唱经堂杜诗解卷之一 圣叹外书
游龙门奉先寺
题是《游龙门奉先寺》,及读其诗起二句,却云“已从招提游,更宿招提境”。“已”字“更”字,是结过上文,再起下文之法。今用笔如此,岂此诗乃是补写游以后事耶?然则当时此题,岂本有二诗,而忘其第一首耶?我反复思之,不得其故。一日无事闲坐,而忽然知之。盖此篇乃先生教人作诗不得轻易下笔也。即如是日于正游时,若欲信手便作,岂便无诗一首,然而“阴壑”“月林”之境必不及矣。夫此境若不及,便是没交涉;夫作诗没交涉,便如不曾作。先生是以徘徊不去,务尽其理。诗题中自标“游”字,诗必成于宿后。如是,便将浅人游山,一切皮语、熟语、村语,掀剥略尽,然后另出手眼,成此新裁。杜诗为千古绝唱,洵不诬也。岂惟游山,即定交亦然。陶诗云:“闻多素心人,乐与数晨夕。”必与之数晨数夕,而后斯人之神理始出。今日草草一揖,便欲断其生平。此胡可得?哀哉,今之诗人,若天幸作得此一首诗,岂有不改题为《宿龙门奉先寺》者耶!
妙,正不止于傲然不屑而已。
秋水清无底,萧然净客心。椽曹乘逸兴,鞍马到荒林。
秋水不但清,乃至于无底,则是渣滓尽去,更不受人动摇。此句兴而比也。夫客心岂能尽无彼我是非?今对此无底清水,不觉萧然都净。读此一起,便知是日有满眼难看之事,先生一以汪洋之度容之也。三四先出刘九,看“逸兴”、“荒林”字,接上“秋水”字,知刘九本不恶。
能吏逢联璧,华筵直一金。晚来横吹好,泓下亦龙吟。
五六出郑瑕邱。“能吏”字下得毒。僻地到一曹官,便又寻踪蹑影,此非“能吏”而何?“逢联璧”字,写尽丑态。此时但有两官人,相对彼一老,竟不知复置何地矣。○“一金”,三十两也。“直”字妙,便特地与他估算出来,真毒眼毒口。下吏奉承上人,此费岂止一次。聊与点破,为民脂民膏一哭!又岂知乘兴到荒林者,初心亦不欲尔哉。先生于此不好看,不屑看,亦不忍看,于是据状横笛,自出爽致。彼“联璧”、“一金”,于我何有?“泓下龙吟”者,言彼既狐鼠为群,我自与龙吟相应,不可言是日曾与人为伍也。诗极难看,从看题得之。
(与李十二白同)寻范十隐居
此诗着意,全为与李十二白同寻,全不为范十隐居。因思前篇痛恨东都,而以脱身为李侯贺,岂非先生深见李侯有才无识,将恐不免于世,故特倦倦再三致勉耶?读先生全集,处处见其忠孝友爱之盛心,故于此诗,必不敢忽过也。
李侯有佳句,往往似阴铿。
赞李侯诗,分寸极明。“有佳句”,则不赞律诗,但赞绝旬也。“似阴铿”,则不赞七言,止赞五言也。“往往似”,则虽有律与古诗,而其全篇不能尽佳也。此非文人相轻,盖古人月旦之法如此。余亦东蒙客,怜君如弟兄。
“余亦”,是承上语。而止以乡里成句者,不欲以前辈自居也。看他一片奖诱后学心地,我尝恨韩昌黎妄自尊大,视先生何啻天壤!
