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文献来源:
出版时间 :
唱经堂第四才子书杜诗解
0.00    
图书来源: 浙江图书馆(由图书馆配书)
  • 配送范围:
    全国(除港澳台地区)
  • ISBN:
    9787807596356
  • 作      者:
    金圣叹著
  • 出 版 社 :
    万卷出版公司
  • 出版日期:
    2009
收藏
内容介绍
  《杜诗解:唱经堂第四才子书》作者金圣叹认为诗歌领域最杰出的诗人是唐代的杜甫,所以他的第四才子书就是杜诗评批。可惜金圣叹因反对贪官惨遭杀害,来不及完成此书。但他生前已经将杜甫诗歌中最重要的诗歌的评批完成,他逝世后,其族兄金昌和后辈、学生辑编成《唱经堂第四才子书杜诗解》,流传于世。
  金圣叹眼光是卓越的:唐诗与《诗经》《楚辞》一起,创造了中国诗歌的最高成就,杜甫和李白、王维又是唐诗中成就最高的诗人。其中又以杜甫的影响为最大。因此,金圣叹评点杜甫诗歌绝对是眼光超群。
展开
精彩书摘
  唱经堂杜诗解卷之一 圣叹外书
  游龙门奉先寺
  题是《游龙门奉先寺》,及读其诗起二句,却云“已从招提游,更宿招提境”。“已”字“更”字,是结过上文,再起下文之法。今用笔如此,岂此诗乃是补写游以后事耶?然则当时此题,岂本有二诗,而忘其第一首耶?我反复思之,不得其故。一日无事闲坐,而忽然知之。盖此篇乃先生教人作诗不得轻易下笔也。即如是日于正游时,若欲信手便作,岂便无诗一首,然而“阴壑”“月林”之境必不及矣。夫此境若不及,便是没交涉;夫作诗没交涉,便如不曾作。先生是以徘徊不去,务尽其理。诗题中自标“游”字,诗必成于宿后。如是,便将浅人游山,一切皮语、熟语、村语,掀剥略尽,然后另出手眼,成此新裁。杜诗为千古绝唱,洵不诬也。岂惟游山,即定交亦然。陶诗云:“闻多素心人,乐与数晨夕。”必与之数晨数夕,而后斯人之神理始出。今日草草一揖,便欲断其生平。此胡可得?哀哉,今之诗人,若天幸作得此一首诗,岂有不改题为《宿龙门奉先寺》者耶!
  妙,正不止于傲然不屑而已。
  秋水清无底,萧然净客心。椽曹乘逸兴,鞍马到荒林。
  秋水不但清,乃至于无底,则是渣滓尽去,更不受人动摇。此句兴而比也。夫客心岂能尽无彼我是非?今对此无底清水,不觉萧然都净。读此一起,便知是日有满眼难看之事,先生一以汪洋之度容之也。三四先出刘九,看“逸兴”、“荒林”字,接上“秋水”字,知刘九本不恶。
  能吏逢联璧,华筵直一金。晚来横吹好,泓下亦龙吟。
  五六出郑瑕邱。“能吏”字下得毒。僻地到一曹官,便又寻踪蹑影,此非“能吏”而何?“逢联璧”字,写尽丑态。此时但有两官人,相对彼一老,竟不知复置何地矣。○“一金”,三十两也。“直”字妙,便特地与他估算出来,真毒眼毒口。下吏奉承上人,此费岂止一次。聊与点破,为民脂民膏一哭!又岂知乘兴到荒林者,初心亦不欲尔哉。先生于此不好看,不屑看,亦不忍看,于是据状横笛,自出爽致。彼“联璧”、“一金”,于我何有?“泓下龙吟”者,言彼既狐鼠为群,我自与龙吟相应,不可言是日曾与人为伍也。诗极难看,从看题得之。
  (与李十二白同)寻范十隐居
  此诗着意,全为与李十二白同寻,全不为范十隐居。因思前篇痛恨东都,而以脱身为李侯贺,岂非先生深见李侯有才无识,将恐不免于世,故特倦倦再三致勉耶?读先生全集,处处见其忠孝友爱之盛心,故于此诗,必不敢忽过也。
  李侯有佳句,往往似阴铿。
  赞李侯诗,分寸极明。“有佳句”,则不赞律诗,但赞绝旬也。“似阴铿”,则不赞七言,止赞五言也。“往往似”,则虽有律与古诗,而其全篇不能尽佳也。此非文人相轻,盖古人月旦之法如此。余亦东蒙客,怜君如弟兄。
