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文献来源:
出版时间 :
黄裳自选集
0.00    
图书来源: 浙江图书馆(由图书馆配书)
  • 配送范围:
    全国(除港澳台地区)
  • ISBN:
    9787020064809
  • 作      者:
    黄裳著
  • 出 版 社 :
    人民文学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08
收藏
作者简介
    黄裳,生于1919年,原名容鼎昌。中国作家协会荣誉委员。交通大学肄业。1945年进文汇报社,任重庆、南京特派员、编辑、编委等职。曾任军委总政文化部越剧团编剧、上海电影剧本创作所编剧。1940年开始散文创作,后从事新闻记者工作,撰有大量散文、杂文、剧评、游记、读书随笔等。迄今出版著述四十余种。有《锦帆集》、《锦帆集外》、《关于美国兵》、《旧戏新谈》、《山川·历史·人物》、《榆下说书》、《黄裳论剧杂文》、《银鱼集》、《翠墨集》、《晚春的行旅》、《过去的足迹》、《惊弦集》、《花步集》、《彩色的花雨》、《榆下杂说》、《清代版刻一隅》等。译文有《猎人日记》、《一个平凡的故事》、《歌略夫里奥夫家族》等。
展开
内容介绍
    《黄裳自选集》收录了黄裳的读书生活杂忆、森林·雨季·山头人、天津在回忆里、忆侯喜瑞、文字和画笔的鲜活、关于王昭君、寒柳堂诗、钱柳的遗迹等经典文集,供大家阅读。
展开
精彩书摘
    读书生活杂忆<br>    现在已经很难记起自己最早读的是些什么书了。“读书”似乎也有种种不同,有被动的,有的则出于自愿。无论是私塾或学校,在那里读的都是老师指定的课本,没有自己挑选的余地。我是由大伯父(他是清朝最后一科举人)开蒙的,用的课本是上海出版的澄衷学堂《字课图说》,这是“看图识字”一类的识字课本,每半页三个字,左图右文,编辑得很不错,图画得也好,恐怕比识字卡片的历史还要早得多。识得若干字以后就开始读“四书”。如此说来我最早读的应该是朱熹编辑的孔孟的教条。<br>    父亲是学采矿的。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他从德国回来时,带回了两大箱德文书,不过这与我没有关系。此外家里的中国书好像就只有《红楼梦》、《封神演义》、《儿女英雄传》和一部《聊斋志异》,都是清末上海点石斋的本子,前面附有精致的插图的。不过除了《聊斋》以外,一律律被父亲宣布为“禁书”,不许小孩接触。但禁令收效甚微,我总是有办法一一取出翻看。这总是在父亲上班的时候,坐在面向花园的楼下回廊里,可以放心地阅读。中午父亲回来吃饭,远远就能望见,这时只要随手把书向卷起的竹帘里一塞。就平安无事,不露马脚,没有出过一次纰漏。<br>    这样说来,我自觉自愿读的第一部书是《红楼梦》。不过除了插图以外,正文却毫无兴趣。第一次记得读到“贾雨村风尘怀闺秀”就废然而止了。但《封神》就不同,那可有意思得多。土行孙真是值得羡慕的人物,他能一顿脚就从地面钻到地下,而且通行无阻,可以到想去的任何地方去。但即使是土行孙也会碰上指地成钢法,真是值得遗憾的事。我对《封神》发生兴趣,还因为当时正热心地收集着一种《封神》人物香烟画片。家里用的是“大联珠”香烟,每包附有一张彩色画片,一起大约有一百张。但收来收去只缺一张女娲。画片总是收不齐,小说也就反复地读下去了。<br>    《聊斋志异》虽然不是“禁书”,但开始读它却在许久以后了。我觉得这是第一部使我获得阅读古文本领的最好的课本。我没有读过《古书疑义举例》、《助字辨略》更不必说高邮王氏的著作。古文的语法、句法,差不多都是从《聊斋》里猜出来的,而且以后读更古些的书困难也不多。当然,再古上去就不行了,还是得请教训诂学家。
展开
目录
    第一辑<br>    读书生活杂忆<br>    江上杂记<br>    茶馆<br>    《锦帆集》后记<br>    昆明杂记<br>    森林·雨季·山头人<br>    美国兵与女人<br>    <br>    第二辑<br>    天津在回忆里<br>    闲<br>    叫好<br>    战宛城<br>    思春<br>    贾桂思想<br>    序《醉眼优孟》<br>    忆侯喜瑞<br>    饯梅兰芳<br>    关于“梅郎”<br>    <br>    第三辑<br>    伤逝<br>    忆施蛰存<br>    跋永玉书一通<br>    文字和画笔的鲜活<br>    关于王昭君<br>    宿诺<br>    答董桥<br>    <br>    第四辑<br>    老板<br>    琉璃厂<br>    品茶<br>    读《红楼梦》札记<br>    胡适的一首诗<br>    答客问<br>    冬日随笔<br>    寒柳堂诗<br>    龚自珍二三事<br>    陈寅恪写杂文<br>    解密种种<br>    零感<br>    萧恩的教训<br>    “看不懂”论<br>    <br>    第五辑<br>    前门箭楼的燕子<br>    过灌县·上青城<br>    采石·当涂·青山<br>    富春<br>    钓台<br>    诸暨<br>    好水好山<br>    敦煌<br>    雨湖<br>    钱柳的遗迹<br>    常熟之秋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请选择您读者所在的图书馆

选择图书馆
浙江图书馆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
没有读者证?在线办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