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文献来源:
出版时间 :
一切为了生命:5.12地震救灾纪实
0.00    
图书来源: 浙江图书馆(由图书馆配书)
  • 配送范围:
    全国(除港澳台地区)
  • ISBN:
    9787500079118
  • 作      者:
    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编著
  • 出 版 社 :
    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08
收藏
内容介绍
    《一切为了生命:5.12地震救灾纪实》内容编选自新华社、《人民日报》、《解放军报》等诸多单位的公开报道,编者希望以此书献给在5.12中遇难的同胞,献给5.12中生还的同胞,献给所有热爱生活、珍爱生命的全国同胞!
    2008年5月12日14时28分,中国汶川,8级大地震骤然发生,刹那间地裂天崩、乾坤挪移、江河倒逆!数以万计的鲜活生命瞬间,消失,数以万计的鲜活生命处于极度危险!
    救一个,救一个,再救一个!
    活过来一个,活过来一个,又活过来一个!
    生命,在灾难面前接受洗礼;生命,在抗震救灾中重生!
    “餐风露宿兵从天降”、“公安史上最大规模警力调度”、“坚守城市的真情”。
展开
精彩书摘
    抗震七日千里驰援
    12日 ·地震发生后短短14分钟,第一支部队已向震区进发。
    ·第18分钟,解放军启动应急机制,各路大军源源不断奔赴震区。
    ·第21分钟,成都军区起飞4架直升机,赴灾区查看灾情。
    ·至夜,各路救援部队弃车徒步开进,某高炮团一支20人的侦察分队率先进入汶川境內。
    13日  ·下午,成都军区某集团军军长许勇带队的30令人先遣队,冒雨徒步首先进入映秀镇。
    ·23时15分,徒步21小时,跋山涉水90公里,武警某师先遣队
    200名官兵在师长沈涛带领下率先到达汶川县城。
    ·当日,武警总医院医疗救援队成功抢救出两名都江堰聚源镇中学幸存女生。
    14日  ·12时20分,15名空降兵成功伞降茂县。
    ·下午,全军已派出了。支医疗分队赶赴灾区。
    ·当日,救援部队进入四川省所有重灾县。
    ·当日,全国公安机关已在抗震救灾一线投入警力5.2万人,是公安史上最大规模的警力调度。
    15日  ·18时,连续奋战22小时后,二炮工程兵抢通绵竹至北川公路。
    ·当日,全国调集10万救援部队,进入所有重灾乡镇,解救被困人员10503人,转移难民5万余人,救治6万多名伤员。
    16日  ·8时,经过43个多小时强行军,2750名海军陆战队官兵抵达四川地震灾区。
    ·16时16分,成都军区某工兵团全线打通从都江堰经紫坪铺水库至映秀的30公里水路和陆路交通生命线。
    ·20时,两所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野战机动医院,经铁路、公路火速开赴灾区。
    ·当晚,救援部队已搜救转移15万人。
    17日·4时,解放军两辆新型野战运血车从南京起运,驰援四川灾区。  这是我军首次在公共卫生事件中使用这种装备。
    · 15时,成都军区某炮兵旅徒步翻越1200米的大山,首次将8吨食品和药品等物资送至断粮、断药的江油市枫顺乡。
