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文献来源:
出版时间 :
远离祖国的领土
0.00    
图书来源: 浙江图书馆(由图书馆配书)
  • 配送范围:
    全国(除港澳台地区)
  • ISBN:
    9787501182558
  • 作      者:
    张兵著
  • 出 版 社 :
    新华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08
收藏
作者简介
    张兵(原名金娥)是“文革”时的笔名,阴差阳错沿用至今。出生于东北农家,做过中学教员,调入外交部后,有幸入外交学院进修,被分到外交部美洲大洋洲司,从此冠上了一顶外交官的帽子,直至退休。其间,曾在瑞典、加拿大和新西兰使馆、总领事馆常驻。 著有《女外交官手记》和《王国权传》,担任“新中国外交亲历”系列丛书主编。 现为外交部外交笔会副会长、中国作家协会会员、中国报告文学会会员。
展开
内容介绍
    《远离祖国的领土》是作者在国内外几十年外交服务的缩影,也是同中外朋友交往的真实记录。《远离祖国的领土》内容包括:接待国内重要代表团来访的背后;在领事部的日子里;瑞典首相遇刺现场记;使团、领团活动一瞥;大洋洲国家领导人访华的台前幕后;在国外过圣诞和春节;中国大使馆里的趣闻趣事;我的库克群岛朋友。
展开
精彩书摘
    茅台酒做红娘
    上世纪80年代,外长吴学谦访问瑞典。招待会过后,使馆的同志们才开饭。招待会“剩余物资”不多,厨师为大家煮面条,饥肠辘辘的人们边聊天边等开饭。突然,办公室主任发话了:“同志们,打开的几瓶茅台还有点剩余,每人可以分一点,算做犒赏。”一听说有茅台,众人的兴致立即高涨起来,不管会不会喝,每人都分到一点。我捧着那杯酒,不会喝,也不敢喝,但却挡不住酒香的诱惑,一遍遍贪婪地嗅着。这是我有生以来第一次饮茅台。我被它的高贵吓住了,不知该怎么处理好。几个壮小伙子围拢来,馋得直流口水,但我就是不舍得给他们。最后,我找招待员要了个空茅台瓶,小心地将那杯酒倒回瓶内。酉刚好盖满瓶底,只那么薄薄的一层,但香气却不断膨胀着、扩展着,撩拨着人们……
    第二天上班,我将酒带到领事部办公室。在签证室里,打开了瓶盖,酒香立即弥漫到领事部的各个角落。我舒服地坐在前台,准备接待来办签证的人们。酒香不断从签证室的门缝溢出,让人无比陶醉。
    办签证的人陆续排起了长龙,第一位走进来的年轻人突然问道:“什么花这么香?”我笑答:“茅台。”“能让我看一眼吗?”我只能如实说道:“不是花,是一种中国酒的香气。”我一边回答,一边核对他的邀请函:药剂师,到中瑞合资的无锡制药厂工作,申办一年多次的商务签证。手续办好后,他小声对我说:“能请你写出那酒的名字吗?我到中国后,也想买一瓶。”我望了望他那认真的样子,便在一张便笺上写下了“茅台酒”三个字。他满意地走了。
    一年过后,他来办认证,趁人不注意,塞给我一句话:“我有一位中国新娘了,你猜是谁介绍的?”他略微停顿了一下,继续说道:“就是你们的茅台酒。”我眼睛睁得大大的,不明白是怎么回事。于是他郑重其事地邀请我和我的先生当晚去咖啡馆,并允当场“揭秘”。