  “余亦”,是承上语。而止以乡里成句者,不欲以前辈自居也。看他一片奖诱后学心地,我尝恨韩昌黎妄自尊大,视先生何啻天壤!
  醉眠秋共被,携手日同行。更想幽期处,还寻北郭生。
  眠何必共被,行何必携手,此殆言己无日无夜不教侯作诗。请他日“重与细论”之句,盖先生之教之,不信然哉。○已上先写侯之能诗,及己之爱侯如此,已下方转笔出题云。夫爱之则不得不终教之,于是我心于侯,更有进于学诗一事者。“更想”字,转笔恁好。想幽期而寻北郭,然则非为北郭也,借北郭而为李侯丹头也。看诗全要在笔尖头上追出当时神理来。
  入门高兴发,侍立小童清。落景闻寒杵,屯云对古城。
  以上以下,皆是与李十二白同寻,则此四句是范十隐居,然亦是点化李侯要语。“入门兴发”,言新到人躁气未除。“侍立小童”,言住山人威仪闲雅。则十字便活画出少年跳踯,叫呼天地何物,一日蓦然入有道室中,亲见彼家奴婢如法,器钵无声,而后流汗满背,几至坐立不得,始喟然叹人固不可以一日不学也。嗟乎,岂不晚哉!“落景”句言流光迅速,人寿无几。“屯云”句言世事无常,顷刻变灭。凡四语,语语使李侯通身冷汗。
  向来吟《橘颂》,谁欲讨莼羹。反结。不愿论簪笏,悠悠沧海情。正结。
  上四句既借范隐居作丹头,活现点化,此更以四句严正决绝之,言向来若使早吟《橘颂》,有悟于“受命壹志,独立不迁”等语,则亦何至今日见秋风想莼菜,我所本有,求而不得也哉。然则自今以后,便当决意远去,舍簪笏而沧海,一误不可又误也。○“谁”字妙,言当时我若不来,则今日何人要去?自笑自怨,戏谑如画。
  题张氏隐居二首此诗是历尽艰难语,与他处好静山居不同。○前首标隐居之胜,后首记张氏之情。
  春山无伴独相求,伐木丁丁山更幽。涧道余寒历冰雪,石门斜日到林邱。
  春日山行,不忧无伴,乃先生无伴,则不得不求张氏。独先生求张氏,亦更无有求张氏者。七字中又言“无伴”又言“独”,而以“春山”二字作起,便写得喧闹中两人俱出一头地矣。笑杀春山外人成群结队,哪有工夫到此。“更幽”字妙,有止是一身而亦喧者,春山所以畏俗子也;有多添一人而逾静者,春山所以爱幽人也。看其自待之高如此。三四写出一片森寒杳冥境界,可见人迹所不欲到,涧道寒威凛然,已历无数冰雪。石门日色尚在,余光直下林邱。此二句虽复写景,然人生世上,受尽艰苦之累,晚岁始肯休歇,无数冷暖自知之事,十四字已摄无不尽矣。
  不贪夜识金银气,远害朝看糜鹿游。秉兴杳然迷出处,对君疑是泛虚舟。
  “不贪”“远害”四字,是隐居真诀。《天官书》:“金银之气见于上,下必为覆军之墟。”古语:“糜鹿走于山林,而命题于庖厨。”利害如此,既已识得透看得碓,而尚敢贪,尚敢不远,岂人情哉!说得悚然。七八承上文言。说到此处,便使人回视山外,茫无投足之处,故云“杳然”。既对君如虚舟,然则山外干戈相寻,不言可知。
  之子时相见,邀人晚兴留。济潭鳇发发,春草鹿呦呦。
  “时”乃“是时”,承上篇补叙张氏之情,不可释作“时时”。“晚”字“兴”字,乃邀之二端,而先生所以留者也。“鳢发发”,此“晚”字也;“鹿呦呦”,此“兴”字也。日晚则鱼跃,后诗云“紫鳞冲岸跃”,又云“鱼跳日映山”,一也。日晚腹饥,胡可不留少住。则此二语,想见张氏真率友爱。
  杜酒偏劳劝,张梨不外求。前村山路险,归醉每无忧。
  田园之乐,有如是夫!杜康酒,大谷梨,用来恰合。“偏劳劝”,“不外求”,语气便暗带不贪远害来。结句“无忧”字,紧跟着“险”字,心头有事人,忽然念及归路之险,不免一跳。既而自慰云:已得醉矣,又何忧焉?盖无求于人,其乐如此,益叹陶公饥来叩门之苦也。此又翻尽前结。
展开
目录
前言
导读
才子书小引
叙第四才子书