    ·16时,全军33支防疫分队分别在汶川、北川、茂县、理县等重灾区,全面开展卫生防疫和传染病控制工作。18日·20时10分,映秀镇,经过56小时连续奋战,山东消防官兵成功  救出被埋近150小时的电厂女工虞锦华。
    ·当日,解放军首次启用卫星网远程救治系统,组织南京、西安、成都三地著名专家为地震伤员会诊。每当日,解放军和武警官兵共113080人参与四川抗震救灾。全军共向灾区派出医疗防疫队伍115支,医务人员3020名。
    19日·上午,空军派出第三批防疫支援保障分队,赶赴绵竹展开卫生防疫工作。
    ·17时30分,某陆航团用直升机将被困汶川的最后3位台湾游客安全运抵成都。
    ·当日,救灾部队已抵达四川灾区40个重灾乡镇的405个村庄。
    进村入户抗震救灾
    5月1了日,在四川地震灾区视察抗震救灾工作的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胡锦涛指示:“在救援队伍进入所有乡镇的基础上,尽快进入所有村庄,排查每一处倒塌房屋,竭尽全力搜救被困群众。”
    为了胡主席的嘱托,为了灾区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奋战在灾区抢险救灾的解放军和武警部队广大指战员发扬不怕牺牲、不怕疲劳、连续作战的作风,克服山高路险、交通中断、余震不断等重重困难,于19日14时,到达重灾区40个乡镇的405个村寨。
    挺进。向着更艰难的目标
    道路中断,通讯中断,情况不明。在四川汶川大地震发生5天后,在北川、汶川等重灾区仍然有405个村寨与外界隔绝联系。
    灾情怎样?有多少人受伤?还有没有幸存者?受灾群众最缺少的是什么……
    一连串的问号,牵动着总书记,牵动着参加救援的10多万官兵,也牵动着每一个中国人。
    “胡锦涛主席‘进村入户,的指示,是对全军将士的动员令。”成都军区副司令员李作成中将说,“人民子弟兵要不惜一切代价、尽最大努力,挽救每一个人的生命。”
    405个村寨,全部分布在远离交通线的偏远地带,山高沟深、地势险要。根据直升机空中观察的情况判断,这些村寨受灾情况严重,急需大量药品和食物。可是,由于地形和天气的原因,直升机无法起降,唯一的办法就是徒步进入。
    人民的呼唤,就是进军的命令
    17日深夜,成都军区抗震救灾联合指挥部內灯火通明。大比例尺的地图占满了整个墙壁,405个亟待救援的村寨被一个个红圈标注出来。几十位将校军官,面对地图展开详细部署。1时,紧急通知下发,要求各部队坚决响应胡主席号召,迅速开展“进村入户”、抢险救人行动。
    同一时间,空降兵某军的野战帐篷里,空军政委邓昌友上将和军长王维山、政委赵以良在共同研究“进村入户”的方案。他们在地图上细心地标注出每一个村寨和拟进入的官兵人数、携行物资。一直到18日清晨5时,终于形成完善方案。
    济南军区、第二炮兵、武警部队……参加抗震救灾的每一支部队的指挥部内,都在召开着同样的会议。
    一道道电波,穿越川西高原的座座大山;一道道命令,传送到分布在几百个救灾点上的一支支部队……
    已经在灾区连续奋战了几个昼夜的勇士们,做好了向新的目标突击的准备。
    将军,行走在队伍最前面
    胡主席一声令下,三军将士动若风发。
    18日上午,在什邡市蓥华镇通往麻柳坪镇的崎岖山路上,艰难地行进着一支100多人的队伍。走在最前面的是年过花甲的空军政委邓昌友上将,紧跟着他的是两名少将:空降兵某军军长王维山、政委赵以良。