    我们如约前往,听到了一个极为美好的爱情故事:“我第一次去中国,除了那封邀请函外,我另一个‘通行证’就是你写给我的那张中文字条茅台酒。到了无锡,除了日常工作外,我经常去大商店逛,见人就问,哪儿能买到茅台酒。不巧,走了几家商店,都没买到。一个偶然的机会,我结识了一位姓钱的小姐,她也在制药厂工作,英文还不错。聊天时,我又说起茅台酒。她惊异地看着我,问我是怎么知道茅台酒的。当我把自己的故事告诉她,并拿出了那张写有茅台酒字样的中文字条时,她的眼睛突然异常明亮,高兴地对我说,她家就在茅台酒的故乡——贵州。我激动得不知说什么好。此后的一段时日,我有意无意地在饭厅里寻觅她,且每次都能见到她。我的心开始有些惴惴不安了,似乎有一只小兔子在那儿蹦蹦跳跳。我想见她,但又怕见到她,我害了单相思。终于有一天,我鼓足了勇气对她说,我想利用假日去贵州玩玩,不知她肯不肯做我的向导。她竞爽快地应允了。此后的故事你们一定能猜得到,她竟奇迹般地做了我的‘新娘’。确切地说,是恋爱中的‘新娘’,我们还没有登记结婚呢。这次,我就是请你们为我的未婚证明做认证。”
    故事讲完了,年轻人的脸上洋溢着灿烂的微笑,在摇曳的烛光中,形成了一圈圈诱人的光环。
    那天临别时,他深情地对我们说:“我爱茅台,我爱中国姑娘,我爱中国。”
    为“小妈妈”做加急签证
    有一天,一位中年妇女匆匆闯进领事部,手里擎着一本英国护照和一份填写好的签证申请表,还有一张刚刚收到的中方邀请函(传真件),急火火地说:“我要申请加急签证。我是个医生,需要赶快去中国接伤员。”我劝她别着急.先坐下来擦擦汗,我们会尽快审查完她的证件。她有点不好意思地笑了笑,坐下了。我找出国内发给领事部的邀请函,仔细核对,没有问题。同时,我也回忆起,数月前,一支瑞典登山队曾来办过团体签证。眼下,一位登山运动员摔伤了,急需接回瑞典治疗,这位女士就是被派去接伤员的。救人如救火,我们立即答应为她办加急签证。她很高兴,再三表示感谢。这是一位侨居在瑞典的英国人,我仔细查看她护照的有效期,核对姓名。突然,我像发现新大陆似的叫起来:“你叫什么名字?”“小妈妈。”(英文为Little mother)她斩钉截铁且笑容可掬地回答。“小妈妈?”我反问道。“是的,就叫小妈妈。”回答是不容置疑的。“你一定觉得奇怪。好吧,我给你讲讲这名字的来历。小时候,我最喜欢布娃娃,黄头发的、黑头发的、白皮肤的、黄皮肤的、黑皮肤的都有。我经常给他们喂奶、洗澡、换衣服、看病。我是他们的‘妈妈’。久而久之,父亲母亲、亲戚、邻里就喊我‘小妈妈’。我特别喜欢这个名字,母亲就正式给我更名为小妈妈,当然,姓是不能改动的。”见她眉飞色舞地叙述着童年的往事,我们也都动情了。她接着说:“我为有这样的名字而自豪。从小学、中学到大学,一直到现在,我都珍爱这个名字。”我开始用敬重的目光审视着这位中年妇女。是的,“小妈妈”仍初衷不改,对她的“儿女们”——病人,还是那么忠心耿耿,继续着她的与生俱来的呵护天职。
展开
目录
总序
絮语
润物细无声——工作篇
走进大使馆
接待国内重要代表团到访的背后
在领事部的日子里
瑞典首相遇刺现场记
使团、领团活动一瞥
三“节”活动
来使馆的特殊客人
大洋洲国家领导人访华的台前幕后
洋人的中国情结
我的库克群岛朋友
我所熟悉的温哥华华人

芳草碧天涯——生活篇
女儿的来信和电话
在国外过圣诞和春节
邻里之间
中国大使馆里的趣闻趣事
在国外学车和开车
中国驻新西兰使馆经受的考验
温哥华总领馆的“大宝”
燃起赤子情——人物篇

“中国赋予我生命”——李肇星
学者大使——张毅君
唐龙彬大使的诺贝尔情缘
音乐外交——郑万珍
生命传奇——符华强
成功的人生作品——马隆德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请选择您读者所在的图书馆

选择图书馆
浙江图书馆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
没有读者证?在线办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