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文献来源:
出版时间 :
宋词鉴赏
0.00    
图书来源: 浙江图书馆(由图书馆配书)
  • 配送范围:
    全国(除港澳台地区)
  • ISBN:
    9787535440938
  • 作      者:
    王兆鹏主编
  • 出 版 社 :
    长江文艺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09
收藏
编辑推荐
  执子之手,与子偕老。所谓伊人,在水一方。悲莫悲兮生别离,乐莫乐兮新相知。举世皆浊我独清,众人皆醉我独醒。对酒当歌,人生几何?譬如朝露,去日苦多。此中有真意,欲辩已忘言。人生到处知何似?应似飞鸿踏雪泥。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蜒,正上头。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
  名校专家领衔主编
  经典名作严格甄选
  信息密集 语词阐释 意境神会
  情感还原 思想升华 众妙毕备
  风格独特 见解新锐
  追求通俗美感 避免专业枯燥
  传世名画原汁原昧
  图文互补相得益彰
展开
作者简介
  许结,号解之,祖籍安徽桐城,生于江苏南京。现任南京大学文学院教授、中国古代文学专业博士生导师、南京大学辞赋研究所所长、中国辞赋学会常务副会长、韩国东方诗话学会中国理事、中国民主建国会第九届中央文化委员会委员。主要从事中国古代文学、中国文学批评的教学与研究工作,曾应邀赴香港中文大学、澳门大学、韩国外国语大学、新加坡国立大学、台湾大学等高校讲学。已出版《汉代文学思想史》、《中国赋学历史与批评》、《赋体文学的文化阐释》、《老子讲读》、《张衡评传》、《中国文化史论纲》、《宋诗》等著作20余种。曾主挂国家社科基金“宋代文学思想研究”、“中国辞赋理论通史”等项目多项,并获得江苏省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多次。
展开
内容介绍
  《历代诗词鉴赏》由知名学者许结先生主编,全书精选自先秦到清代古典诗词中的经典篇目300余篇。《历代诗词鉴赏》信息密集,语词阐释,意境神会,情感还原,思想深华,众妙毕备,探幽入微;风格独特,思想开放,多元解构,追求通俗美感,避免专业枯燥;图文辉映,传世名画原汁原味,图文互补相得益彰!
展开
精彩书摘
  这是一个充满永恒哀伤的时空。全诗的镜头随着诗人的步履移动,逐次呈现了庐舍、居室、帷幕、屏风、翰墨的余迹、檐头的滴水等,这些连续的空间场景中弥漫着阴沉凄凉的气氛,在沉寂中倾诉着诗人丧妻的悲痛和孤独。与此同时,诗歌又从时间的角度来表现丧妻之痛的深广。冰雪消融,春风吹拂,晨溜滴沥,时节交替,光阴流逝了,而诗人对亡妻的哀念并不因此而淡薄,“寝息何时忘,沉忧日盈积”,反而越来越沉重。
  然后,诗人以林鸟双栖而一朝孤单、比目游川而中路分离的精妙比喻,抒写出妻亡后自己的孤苦心情。既而写思念如春风不绝、忧愁如晨溜不断,寝息难忘,让人无法消解。在伤痛莫解的情况下,他想起达观的庄子,希望自己有朝一日能像庄子那样从感情的重压下解脱出来。然而世上又有几人能做得到像庄子那样把所有的烦恼惆怅抛向九天云霄?这种企望,则又暗示出诗人的哀伤不仅占据了他的今天,也将延伸到他的明天、后天,直至永远。
  这首诗情至深而语至浅,悼亡的深情婉转地流动于清浅的字句之间。比如“帏屏”数句以极其平淡的语言道出物是人非的悲怆之感;“怅倪”二句更是微妙地表现出失去了朝夕相处的伴侣而精神痛苦、恍惚迷离的神态。另外“如彼翰林鸟”等四句,两个比喻通俗浅近,却准确地表达了诗人的沉痛心情。
  在一些庸常琐事的叙写中,诗人淋漓尽致地表达出对亡妻的悲痛追念。而且自潘岳以后,“悼亡”一词,便专作“悼妻”之用,这当然是受其影响。
  虽然这首诗塑造了一位深情的丈夫,但相较于苏轼的“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却好似过于矫饰,过于做作,颇有标榜之嫌。不过我们也不能苛求太多,只要妻子生前,他曾有爱,而悼亡的这一刻,他是真心的,这就足够了。(段紫陌)
