凌志军,祖籍广东,1953年生于上海,长在北京。十五岁到工厂做工,十六岁做农民,十九岁当兵,二十五岁成为新华社记者。三十岁考入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三年后获得法学硕士学位。现为人民日报社高级编辑、资深记者。
凌志军是当今中国时政作家的代表性人物,被誉为“中国的威廉·曼彻斯特”、当代中国记者的“标杆”。2003年《南风窗》年度人物。他的每一本书都引起巨大反响。他拥有广泛的读者。他在过去十多年间连续出版九部著作,全部进入畅销书排行榜。他的著作还以多种文字在世界各地出版。
2007年出版的《中国的新革命》,被境内外媒体和研究机构评为当年“值得记忆的好书”、“年度商业书”、“最佳商业图书”。
2005年出版的《联想风云》,入选当年“最佳风云榜”,并获得“2005年度北京地区最佳版权输出图书奖”。
2003年出版的《变化》,被中国大陆媒体评为“年度图书”,同时在台湾获得“开卷好书奖”。
2000年出版的《追随智慧》,被媒体评为当年“最佳纪实文学”。
1998年和同事马立诚合著的《交锋》引起轰动,也引发了激烈争论,成为当年“中国第一畅销书”。
1996年出版的《历史不再徘徊》,获得新闻出版署颁发的“优秀图书奖”。
展开
——《人物》杂志
凌志军先生以诚实的态度让政论诚实地走进公众,影响着那些必将影响中国未来的年轻人。我们相信,他业已“尽可能地向读者说了心里想要说的话”,最大限度地保持着诚实的大勇之气。
——《南风窗》杂志1993年“年度人物奖”颁奖词
凌志军的选材多带有前沿性,他是属于使命感和责任感很强的新闻工作者。
——《凤凰周刊》
凌志军是中国当代报告文学界有独特价值的一个作家。凌志军的最大的价值在他的思考。在这个意义上,凌志军的著作将随着时间的推移越来越显现出它的历史价值。
——杨浪(财讯传媒集团 副总裁)
全书体现出作者作为一个新闻记者的独特眼光和道德良心。这是一本充满激情的著作。每一页都包含了大量的信息,记载了我们所经历的十三年间的宏大的历史画卷。
——新浪读书
《变化》不期然提供了一个庞杂的数据库并形成一个思辨交锋的平台,人们在它的辅助下从原本模糊不自觉的摸索状态豁然开朗或陷入沉思。这大概就是《变化》从默默无闻地出版,到突然流行并引发普遍思考与广泛议论的原因。
——《中国图书博览》
凌志军的这本书不但梳理了我国十三年发展的大的框架,而且提供了人们熟知的又容易忽略的细节。正是这些细节真实反映了社会深刻的变化。
——雷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