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文献来源:
出版时间 :
盗天.上
0.00    
图书来源: 浙江图书馆(由图书馆配书)
  • 配送范围:
    全国(除港澳台地区)
  • ISBN:
    9787807552390
  • 作      者:
    福川著
  • 出 版 社 :
    花山文艺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08
收藏
编辑推荐
    最好看的收藏寻宝类小说!<br>    北京的哥,广东老板,琉璃厂,广安门……<br>    琉璃厂里,王爷后代讲古董;<br>    广安门外,长平公主墓内现遗踪;<br>    南派“殿前校都”日本领事馆里盗古剑,<br>    北派“散手将相”赴英运输机上窃国宝,<br>    《清明上河图》背面线索发现崇祯复国宝藏见青天。
展开
作者简介
    福川,男,生于七十年代,接受过高等教育,喜欢天马行空,并将这些写进作品里。曾著有《北京北面儿》、《网络特级追杀令》等网络小说,电子作品累计已超过百万字。
展开
内容介绍
    穆春江,北京第一批的哥,八旗子弟后代,有些玩世不恭,却不乏侠骨柔肠。因祖上传承下来的一对“四棱狮子头”而涉足收藏界,对文物古玩颇有心得;吴俊,广东一服装厂老板,第一批先富起来的人,早年以偷盗为主,位居偷盗界南派“殿前校都”,为人心思缜密,头脑灵活,精于算计。吴俊出差,结识穆春江,二人相见恨晚,只因志趣相投:厌恶平庸,渴望刺激。为了将穆家祖传的“四棱狮子头”文玩核桃卖出高价,穆、吴二人开始了一番历险,砍伐逐鹿的“千年树精”,力战岩洞中的巨蟒,意外获得“纯钧”宝剑,发现古老神秘的文字……<br>    穆、吴二人高价卖出宝剑,却发现买主竟然来自日本领事馆,文物不能流失海外,领事馆又戒备森严,穆、吴二人如何设计拿回宝剑?《论字解密》讲述的军事密语和山洞中的神秘文字有何关联?广安门外的长平公主墓会有什么隐秘?
展开
精彩书摘
    第一章 正红旗下的狮子头:<br>    17世纪初,清兵入关以前,清太祖努尔哈赤把满洲军队分成四旗:正黄、正红、正白、正蓝,每一旗七千五百人。后来因为人数的增加,又扩充四旗:镶黄、镶红、镶白、镶蓝。入关的时候,八旗男丁能骑善射、骁勇善战。入关后,满州旗下人封官授爵,世世代代享受朝廷的奉禄。然而,世代递嬗,家族繁衍,人数越来越多,旗兵的名额毕竟有限,旗人的后代不可能都入营从军,而学手艺自食其力又被旗籍人耻笑,横遭冷眼,这就使大多数旗下人的后代游手好闲、无所事事,打茶围,蓄画眉,玩票,赌博,斗蟋蟀,一天到晚吃喝玩乐成为了他们生活中的主要内容。<br>    穆春江的先辈就是这样一个游手好闲的八旗子弟,与老舍先生的先辈一样,同属正红旗下,不过不同的是老舍先生是满族的旗人,而穆春江的祖上原属汉族,因跟随清宗室到处征战,即而归附,置身其间,这一点倒是与曹雪芹先生祖上的经历相仿。由于时间过于久远,就连穆春江自己都不知道他先辈的名氏,不过姓穆倒是一定的,故此我们暂且称他为“穆老”。<br>    穆老兄弟三人,排行老末,大哥、二哥赶上了好时候,旗营补缺时吃上了朝廷的粮钱。穆老年轻时也曾经是个铁血男儿,以金戈铁马、战死沙场、马革裹尸为一生的志向,以保卫大清江山为神圣不可推卸的责任,可是生不逢时,他偏偏是家中的老三,一家补了两个缺实属不易,要想再补一个势比登天还难,穆老在无奈之下只得赋闲。