    一边是高山悬崖,一边是滔滔江水,稍不注意就会跌进江里。队伍行进到一个塌方处,几块巨石压在一棵摇摇欲坠的大树上,挡住了去路。
    “冲过去!”邓昌友一挥手,官兵们奋不顾身冲向前去……
    3个小时后,3名将军与突击队员历尽艰险,终于抵达处于海拔1200米山顶上的麻柳坪。
    山沟里,军徽闪闪发光;废墟中,将军冲锋在前。从汶川到北川,从平武到江油,70多名将军带领着数百支突击队,向着一个个村寨进发。
    19日下午,成都军区副政委段禄定中将率领200名官兵已经在山路上跋涉了5个小时,离他们的目的地白坭乡金泉村还有最后两公里。
    “轰隆隆——”一块巨石从山上呼啸而来,走在最前面的将军赶紧命令部队:“注意飞石!”一路上,余震不断,他们已经遭遇10多次滚石、两次泥石流。
    “拉开队形,快速通过!”早巳汗流浃背的将军镇定自若地指挥部队。每名官兵身上肩负着几十公斤受灾群众急需的药品、食物,尽管早已疲惫不堪,但他们仍飞快地从一块块飞石边穿过……
    将军身先士卒,极大地激发了广大官兵的斗志。尽管连续几个昼夜的紧急救援,官兵们已极度疲劳,但他们仍奋不顾身地攀登、跨越,力争在最短的时间里,把救灾物资送到灾区人民手里。
    好消息不断传到成都军区抗震救灾联合指挥部:水磨乡全部到达,漩口镇全部到达,银杏乡全部到达……
    截至19日14时,救灾部队全部到达重灾区40个乡镇的405个村寨。解放军和武警部队投入的官兵总数为5280人,在这些村寨里共有345625人等待救援。
    只要有百分之一的希望,也要尽百分之百努力。
    水磨镇,亡40人、伤185人,房屋损坏70%……
    漩口镇,亡11人、失踪10人,房屋损坏60%……
    卧龙镇,亡42人、重伤100余人,游客1000余人,房屋受损100%……
    随着部队进村入户,重灾区村寨的受灾情况逐渐明朗。
    一进入这些受灾严重的村寨,官兵们就投入到紧张的救援之中。
    在水磨镇白果坪村,济南军区“铁军”官兵为村民们背来了40公斤药品、300公斤粮食。在饥饿和伤痛中忍耐了几天的上百名村民,都激动地流下眼泪。
    有两名重伤员需要紧急送到山下救护。“铁军”官兵顾不上擦把脸上的汗水,背起病人就沿着陡峭的山路往下走。
    高炮团政委张博背了一名比自己体重重了许多的病人,吃力地走在队伍最前面。战士们请求换着背,张博说:“换来换去,一来增加病人痛苦,二来耽误时间。我能行!”
    老百姓的生命,在子弟兵心目中永远最重。只要有百分之一的希望,官兵都竭尽百分之百的努力。
    在白坭乡的金泉村,当成都军区某红军师的官兵听说一座建筑物的废墟下面还埋着两个人时,连身上的背囊都来不及卸下,就开始营救。
    轻装的官兵们没有携带专业工具,有的人甚至连手套也没戴,就用双手刨挖起来。石块,磨烂了指甲;铁钉,扎破了手指,官兵们全然不顾……
    两个小时40分钟后,被埋的两个人终于被挖了出来。不过,不幸的是,他们已经永远地离去……
    看到这一幕,现场的群众感动得流下了热泪。
    救援部队进入重灾区所有村寨,给受灾群众送去的不仅仅是食品、药物,更是生存的希望和战胜灾难的信心。
    18日下午,空军政委邓昌友上将看到什邡市麻柳坪的群众缺少食物、伤员亟待救治时,流下了深情的泪水。他告诉乡亲们:“胡主席十分牵挂你们,派我们前来救援。我们一定牢记胡主席的嘱托,千方百计、竭尽全力帮乡亲们摆脱困境,战胜困难!”
    在场的群众激动地高呼:“感谢胡总书记!共产党万岁!”
