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择
前些天,大学同学毕业20周年聚会时,我让大家猜猜看,本年级“最鼠目寸光的某班某小组的女生们是谁”。此问题一出,同学们兴致倍增,纷纷左顾右盼,猜测着到底是谁。当谜底揭出来的时候,现场一片哗然:“什么鼠目寸光,明明是慧眼识英雄”、“是兔子吃了窝边草啊”、“肥水不流外人田”……这样的猛料,我之所以可以爆出,是因为自己也是“最鼠目寸光”中的一员。在我们年级160多号人里面,男女同学成为夫妻的就有8对,有同班的、也有不同班的。其中以我们班最为突出,我们班又以我们小组最为典型。我们小组就3位女生,两位找了本班的男生,一位找了其他班的男生。迄今为止8个家庭都比较美满,当年的女生们现在的发展都很不错,而当年
的男生们现在的发展更是令老师和同学们刮目相看。
这个现象让我深思。
就我自己而言,因为阅历、年龄、家庭等诸多因素,当年进入大学校门的我,的确没有将选择的目光停留在本年级的男同学身上。不过情感的产生和发展都不在我的预料之中,许多因素在冥冥中不可思议地造就着我的婚姻。爱情是高悬在天边的一轮明月,是奢侈的理想,那是可遇而不可求的;而婚姻却是脚下的一方土地,是沉稳的现实,总是出现在它该出现的时候。爱情和婚姻并驾齐驱降临的现象是不多见的,那“爱我的人和我爱的人同属一人”有时仿佛人间奇迹,很多时候,人们常常是因为彼此合适彼此需要而选择了婚姻。
萨和我是大学的同班同学,大三开始的我们的恋爱一开始就因为家庭背景、个人发展等原因不被众人看好,更得不到父母的祝福。何况按惯例来自贫困地区的他毕业分配一定要回家乡,两地分居的局势一目了然。同学、老师都认为我们只是“一场游戏一场梦”,大学毕业便是我们的“梦醒时分”。当时在厦门大学读研究生的如亲姐姐般的朋友更是不遗余力急切地多次劝阻我要慎重,她认为因为家庭背景所造就的人生观和价值观会成为今后我们婚姻中一个个难以逾越的障碍。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