祖辈的“福荫”以及大哥、二哥的奉禄,使家中吃喝不愁,加之并非是穆老不求进取,纯属排行过于靠后的缘故,所以大哥、二哥对他也很是照顾,这使得穆老的手头相当宽裕,每日揣着足够的银两在街市上东游西逛、吆五呵六,倒也逍遥自在。这种神仙般的日子过上了几年后,穆老的雄心壮志渐渐淡漠,不再以血染沙场、誓死报国为己任,觉得如此洒脱的活法才是人生正途,人活在世上为了什么?不就是个享乐嘛,琴棋书画、吃喝玩乐、三教九流全都体验过,也不枉来这世上一回。<br>    话说一日穆老在琉璃厂闲逛,见一个小摊上摆满了大大小小、各式各样的核桃,这引起了他极大的兴趣,核桃还是他从未玩过的物件,正好跟摊主聊聊,买两个揉着玩。中国人把什么都叫文化,玩也是一种文化,这种文化在满清更是被八旗子弟们演绎得淋漓尽致,老百姓口中有一句顺口溜“贝勒手里三样宝,扳指核桃笼中鸟!”足以看出八旗的公子哥们对于核桃的喜好程度。<br>    穆老凑到摊前,抓起两个核桃,和摊主攀谈起来。谁知这一聊倒是让穆老大吃一惊,原来核桃里的学问可大了去了——<br>    核桃本不是中国的原产地,它是张骞出使西域引进的品种,所以最早叫胡桃。核桃的品种很多,但大致可分为能吃的绵核桃和不能吃的山核桃两种。贝勒爷手里把玩的就是山核桃,行内人称“文玩核桃”。文玩核桃自古就有很多有名的品种,如:狮子头,虎头,公子帽,鸡心,都是以形状得其美名。每个名品中又可细分,拿狮子头这个品种来说,又可分为:闷尖,矮桩,高桩,苹果圆。中国产的核桃要属涿鹿、南疆石的品种最好。挑选文玩核桃首先要纹理深刻清晰,并且每对核桃要纹理相似,大小一致,重量相当,所以需要花大工夫才能凑成一对儿,再经过多年的把玩形成老红色,就更加的弥足珍贵了。<br>    把玩核桃讲究四个字“质、形、色、个”。“质”好的核桃质地细腻坚硬,碰撞起来新核桃声音瓷实,手感沉,老核桃揉起来如羊脂玉一般细润,碰撞如同金石。“形”指的是把玩核桃的纹路和配对,两个核桃越接近越珍贵;纹路的疏密、分布,边的宽度和厚度,是衡量把玩核桃的一个重要因素。“色”是说不同时期的核桃呈现出来的不同颜色,年代久远的核桃会呈现红玉般透明的颜色。“个”是指核桃的个头,一般来说,品相俱佳的核桃越大越有价值,但异形核桃最讲究的是成双,没有完全一样的核桃,就像没有一模一样的人一般,往往成千上万个核桃中也挑不出一副完全近似的,配对是需要极大的耐心和机遇,因此一副配对好的异形核桃往往价值不菲。<br>    ……<br>    穆老被核桃摊主讪乎得如醉如痴、热血沸腾,想不到小小的核桃竟然有这么大的学问!甭管玩什么,玩就得玩精它,这是穆老一直以来的“玩物准则”,于是穆老当下掏出身上全部的银两,买下摊主手里的两大筐核桃,让他挑到自己的家中,临行时又给了他些银两,让摊主把手头剩余的货隔日也全部送过来。当晚,穆老坐在炕头开始兴致勃勃的比对核桃。正如摊主所言,配对出一副完全相近的核桃确实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更何况穆老的目标是比对出一副完全相近的极品核桃,这就更是难上加难了,别说是手头这两大筐,就连摊主的存货都算上,也没有比对出一副相样的货色。<br>    不过,穆老可贵就可贵在对于玩有着锲而不舍、知难而进、持之以恒的精神,此后几年,穆老的全部精力都投到了小小的核桃身上,不挑选出一副极品核桃决不罢休!工夫不负有心人,五年后的一天,穆老终于为手中已经挑选出的一个极品“四棱狮子头”核桃配上了对!