卷之一
游龙门奉先寺
赠李白
望岳
(刘九法曹郑瑕邱)石门宴集
(与李十二白同)寻范十隐居
题张氏隐居二首
赠李白
登兖州城楼
对雨书怀(走邀许主簿)
巳上人茅斋
画鹰
寄临邑舍弟(书至苦雨黄河泛溢陧防之患簿领所忧因寄此诗用宽其意)
冬日(有)怀李白
龙门
土山植慈竹
春日忆李白
郑驸马宴洞中
皋、日洛城北谒玄元皇帝庙
城西陂泛舟
陪李金吾(花下)饮
赠高式颜
哀王孙
元日寄韦氏妹
玉华宫
羌村三首
赠陈二补阙
送孔巢父(谢病归游江东兼呈李白)
寄高三十五书记

晚出左掖
春宿左省
酬孟云卿
观安西兵过赴阙下待命二首(止一首)
不归
独立
狂夫
南邻
徐步
水槛遣心二首(止一首)
悲秋
(严公仲夏枉驾草堂兼携酒馔得寒字)
陪王侍御宴(通泉东山野亭)

卷之二
北征
画鹘行
(奉)和贾至(合人)早朝(大明宫)
曲江二首
曲江对酒
望岳
九日蓝田崔氏庄
奉陪郑驸马韦曲二首
铜瓶
空囊
送人从军
酬高适使君
(奉)酬李都督(表丈早春作)
卜居
王十五司马弟(出郭相访兼)遗(营)草堂资
蜀相
漫兴九首
江村
(戏)题王宰画山水(图歌)
一室
萧八明府(实)处觅桃栽
凭何(十一)少府(邕)觅桤木(数百)栽
凭韦少府(班)觅松树子栽
又于韦处乞大邑瓷碗
早起
石犀行
三绝句
魏十四侍御就敝庐(相)别
严中丞枉驾见过
野人送朱樱
江上值水(如海势聊短述)
越王楼歌
客夜
冬狩行
归来
登楼
绝句(止一首)
送路十六侍御入朝
送翰林张司马(南海勒碑)
对雨
玉台观
春归

卷之三
(韦讽录事宅观)曹将军画马图引
丹青引赠曹将军霸
春日江村五首
柟树为风雨所拔叹
去蜀
宿青溪驿(奉怀张员外十五兄之绪)
狂歌行赠四兄
旅夜书怀
云安九日(郑十八携酒)陪诸公宴
十二月一日三首
子规
八阵图
遣闷戏呈路十九(曹长)
宿昔
历历
洛阳
吾宗
第五弟丰(独在江左近三四载寂无消息觅使寄此)二首
社日二首
孤雁
秋兴八首
咏怀古迹五首(止三首)
咏明妃
咏蜀先主
咏诸葛孔明



黄鱼

鹦鹉
缚鸡行
正月三日归溪上有作简院内诸公
立春
寄常徵君
江上
卷之四
附录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请选择您读者所在的图书馆

选择图书馆
浙江图书馆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
没有读者证?在线办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