    2008年5月19日  新华社  记者:  张玉清刘永华李宣良餐风露宿兵从天降
    15日15时,济南军区再投入2.2万人进入四川地震灾区,先头部队空运至成都双流机场,其他部队通过陆路、空中运输和摩托化行进方式往灾区集结。另有32架军用直升机分别从山东、河南的两个军用机场起飞,加快运送救援力量。消防官兵行军露宿雨中
    5月15日14时15分,上海消防总队赴四川应急救援队280人在总队长陈飞少将的率领下,经过14个小时的徒步行军已经安全抵达震中汶川县映秀镇。映秀镇的灾情非常严重。
    自14日17时从都江堰出发后,上海消防总队应急救援队克服一切困难,风雨兼程连夜行军,至15日凌晨3时到达距离映秀镇12公里处,由于余震不断,道路瘫痪,部队只得停下就地休息调整。因为没有后勤支持,部队全体官兵露宿在雨中,并且在公路露宿过程中遭遇数次余震,幸而官兵安然无恙。15日早晨7时,大部队经过整装继续向映秀镇开拔。14时15分,大部队终于抵达汶川县映秀镇,历时14今小时,行进途中多次经历余震等险情。至汶川县交通桥梁和涵洞坍塌,道路基本瘫痪。应急救援队到达震区后立即开展救援行动。
    空降兵不顾安危眺出机舱
    5月14日上午11时30分,空军空降兵某军100名空降兵在太平寺机场登上伊尔-76运输机,开始向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茂县地区实施伞降行动。
    据介绍,伞降目的地茂县地区平均海拔4000米,运输机在伞降区上空4000米空投伞兵,飞机飞行高度为8000米,在完全没有气象引导,地面情报空白,没有地面指挥的情况下,成功伞降15人。
    这支15人的先遣分队在空降兵研究所所长李振波大校和空降兵某特种大队副大队长詹天雄中校的率领下,分两拨成功降落。这支部队由空降兵某特种大队队员和携带通讯装备的通讯兵组成,其中有一位名叫任涛的战士,家在灾区,祖母在地震中遇难,母亲也身受重伤,但依然领受任务,义无反顾地跟随队长跳出机舱。
    空降某军值班室参谋告诉记者,这次行动有四个特点:一,山地地形特别复杂,全部为陡坡悬崖,无着陆地点;二,高原跳伞,没有氧气面罩。目标区平均海拔4000米;三,此次伞降在峡谷降落,高空跳伞,伞兵操纵伞具精确降落非常困难;四,在云层上空跳伞,云下条件一无所知,全靠伞兵自己控制。
    武警战士连续行军91公里
    到15日,武警部队在灾区疏散群众5万余人,救助群众2500余名。当日上午武警总医院派出第二批医疗队奔赴灾区,全部是骨科、外科。
    15日上午,理县到汶川的道路已经修到汶川境内,距汶川县城有18公里,预计下午抢通之后,救灾的通路完全打通。四川广元的青川县武警战士14日晚上连续行军91公里到了青川县,现在已经全面展开救援。
    目前,武警救出的群众都得到妥善安置,转移到安全地带。
    2008年5月16日《人民日报·海外版》
    留下遗书奔赴死亡谷
    这次出动的15军3个直辖师都是最精锐的部队,真的拼命了。灾区人民是人命关天,但是解放军这样上去几乎也是在拿生命当了赌注。这次的4500直属空降兵第一梯队是全部写好遗书去的。
    经常看美国灾难大片的人一直在说为什么不一开始就空降。要知道这样的地形,空降师下去很大一部分都是要在悬崖上的,两边都是河,掉到河里被降落伞缠住也是死路一条……
    空降常识是不能在自然条件恶劣、山区进行,这次这两个条件都满足,没有伞降条件,强行伞降就是填人命进去,其实即使平原晴天空降有骨折也是常见的。
    伞降最后落地前10米和从10米高跳下来基本上是一样的。如果在空中被吹到悬崖的岩石上来个正面撞击那就必死无疑。
    这次负责空降的15军空降兵此前应该从没有训练过山地空降,而且没有一个国家会做这样的训练,要做这样的训练所导致的大规模伤亡谁都负不起责任。
    这次出动的15军3个直辖师都是最精锐的部队,真的拼命了。部队的朋友电话过来,这次的全体4500直属空降兵第一梯队是全部写好遗书去的。拜请大家祈祷吧。这些军人甚至是比我们还年轻的许三多……
    2008年5月13日新华社
    “男兵能上,我们也能上!”