<br>    穆老颇有一种极大的成就感,天天手里把玩着这两个纹路、大小、重量均极其一致的极品核桃招摇过市,凡有幸亲眼目睹这两个核桃的玩家无不为它们的“质形色个”震惊不已,有钱的公子哥当即表示愿意出高价收下这两个极品核桃,价钱由着穆老随便开,可是穆老不干,自己又不缺钱,能够让玩家们感到震惊就是自己最大的期望,于是穆老谢决了一切买家,每日如获至宝般的小心翼翼的“文盘”(揉搓)他的这两个极品核桃。<br>    这一玩就是几十年,直到穆老去世,核桃已经变成了弥足珍贵的老红色。穆老一辈子收藏了不少价格不菲的古董、字画,其价值都远远大于这两个四棱狮子头核桃,可是穆老对于这对跟随了自己一辈子的核桃情有独中,产生了深厚的感情,在他弥留之际,把儿子们叫到床前,嘱咐他们即使将来家败了,破落不堪无以生计,也决不能把这对核桃拿出去变卖,核桃在就如同自己在一般,要一代一代的把它们传承下去,虽然它们不足以被称为传家之宝,但它们却是老辈们爱不释手之物,把玩着它们就如同与老辈们手拉着手,几代人的手拉在一起,这个家还会散吗?……<br>    国破山河在,家败核桃在!穆家的子子孙孙们铭记祖训,即使是在生活最为穷困僚倒的时候,也不敢动一下核桃的念头。就这样,“四棱狮子头”被一代代穆家人小心翼翼的把玩了二三百年!随着把玩时间的增长,四棱狮子头似红玉般晶莹剔透、润如羊脂,即使是不懂行的人看到,也会一眼识别出它是一对绝世珍品。一传十、十传百,很快,“穆家有一对绝世四棱狮子头”的消息就传遍了四九城。俗话说“人怕出名,猪怕壮”,这对核桃也是一样,当物品有了它高昂的价值后,自然而然的就会成为窃贼惦记的目标。<br>    光绪年间,两个黑衣贼在一个月黑风高的晚上潜入了穆家,时下穆家早已破落,古董、字画典的典、当的当,四壁青砖,箱底比小孩的脸蛋还干净,唯一值点钱的东西也就是这对核桃了。也是穆家人大意了,睡觉前随随便便的用块红绸子一包,把核桃放在了桌子上,两个贼不费吹灰之力即告得手,把核桃往怀里一揣,匆忙逃到院子里。爬上院墙之际,眼见此次偷盗即将成功,怀揣核桃的那个窃贼竟然鬼使神差般的不顾同伴告诫,坐在墙头就准备欣赏一下刚刚得手的宝物。说来奇怪,正当他展开红绸子,露出四棱狮子头之际,原本被乌云遮挡住的月亮突然间露出了头,一缕皎洁的月光洒在了狮子头上——<br>    霎时间,老红色的核桃被月光照透,变得红彤彤的,俨然成为了两个红球,四周泛着红色的光晕,使它看起来比寻常要大出许多,宛如心脏大小,核桃中的狮子在顷刻间变得活龙活现,高抬前爪,怒睁环眼,似乎在瞬间就会从那枚红润的心脏中一跃而起,扑向盗贼……<br>    坐在墙上的盗贼被着实的吓了一大跳,原本夜深人静、月黑风高、漆黑一片,突然间月亮把一切照亮的时候,冷不丁的发现摊在自己手里的竟然是两颗血淋淋的心脏!更不用说心脏里还有头猛狮,在顷刻间就会扑过来,一口把自己吞下……遇到这种蹊跷、惊心动魄的场景不怕就怪了。<br>    当下,窃贼被吓得大叫一声,一个跟头就从墙上摔了下去,落在街道的青石地面上,两个核桃也应声落地。另一个窃贼见同伴摔下了墙,也是大吃一惊,他匆忙跳下,顾不上捡起那对邪性的核桃,扶起口鼻冒血的同伴,慌忙逃窜而去。<br>    穆家被深夜中凄惨、犀利的大叫声惊醒,慌忙穿衣,出门查看,竟在街面的地上找寻到了自家世代相传的四棱狮子头核桃,旁边还有一摊未干的血迹……穆家老少无不大惊,继而明白了一切,战战兢兢的拾起地上的核桃仔细查看,说来也怪,核桃从三丈多高的墙上掉下,竟然毫发未损,一家老小惊喜不已。