵略中国,才使得她和孩子们离开。但埃里克坚持那是最安全的方法。希特勒已经横行欧洲,没有人能预料亚洲会怎么样。芙萝和两个小女孩在加拿大会安全一些,她可以在那里生下老三,埃里克也会尽早和她们团聚。埃里克觉得在这种危难和不安定的时日,他要对伦敦会(LondonMissionarySociety)以及其他的同事负责,在中国。他们会有两年时间的分离,但这是最好的办法。两年——不会更长的!
  他们对这一天已经谈得够多,没有什么话好说了,只能以眉目传情和拥抱来表达心声。芙萝非常爱埃里克,她比世界上任何人都更加了解他。为什么他们好像总是要说‘再见’?自从宣布订婚以来,他们始终聚少离多!
  离别在即。铃声叮当,扩音器在广播,船笛低鸣,他们相拥、亲吻,然后埃里克离开了。芙萝和两个女孩呆坐在船舱几分钟,然后冲向楼上甲板,凭栏眺望。
  *********************************************
  翠西第一个认出走在码头上的父亲。他身穿运动衫、白短裤和及膝长袜,不会弄错的。“他在那里!”她叫道。埃里克头顶几乎都秃了,但脚步依然有力,毕竟在十五年前他赢得过奥运会金牌。他突然转身,回头看着船只。两个小女孩拼命挥手,芙萝开始喊叫:
  “埃里克,不要走!请你不要走!我要和你待在一起!请你不要走!”
  芙萝想要跑向通往陆地的舷门,但双脚不听使唤。她又叫道:“不要走!”翠西双臂绕在妈妈腰上,想办法安慰她:“没事,妈妈,没事!”芙萝还是一面啜泣一面喊叫。埃里克渐渐从视线消失,她觉得自己被一双温柔的膀臂抚抱,慢慢地缓过神来。
  **************************************************
  翠西坐在芙萝的床边,抚弄着妈妈的白头发,安慰她那夜从可怕的梦魇所受到的惊吓。
  “没事,妈妈,没事!”翠西说,“你做了个噩梦,现在都没事了!”
  “这梦好像真的,”芙萝说,“埃里克就在那里,我不要他走。但他走的时候,我从来没有喊叫或央求他留下来!”
  “那是很久以前的事了。”翠西说。
  “是啊!”恢复了意识的芙萝说,“很久以前了。”
  “我们现在是在加拿大的家里,”翠西说,“现在是一九八四年了。”
  芙萝深叹了一口气。自从一九四一年她们乘船离开以来,发生了这么多的事。第三个女儿莫琳在多伦多出生之后,爆发了日本人偷袭珍珠港的惊人事件,埃里克和成千上万的人被监禁在中国华北。经过长年的等待和祷告,却收到他那令人震惊的死讯。
  埃里克过世之后的六年时间里,家里只有她们四个人:芙萝、翠西、海瑟和莫琳。然后,芙萝改嫁加拿大一位农夫默里(MurrayHall),生下另一个女儿贞妮(JeannieHall)。默里死于肺病并发症之后,《烈火战车》(ChariotsofFire)这部描绘埃里克赢得奥运金牌以及他坚定持守基督教信仰的感人影片,难以置信地轰动全球。这部金像奖名片重新激起芙萝的回忆。
  她很喜爱这部电影,虽然剧情比现实生活有所发挥,但它的确捕捉到埃里克快活、谦逊的神韵。芙萝喜欢银幕上饰演埃里克那个人,但她更爱埃里克本人。她爱那个调皮地眨着蓝眼睛、却一本正经耍幽默的埃里克;爱那个公开讲话便会怯场、腼腆又害羞的埃里克;爱那个违抗法庭的规定,娶了比他小快十岁的姑娘、果断又坚决的埃里克;爱那个全心全意委身于上帝的埃里克。
  这位安静的苏格兰基督徒,因个人信仰在奥运会上“拒绝在星期天赛跑”,引起世人瞩目,也赢得世人钦佩。芙萝对此并不觉得意外。但她所认识、所挚爱的这个人,还有更多不为人知的地方:他那种乐天的性情、深沉的爱心、无私的付出……有谁能诉尽这一切?
  做了那场梦之后,芙萝跟翠西倾诉她满脑子的回忆,两人彻夜长谈。或许她感觉到自己的赛程将尽,往日她对埃里克、对女儿,以及对上帝的承诺,是她在这些年间继续奔跑的动力。这场比赛是那么的漫无止境,因为她要对抗的是无数心碎、绝望、孤单的黑夜,但她还是以极大的信心和热诚迎接每一道障碍,并决心继续活下去完成最重要的任务。
  芙萝于一九八四年六月十四日去世时,《多伦多之星》(TheTorontoStar)的讣闻写道:“《烈火战车》主人公的遗孀过世,享年七十二岁。”芙萝过世的时候,人们自然再次把她与埃里克联系在一起,正如他们生前那样。
  世人经由一部感人的影片得以略知埃里克于一九二四年在巴黎奥运会竞赛中“直奔金牌”的故事。本书更加详尽地描述了这位一生比赛到底的人,以及在后来更重大的竞赛中,与他同奔天路的女子。
  ……
展开
目录
序幕:请你不要走
第一部:冠军的塑成,1902-1924年
1.在华北的孩提时代
2.另一个世界
3.爱尔生书院
4.赛跑和橄榄球
5.转折点
6.赴巴黎之路
7.奥林匹克冠军
8.胜利之冠
9.基督徒布道家
第二部:最重大的竞赛,1925-1942年
10.新学书院
11.鬈发的女孩
12.一年又一千日
13.负担是轻省的
14.乌云密布
15.萧张县和日本
16.动荡不安
17.软禁
第三部:终点线,1943-1945年
18.潍坊集中营
19.比赛到底
20.冲刺终线
21.继续赛跑
后记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请选择您读者所在的图书馆

选择图书馆
浙江图书馆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
没有读者证?在线办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