    5月19日,天刚蒙蒙亮,什邡市师古镇海军陆战队女子两栖侦察队宿营地一片喧闹:集合、整队!37名队员整装待发。
    临行前,指导员周爱民命令18岁的新兵曾美强,“留下,看守装备!”
    军令如山,可一向令行禁止的曾美强此刻流泪了,“凭什么?”
    陆战女兵从不相信眼泪。从2米高的障碍上摔下来,小曾没有哭过;急行军2000公里,2天吃3顿干粮,从广东湛江到四川绵竹灾区一路呕吐,小曾也没有哭过……
    周爱民好言相劝,“你身体不好,留下来也是为了照顾你!”
    “我讨厌照顾!”小曾犯犟了,“我要和你们到一线救灾!”
    “讨厌照顾”是置身灾区的陆战队两栖女队员们的流行语,拒绝照顾是她们在救灾中的一贯作风。
    18日,1700名群众被困清平乡小木岭,海军陆战队员奉命前往搜救。受领任务,地方领导介绍,“灾区小木岭,无路可通,‘猴子’都爬不过去……”
    分工时,男队员们嚷开了,“这样的事全交给我们。”
    女队员们不干了,“你们能上,我们也能上。”
    抬着担架,她们就和男兵一起,从崇山峻岭抬出了80多名危重伤员和受灾群众。女兵陈丽亮踏着锋利的山石,4次往返20多公里,从死亡线上抬下4名重症伤员,被男队员啧啧称道“铁姑娘!铁姑娘!”
    14日,接到开赴灾区的命令后,女兵们突击理发,头发剪得短短的,“和男兵差不多”。突击剪发仅为两个字:方便。
展开
目录
抗震七日千里驰援
进村入户抗震救灾
餐风露宿兵从天降
留下遗书奔赴死亡谷
“男兵能上,我们也能上!”
跳!跳!跳!勇士惊险降灾区
藏族机长空中难掩泪
飞!飞!飞!空军超强出动
突破云雾精准空投
武警徒步率先进入重灾区
二炮官兵冒险扑灭起火油罐车
穿越死亡之线
血汗铺就百米生命线
公安史上最大规模警力调度
抢通生命大通道
平安纸条成了他的遗物
坚强的“警花”
职责神圣忠孝难全
为1%的生存
“多想下去看看亲人还在吗?”
打开映秀的“生命通道”
军徽。点燃生命的烛光
废墟中的生日歌
抗震救灾中的无数个“第一”
坚守城市的真情
“灾区群众都是我的亲人”
没有时间伤心
“自己的妈顾不上救喽,先救学生吧!”
柴刀劈出生命路
一线气象人坚守阵地
双臂护住四个学生
快!快!楼上还困着两个学生!
把生的希望留给学生
用自己的身体温暖孩子
废墟中闪耀着人性光辉
不抛弃,不放弃
别吵,会影响叔叔救人
废墟上的儿歌声
废墟下的读书声
“没有,我不怕疼”
12岁藏族女孩救同学后被埋身亡
怀孕护士劳累流产仍坚守岗位
身怀7月宝宝心忧失踪丈夫
北川县女医生被埋3天获救后参与救援
把生的希望留给别的孩子
千字短信盛赞灾区医护人员
一支医疗队的震区120小时
“我是党员,我主刀”
地震来袭,他们选择继续手术
我没时间流泪
一心想着村民的羌族书记
生死营救小春梅
听,那声音的力量
国家救援队的“编外人员”
唐山14位农民自费赴川抢险救灾
“我们不放弃一线希望”
出租司机无私救伤员
危难时,她们带领游客死里逃生
台湾游客安全撤离震区
与余震周旋六次的“震儿”
孕妇军嫂“挺”身上战场
准是最可爱的人?
生命不相信“黄金72小时”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请选择您读者所在的图书馆

选择图书馆
浙江图书馆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
没有读者证?在线办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