<br>    此后,穆家视四棱狮子头为传家至宝,不仅仅是因为它们确实已经成为穆家当之无愧的最值钱的东西,更是因为它们身上的灵气,那是祖祖辈辈积聚在它们之中的灵气!正如穆老临终时所言,握着它们就如同与祖辈们手拉着手,有祖辈们在冥冥中的保护,这世上还有什么可惧怕的吗?<br>    经历了这次的被盗,穆家不敢再张扬,虽然依旧是一代一代的相传下去,但把玩四棱狮子头的时候都是悄无声息、小心翼翼,如呵护自己的眼睛般呵护着它们,在一次次的文盘中,把吾辈的智慧点点滴滴的融入到祖辈的灵气中,代代相传,永不停息。<br>    岁月无情,转眼间就已经进入了二十世纪八十年代,终于有一天,四棱狮子头传承到了穆春江的手里,可是形势却是急转直下,经历了几百年风风雨雨依然安然无恙的四棱狮子头,它们的命运竟然在穆春江的手中变得风雨摇曳、危在旦夕……<br>    <br>    第二章生意经:<br>    穆春江高中毕业的时候,还没有“扩招”一说,考大学依然是“千军万马过独木桥”的严峻形势,为了能够给其他考生腾出一个上大学的名额以为社会减少一份不安定因素,穆春江决定放弃高考!真可谓是“我不下地狱谁下地狱?”因为穆春江知道,自己考了也没用,左右都是个落榜,还不如表现出高姿态,搏得学校老师的一悦——不参加考试就不会占用高考指标,学校的升学率也就会在无形中稍稍的提高一些。如此决定,除了穆春江的父母,校方和穆春江皆大欢喜,父母也管不了他,索性由着他去吧,于是穆春江在顺利的拿到高中毕业证后就成为了一个社会闲散人员,换个好听的名词,叫作“待业青年”。<br>    也许是隔代遗传的缘故,原本早已经成为自食其力、辛勤更作、依靠自己的双手勤俭持家的穆家后代,却在穆春江的身上传承了祖辈八旗子弟游手好闲的秉性,这是不是一种“反祖现象”?不得而知。总之,穆春江对于待业生活出奇的适应,每日无所事事的东游西逛很是符合他的口味,唯一欠缺的就是口袋里的钱,他的品性不坏,明抢豪夺或是偷鸡摸狗的事他做不来,唯一的进项就是父母给的仨瓜俩枣少得可怜的零花钱,没有足够的“银两”当然也就不能象穆老先辈那样的挥金如土、逍遥自在了。这样闲散的日子过了一阵子,穆春江有点烦了,不是厌烦这种游手好闲的生活,而是因为囊中羞涩的缘故,很多自己想干的事、想玩的花样因为没有钱而无法触及,管父母要吧,他张不开嘴,毕竟已经是十八九岁的大小伙子,在家里吃闲饭就够丢人的了,要是再接长不短的张嘴要钱,那还不如找个地缝钻里边下蛆算了。于是穆春江决定找点正经事干,不为体现自我的社会价值,只为了多挣点钱,以用于自己想玩的花样。<br>    翻阅报纸的时候,穆春江发现了“首都汽车公司招聘出租车驾驶员”的消息。出租车驾驶员在八十年代初期可是个新鲜事务,其热度绝不亚于现在的招收“空中小姐”,条件也相对苛刻,只有高中毕业才具有报名资格,而且视力要好,低于一点二的根本不予考虑。穆春江看着报纸心里发痒,真是天无绝人之路,虽说大学上不成,可是自己的条件当一名出租车驾驶员却是绰绰有余,两个报名条件自己均具备,和父母一商量,父母都是举双手赞成,这么个大小伙子天天游手好闲的终究不是个事儿,出租车司机总算也是个正经职业,于是第二天穆春江就跑到首汽公司排长队报了名。<br>    穆春江的条件不错,如愿以偿的被首汽公司录取,一学就是两年,第一年学习汽车修理,第二年学习汽车驾驶,可谓是基本功异常扎实,不像现在的驾校,五十八小时拿本,上了车就成了马路杀手。穆春江分了一辆“皇冠”轿车,不是因为他表现好,而是首汽公司的第一批出租车就是一水的进口皇冠。