醉眠秋共被,携手日同行。更想幽期处,还寻北郭生。
眠何必共被,行何必携手,此殆言己无日无夜不教侯作诗。请他日“重与细论”之句,盖先生之教之,不信然哉。○已上先写侯之能诗,及己之爱侯如此,已下方转笔出题云。夫爱之则不得不终教之,于是我心于侯,更有进于学诗一事者。“更想”字,转笔恁好。想幽期而寻北郭,然则非为北郭也,借北郭而为李侯丹头也。看诗全要在笔尖头上追出当时神理来。
入门高兴发,侍立小童清。落景闻寒杵,屯云对古城。
以上以下,皆是与李十二白同寻,则此四句是范十隐居,然亦是点化李侯要语。“入门兴发”,言新到人躁气未除。“侍立小童”,言住山人威仪闲雅。则十字便活画出少年跳踯,叫呼天地何物,一日蓦然入有道室中,亲见彼家奴婢如法,器钵无声,而后流汗满背,几至坐立不得,始喟然叹人固不可以一日不学也。嗟乎,岂不晚哉!“落景”句言流光迅速,人寿无几。“屯云”句言世事无常,顷刻变灭。凡四语,语语使李侯通身冷汗。
向来吟《橘颂》,谁欲讨莼羹。反结。不愿论簪笏,悠悠沧海情。正结。
上四句既借范隐居作丹头,活现点化,此更以四句严正决绝之,言向来若使早吟《橘颂》,有悟于“受命壹志,独立不迁”等语,则亦何至今日见秋风想莼菜,我所本有,求而不得也哉。然则自今以后,便当决意远去,舍簪笏而沧海,一误不可又误也。○“谁”字妙,言当时我若不来,则今日何人要去?自笑自怨,戏谑如画。
题张氏隐居二首此诗是历尽艰难语,与他处好静山居不同。○前首标隐居之胜,后首记张氏之情。
春山无伴独相求,伐木丁丁山更幽。涧道余寒历冰雪,石门斜日到林邱。
春日山行,不忧无伴,乃先生无伴,则不得不求张氏。独先生求张氏,亦更无有求张氏者。七字中又言“无伴”又言“独”,而以“春山”二字作起,便写得喧闹中两人俱出一头地矣。笑杀春山外人成群结队,哪有工夫到此。“更幽”字妙,有止是一身而亦喧者,春山所以畏俗子也;有多添一人而逾静者,春山所以爱幽人也。看其自待之高如此。三四写出一片森寒杳冥境界,可见人迹所不欲到,涧道寒威凛然,已历无数冰雪。石门日色尚在,余光直下林邱。此二句虽复写景,然人生世上,受尽艰苦之累,晚岁始肯休歇,无数冷暖自知之事,十四字已摄无不尽矣。
不贪夜识金银气,远害朝看糜鹿游。秉兴杳然迷出处,对君疑是泛虚舟。
“不贪”“远害”四字,是隐居真诀。《天官书》:“金银之气见于上,下必为覆军之墟。”古语:“糜鹿走于山林,而命题于庖厨。”利害如此,既已识得透看得碓,而尚敢贪,尚敢不远,岂人情哉!说得悚然。七八承上文言。说到此处,便使人回视山外,茫无投足之处,故云“杳然”。既对君如虚舟,然则山外干戈相寻,不言可知。
之子时相见,邀人晚兴留。济潭鳇发发,春草鹿呦呦。
“时”乃“是时”,承上篇补叙张氏之情,不可释作“时时”。“晚”字“兴”字,乃邀之二端,而先生所以留者也。“鳢发发”,此“晚”字也;“鹿呦呦”,此“兴”字也。日晚则鱼跃,后诗云“紫鳞冲岸跃”,又云“鱼跳日映山”,一也。日晚腹饥,胡可不留少住。则此二语,想见张氏真率友爱。
杜酒偏劳劝,张梨不外求。前村山路险,归醉每无忧。
田园之乐,有如是夫!杜康酒,大谷梨,用来恰合。“偏劳劝”,“不外求”,语气便暗带不贪远害来。结句“无忧”字,紧跟着“险”字,心头有事人,忽然念及归路之险,不免一跳。既而自慰云:已得醉矣,又何忧焉?盖无求于人,其乐如此,益叹陶公饥来叩门之苦也。此又翻尽前结。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