  咏史(其二)/左思
  郁郁涧底松,离离山上苗。以彼径寸茎,荫此百尺条。世胄蹑
  高位,英俊沉下僚。地势使之然,由来非一朝。金张籍旧业,
  七叶珥汉貂。冯公岂不伟,白首不见招。
  [赏析]左思一生仕途不顺,他出身寒门,起自小吏,后至殿中侍御史。虽然之后因为其妹为贵嫔,全家迁至洛阳,但他并没有因此顺遂,反而在政治上一直颇受压抑,难有施展才能的机会。“上品无寒门,下品无世族”这样一种不公平的世族门阀制度在左思生存的时代业已形成,像左思这样出身寒微而博学多才的人,只能屈居下位。对于这种门阀世族制度压抑人才的罪恶,左思怀有强烈的愤懑之情,《咏史》其二就是他对门阀制度的强烈抨击,名为咏史,实是借咏史而抒怀。
  首句起兴,借用比兴手法对当时世间的不平现象加以表现。《诗经》中开创的比兴手法一直是后世诗人借以咏怀的一个重要手段,从眼前看到的、耳旁听到的事物开始描绘,其实都是以自然之景抒胸中之情。不同的景对应悲喜哀乐,“关关雎鸠,在河之洲”,以鸟儿和鸣来喻男女相悦;“蒹葭苍苍,白露为霜”,以凄寒之景喻追求伊人之艰难;“桃之天天,灼灼其华”,以桃花的热烈盛放喻女子出嫁之喜。汉代的《越人歌》“山有木兮木有枝,心悦君兮君不知”则是景物与表达感情相反,但同样打动人心。不知道是中国人含蓄的个性,令得诗人创造了比兴手法,还是比兴手法的广泛运用,使我们表达感情的方式越来越含蓄。不管怎样,这种含蓄已经融入了我们的骨髓,无法割舍了。
  此处,诗人即从自然落笔,将两种植物进行对比。一个是“郁郁涧底松”,一个是“离离山上苗”。青翠挺拔的苍松生长在幽冷的谷底,而柔弱细小的小苗却仗着先天优势,长在高山之巅。这是极不协调的一种景象,因为通常松树是生长于山岩上或悬崖峭壁上,迎风傲然挺立,而柔嫩的小苗应该生长于平原。但现在却是一种奇怪的状态,“涧底松”与“山上苗”完全反过来了。此处的自然景物当然是有所指,前者比喻出身低微的寒门士子,后者比喻生来就有优势的世家贵族子弟。寒门士子有才学,但却因为极不公平的门阀制度,被挤在主流社会之外;而出身优越的士族,虽不学无术,但却可以拥有权力、地位等。“以彼径寸茎,荫此百尺条”,仅仅一寸粗的山上小苗却遮住了山谷底百尺长的劲松,这本身就是极不公平的。诗人正是借用比兴手法反映当时的社会状况,并抒发自己的愤慨之情。
  接着,诗人的真正意图顺势而出:“世胄蹑高位,英俊沉下僚。地势使之然,由来非一朝。”从比兴过渡到现实,直接道出现实的残酷。当时的世家大族子弟占据高官之位,而出身寒微的士人却在低下的官职中被埋没。这种现象并非一朝一夕形成的,它就好比“涧底松”和“山上苗”一样,是地势使然,由来已久的。这也指出了症结所在,即门阀制度的根深蒂固。自曹操时期开始实行的九品中正制发展到当时,已丧失了其选拔贤德人才的初衷,慢慢成为世族门阀巩固其利益的工具,更可怕的是,这种制度有世袭性,很难改变。也就是说,如果你出身寒门,无论你有多努力,你都不可能跨越到世族。在这样的社会制度下,是很难有出头之日的。
  诗人所有的愤懑与无奈都在最后四句,通过两个典故表达出来了。“金张”是指西汉金日殚和张汤两大家族,据《汉书·金日殚传》、《汉书·张汤传》记载,金张两家子孙凭借祖宗功业,七代人均居高宫之位,被作为世代贵族的代称,也正说明了“世胄蹑高位”这一事实。“冯公”指西汉的冯唐,汉武帝时人,才华出众,但到九十岁也一直不被重用,只做到中郎署长这样的小官,不得施展其才,所以后人才发出“冯唐易老,李广难封”的感慨。这不正是“英俊沉下僚”的最佳佐证吗?
  古人都如此,身处门阀制度森严时代的诗人,其命运又能好到哪里去呢?
展开
目录
出版说明

篇目表
篇目正文
附录一
附录二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请选择您读者所在的图书馆

选择图书馆
浙江图书馆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
没有读者证?在线办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