开上出租车后,不仅兜里充实了许多,穆春江的生活也变得丰富多彩了,形形色色的乘客、天南地北的口音、口若悬河的调侃、五花八门的轶闻……总之,自打开始上班,穆春江明显觉得自己的见识宽广了许多。<br>    车开了半年后,穆春江跟其他的“的哥”们一样,开出了点门道,一般的客人不爱拉,专捡机场、饭店的客人拉,因为他们一般都付“外汇兑换券”,虽说与人民币的兑换比例是一比一,但当时的很多紧俏商品都只能用外汇兑换券购买,反正那会也没有“拒载”一说,尽管敞开了拒。改革开放初期就是这个状态,当时的“的哥”也确确实实的牛了一把。<br>    一日穆春江在机场拉了一个客人,一听口音就知道是广东人,那会卷着舌头的广东腔普通话很是流行,似乎只要张嘴是那个腔调的人就必定是一个有钱人,当年广东那地界被中央领导画了一个“圈”,不仅圈富了那里的父老相亲、圈高了他们的身价,同时也圈红了内地人的眼睛。<br>    广东人上车后说道:“先生——,长城饭店啦——”<br>    “好的啦——”穆春江学着广东腔回应道。<br>    这一个拖着长音的“好的啦”引起了广东人极大的兴趣,他眨巴着小眼睛问穆春江:“先生——,听口音我们是老乡啦——,你怎么会在这里开出租车啦——”不知道广东人是真傻还是假傻,抑或是为了炫耀其广东人的身份,穆春江明显带着鹦鹉学舌般搞笑的回腔竟然被他认作是自己的老乡,穆春江被弄得哭笑不得,只得用普通话说道:“我不是广东人,我们首都出租行业有一条规定,哪个省份的客人上车,司机都要尽量用当地的口音为客人服务。”穆春江不拘苟笑,一本正经、刹有介是。<br>    穆春江就是这样一个“侃爷”,和谁都不见外,上车就能侃一路,天南海北、天马行空的搞笑,而自己还能绷着不笑。广东人知道穆春江是在调侃,他也很健谈,于是两个人很快就聊得热火朝天,很是投机。<br>    交谈中穆春江得知广东人的名字叫“吴俊”,在深圳做服装加工生意,自己有一个服装厂,五六十号人,百八十条“枪”(缝纫机),经常来北京洽谈业务,生意挺火,很多大单位都在他那里定制制服、工作服。虽然已经有了一定的经济实力,但是吴俊并不满足,他的眼光放得很是长远,已经开始联系国外客户,据他分析,国内的原材料和加工费比国外要低很多,所以市场前景应该是一片光明。<br>    听着吴俊的生意经,穆春江不由得佩服起来,不停的感叹南方人就是比北方人有生意头脑,北方人腿着(走着)的时候,南方人已经开始骑驴了,照这样下去,北方人一辈子也追不上南方人。不过,穆春江对于吴俊“挣钱没够”的思想很是鄙视,依他看来,钱挣得差不多就得了,多少算够啊?要是换成自己,买卖运作正常,雇个可信的人替自己经营,自己坐在家里数钱,闲暇的时候玩玩自己想玩的东西,这才叫生活!吴俊这个有钱的“土老冒”根本就不懂得生活的真谛,以为钱越多生活就会越幸福,错了!其实有钱没钱都能幸福,就看自己是一个什么样的生活态度了……穆春江懒得跟吴俊说这些,说了估计他也听不懂,对牛弹琴,他就是一个职业商人,挣钱就是他生活的全部。<br>    于是,穆春江听得多,说得少,一路上就听吴俊叨逼叨的没完没了,快把穆春江给烦死了,不过穆春江就这点好,遇到善谈的主儿,甭管爱听不爱听,他绝不打断人家的话,老老实实的甘做一名“五好”听众。聊天就是这样,有时候自己不说但表现出在认真的听对方说,就会达到最佳的聊天效果,如果两个人都抢着说,再遇上某个话题互相扳起了杠,那么交谈就只能是不欢而散了。