然而,诗偏又是最娇嫩的,最经不起摔打的。“四人帮”摧残了百花,受伤最厉害的却要数诗,特别是抒情诗。小说、戏剧尽管同样蒙受打击,它们凭借客观叙述的手段,还能利用性格和情节争取和恢复读者的信任。唯独诗,它的主人公就是诗人自己,诗人必须直接面对人生,面对现实,代表人民同一切恶势力作斗争。如果不能放声歌唱,就只有哑然失声:这正是诗人的命运。
今天,我们的祖国又在经历一个脱胎换骨、方生未死的历史时期,人民在党中央的领导下进行更艰苦的新长征。诗人必须歌唱,为人民歌唱,和人民一起歌唱……是的,小草们歌唱起来了,嫩绿的诗芽破土而出了。但更多诗人的嗓子却怎么也高昂不起来,吞吞吐吐,欲说还休,使读者失望,使人民伤心。——不妨解放一下思想,敢问一个过去想也不敢想的问题:开国三十年来,出现了一批又一批的诗人,其中颇不乏才华照人、出类拔萃之辈,为什么一个个停滞在各自的高原期,很少再向前向上跨进_步,有的人甚至倒退以及搁笔?这种不合理的衰飒现象,似乎不能简单地诿之于过火的政治运动或生硬的领导作风,恐怕还有更深刻的历史原因和理论原因吧。
诗的遭遇也许真象一个月亮:它的背面到底是怎么回事呢?
“得,得,停止你伤感的独白吧。且看新的一代正在崛起,他们正在向传统挑战,他们要挣脱一切束缚,他们义不容辞要填补那一大片可悲的空白。”
请原谅,我孤陋寡闻,没有充分理解你的意思。但,在燠热而沉闷的斗室里,我确已闻到一股新鲜的湿润的田野气息。是他们吗?是他们吧。他们的作品,我读得不多,但也不少。人贵诚实,我必须承认,读了几首,实在感到惊喜。可是,张三李四在议论了:他们的诗读不懂……
果然,最近还听说诗坛上发生了罕见的争辩——好极了,就辩得脸红脖子粗,也比万马齐痦的局面好十倍。各抒己见吧,不要一听见不同意见,就摆出正统的架子,视对方为异端。争辩下去,把意见都摆出来,说不定会有奇迹出现——甲方说:你们的诗读不懂!我们不需要!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