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白榆
一般说来,将三个月的史实写成一部长篇是很不方便的,因为它的时间跨度太小,不像从十年百年当中选材那么容易,但《拂晓长春》成功了,这主要是结构突破的原因。作者说他受到了秘鲁作家略萨结构现实主义的影响,我看说的不够准确,应该是受到了略萨结构创新的影响才对。因为略萨的《绿房子》是中国套盒式的结构,即故事里套故事,而《拂晓长春》则不是,我姑且认为它是游蛇结构。正是这种传统小说中不常见的游蛇结构救了命,不然写三个月的事情不靠大量的细节和心理描写,就不可能出现长篇的威严。
《拂晓长春》的结构是有特点的,不是不会写,就是非常会写才能结构出如此的特色。看看,长春围城的初期,书中的人物是总体是团聚在药房里的(想出去也不大可能)。后来因为地工出事儿东家受到了牵连,因为待不下去了才出现了走死逃亡情况。东家不辞而别是一条线,“地工”入狱是一条线,刘胜策反和准备营救是一条线,宝山送情报是一条线,瘸舅送太太逃亡是最长的条线。故事随着遇难、逃难的脚步在5条线上紧张地进行,这就使说小说开始了散开叙述,散状结构像游蛇一样游动。这种散,既符合生活的逻辑也突出了战乱带来的惊险和苦难,但靠什么将其有机地连在一张故事的网上呢,作者很机智,他靠人物互相牵挂的心理暗线,同时借用影视的蒙太奇手法,通过转换场景和镜头的切换来实现结构和人物关系。如此用多元、多线性经历来丰富小说的内容和文字,实现了型散神凝,人散梦牵的效果。
就小时空大小说来说,《拂晓长春》的结构是非常值得研究的,当然也是一种值得称道的探索与突破。
2、吉林市作协主席 邱苏滨
几乎是一口气读完了小说,可见小说还是很耐读的,几十万字呢!众人评说,各有角度,但却忽略了作者最重要的思想,这也是作者最狡猾的构思,他把它藏在了作品事件和人物的深处,那就是人生的尴尬和无常。而这恰恰是作为具有革命历史背景题材的小说所不能允许有的思想。作者很聪明,他把它藏得很深;作者也很圆猾,所以他没有把这种思想写透。至于说是写“地下斗争”还是写“困长春”,还是写“困长春”“搭上了地下斗争这条线”,都不是主要的。如果真能写深写透“人生的尴尬和无常”——无论对于普通人还是“地下工作者”,无论是对于“好人”还是“坏人”——显然,这部小说的思想力度就可以重新评价了。
3、高级编辑 龙欣:
我读书一贯是一目十行,可这次例外,《拂晓长春》我是一个字一个字读的,诚如各位评家所说,小说很成功。我概括小说的成功是:一是很好读,如潺潺流水,流畅,清澈,读起来很省力,很清析,印象深刻,立刻就记住了。这和近年的某些作品刚读就忘了或读完模糊一片,完全不同。二是小说塑造十几个特性鲜明的形象,这些形象是多棱角的,不是单色彩也不是脸谱化,他们一言一行无论是高尚的还是卑劣的,都合乎自己的性格逻辑,不牵强,有人性味。第三,小说有理性深度,涉及对战争、人性、生命、政权和历史的思考,这些课题是很重大也很尖锐的。当然,小说是引而不发的,让读者自己去领会。还有,小说写作上有一定风格,忒简捷,精粹。既有传统上的跌宕高潮处理(如军火列车开来的时候,枪响了灯灭了,作者一句“出大事了”,戛然而止,高潮留到了最后),同时也尊重当代读者的快阅读和浅阅读:“舍弃琐屑”,不拖泥带水,无繁文缛句。
我最想说的是我当初期望的失落。几十年来,我一直对长春的大饥饿抱有强烈的兴趣,一直期望能有作家直接直接面对这个重大的素材,可是读罢,发现不是。原来是侧面的,更确切说,长春大饥饿只是背景。小说一开头是写了饥饿,但那是7月,严重的饥荒还没开始。以后只在45章直接写了饥饿:周家几乎全家饿死了,只有座钟在滴答滴答地走。此外,只有一些细节,和作者的交代,比如,人肉包子事件是从对话间接透露的。我是说,在规避这个责任问题的时候,不该削弱对长春饥饿的描写数量和力度。现在,仅仅在个别几章里做背景托衬,太让人不满足了。
4、吉林市作家协会副主席 郝炜:
作家是在占有了大量的史料之后才动笔创作这部小说的,因此在《拂晓长春》中史料的运用随处可见,十分自如,较好地融合在情节的发展脉络中。说实话,我更欣赏其中大量成功的细节描写:比如采血车路过国民党守军哨卡时,军官雁过拔毛,居然从活“尸体”(我军化妆人员)嘴里拔下两颗金牙!对军官的贪腐嘴脸的刻画和描写入木三分;静美从韩参谋家逃走时不惜冒着重入魔掌的危险折回来,就是为了取半袋小米,可见米在当时的珍贵;高玉德为了能过卡子,不惜用石头把自己的手磨出茧子,因为在我军看来,茧子就是最好的路条,可后来因为手上的茧子反而差点被国军抓了起来,让人哭笑不得,量像这样生动鲜活的细节,使这部书变得厚重起来。可我不明白,一个如此好的题材,为什么非要搭上“地下斗争”这条并不新鲜的船呢
5、历史的想象与想象的历史
作者:李正委
《拂晓长春》一书,讲的是长春解放前夕,以药材铺为掩护的地下党组织机警而顽强地开展地下斗争,配合围城部队早日解放长春的故事。长春地下党组织遭到了严重破坏,只有茂昌大药房支部还在活动。东家高玉德不排斥革命,他的身份以及八面玲珑的圆滑态度使他能够为地下党提供掩护,药房的经理、账房先生、司机等都是共产党员。国民党“搜粮养兵”、顽固抵抗的政策使城内饿殍遍地,地下党发动了抢粮的暴动,牺牲了一名党员。他们千方百计为城外部队搞到珍贵药品,在运送过程中又牺牲了一名同志,并把高玉德的儿子宝山也牵涉进来。为了争取力量,早日解放长春,他们冒险策反了主动表示好意的警察四分局局长蔡受天。不幸的是蔡受天被敌方特务识破,他供出了共产党员金子明。金子明基于对东家高玉德的不信任以及把情况复杂化的愿望,把高玉德拉下水,不料党员周西同为了保护高玉德而主动投案。与此同时,国民党特务早已在药房安插了眼线,地下党组织渐渐暴露。党员刘胜为救金、周二人,紧急策反了国军一个班,却在救援过程中落入敌人圈套,刘胜不明不白地牺牲了。高玉德到沈阳暂避,宝山在帮助药房党组织偷送情报出城后就加入了卫生队,后来牺牲在随部队南下的途中。药房地下党组织最后一个党员“瘸舅”护送高玉德的家眷到安全的地方后,又回到药房调查敌人安插的眼线。长春已经解放,“瘸舅”终于确认了潜伏在身边的特务就是“傻子”。此时,“傻子”已经受命潜伏下来准备进行长期的暗中破坏和特务活动。“傻子”企图炸毁解放军一趟运送军火的列车,“瘸舅”发现并阻止了这个阴谋,自己却牺牲在“傻子”的枪下。“傻子”也现出了特务的原形,被枪毙了。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