<br>    终于到了长城饭店,吴俊已经叨巴得口吐白沫、脸泛油光,他颇有一种意犹未进的感觉,恨不得路途能够再长一些,哪怕穆春江开着车围着北京城转上两圈都行。他满面笑容的从钱包里掏出几张外汇兑换券递给穆春江,嘴上叨叨着:“不用找啦——,跟你聊天真是很愉快的啦——,我们聊得很是投机的啦——”<br>    穆春江心里想:投他妈什么机呀!我他妈拢共就没说上几句话!<br>    不过嘴上还是很客气的说道:“我也是!以后有机会您再坐我的车,咱哥俩再好好聊聊!”<br>    穆春江的话还真让吴俊动了念头,他想了想,“我看这样好啦,我在北京至少要呆上半个月,不如我包下你的车,你随便开个价好啦!”<br>    穆春江一听,心中愉悦,包车,好事啊!谁不知道包车既省力又省油,挣得还多,在出租行业里包车是最肥的差事,谁不愿意包谁是傻子!就算是要天天忍受这个广东人的叨逼叨也算值了,谁跟钱有仇啊?于是穆春江按照公司的规矩给吴俊报了个价,吴俊欣然接受,两个人约好了时间,第二天一大早长城饭店停车场,不见不散。<br>    穆春江拉着吴俊四九城的转了几天,吴俊谈下了几笔生意,而穆春江的脑袋也开了点壳,他是个聪明人,考不上大学并不代表他不聪明,实际上穆春江的脑子出奇的好使,只是没有用在正道上罢了。经过穆春江的揣摩,吴俊谈生意的过程和其中的玄机基本上是这样的:<br>    首先,吴俊专程到客户的单位面谈,时间长短不定,但有一点是肯定的,要是吴俊精神抖擞、满面红光的从客户的单位出来,这说明生意谈成了,这种情况下,晚上必定有一顿饭局,地点当然都很高档,中餐的有“全聚德”、“东来顺”等老字号,西餐的有“马克希姆”、“莫斯科餐厅”。吴俊酒足饭饱,把客户单位赴宴的所有客人一一送走后,会专程送客户单位管事的领导回家(八十年代初期,各家单位的公车都很少,私家车就更别提了,那简直就是中国人的一个无法实现的梦想),上了穆春江的车后,吴俊借着酒劲,与管事领导称兄道弟,不停的致谢,然后会把一个超大超鼓的信封塞给他,管事领导假意推辞一两下,然后就美滋滋的把大信封塞进自己的口兜里……这一切都逃不过穆春江的火眼金睛,他边开车边从后视镜里看得一清二楚,不用问,那个信封里肯定是厚厚的一沓钱,他知道这才是吴俊生意红火的“秘诀”,他的客户大多都是国有单位,订谁家的工作服都是订,要给当然就给“会办事”的老板了……这是一种顺利的情况。<br>    凡事都不会一帆风顺,做生意也一样,所以还存在着另一种情况。吴俊从客户单位出来的时候,灰头土脸、神色黯淡,这说明他遇到了阻力,生意没有顺利谈成。这种情况下,吴俊会让穆春江开车带自己直接去某家大商场,大包小包的采购一大堆,滋补品、洋酒、名烟……什么类型的东西都有,而且都是价格不菲。晚上,吴俊让穆春江送自己去某个小区,然后拎着这一大堆东西,进入某个楼门,穆春江估计,除了这堆东西,吴俊肯定还准备了一个大信封!当吴俊把这堆东西送出去,空着手回来的时候,又是精神抖擞、满面红光,穆春江知道,丫挺的生意肯定又谈成了!<br>    这就是穆春江摸索出来的吴俊这厮的“生意经”。<br>    几天来的所见所闻让穆春江看清楚了社会丑陋的一面,穆春江“很生气,后果很严重!”最让穆春江感到气愤的是,他就没见着吴俊不空着手,而是把那一大堆东西又拎回来的时候!他不明白,难道这世道就没有一个为官清廉的领导?他恨自己不是一个高官,不然他一定要狠狠的惩治一下这帮国有单位的蛀虫!至于吴俊,穆春江倒是没有太多的气愤,毕竟他是一个生意人,送出去的也都是他的血汗钱,不这样做,也许他一笔生意也谈不成,况且,吴俊对自己很是客气,每次他准备进入饭店陪客人吃饭的时候,都会招呼自己“一起进去啦——”<br>    不过穆春江每次都是婉言谢绝,他有自知之明,自己什么身份他清楚,说得好听,自己是个司机,说得不好听,自己就是一个被雇来的跟班,虽说新社会人人平等,雇主请跟班一起吃饭无可厚非,但吴俊已经付给了自己包车的钱,再让他每天破费请自己吃饭确实有点过意不去,所以穆春江绝不进入饭店,只在外面等候,随便在附近找个小饭馆吃点东西。
展开
目录
    引子<br>    第一章 正红旗下的狮子头<br>    第二章 生意经<br>    第三章 踏破铁鞋无觅处<br>    第四章 从三万到十三万<br>    第五章 计谋<br>    第六章 千年树精<br>    第七章 行动<br>    第八章 梵文<br>    第九章 巨蟒<br>    第十章 七两为参、八两为宝<br>    第十一章 掉包计<br>    第十二章 南派殿前校都<br>    第十三章 狸猫换太子<br>    第十四章 古韵清风<br>    第十五章 爱新觉罗?毓允<br>    第十六章 玉佩<br>    第十七章 GB1758-5136<br>    第十八章 纯钧<br>    第十九章 一百万美元<br>    第二十章 卧底<br>    第二十一章 村田五十六<br>    第二十二章 求真未必真<br>    第二十三章 图纸<br>    第二十四章 大姑娘上轿头一回<br>    第二十五章 拉耗子<br>    第二十六章 酒不醉人人自醉<br>    第二十七章 盗剑<br>    第二十八章 快板和蛐蛐罐<br>    第二十九章 玩物丧志<br>    第三十章 沉鱼落雁、闭月羞花<br>    第三十一章 梦开始的地方<br>    第三十二章 女神<br>    第三十三章 我哈哟依玛斯<br>    第三十四章 道是无情胜有情<br>    第三十五章 生死时速<br>    第三十六章 结业<br>    第三十七章 古密语<br>    第三十八章 惊天秘密<br>    第三十九章 崇祯十七年<br>    第四十章 大头的幸福生活<br>    第四十一章 心的港湾<br>    第四十二章 碰瓷<br>    第四十三章 北无影<br>    第四十四章 飞檐走璧<br>    第四十五章 雕虫小技<br>    第四十六章 大水冲了龙王庙<br>    第四十七章 黑道门<br>    第四十八章 广安门外<br>    第四十九章 筹措资金<br>    第五十章 合资房地产公司<br>    第五十一章 招投标规则<br>    第五十二章 潜伏<br>    第五十三章 白色影子<br>    第五十四章 南派鬼帮<br>    第五十五章 障眼法<br>    第五十六章 第三套方案<br>    第五十七章 风水术<br>    第五十八章 寻龙点穴<br>    第五十九章 长平公主墓<br>    第六十章 期房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请选择您读者所在的图书馆

选择图书馆
浙江图书馆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
没有读者证?在线办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