桃夭
【解读】
这首诗选自《国风·周南》,是女子出嫁时所演唱的歌诗。
全诗三章,均以桃花起兴,依次出现的是桃花、桃实、桃叶,引出新娘的美丽和青春活力。在起兴的是诗句中,所凸显的都是桃花美好的形态和旺盛的生命力。桃树枝条屈曲,展现的是充满生命张力的曲线美,散发着生命的光辉。桃的果实硕大饱满,是旺盛生命力的结晶。桃叶浓密繁茂,正处于富于生命力的青春期。作品以桃花、桃实、桃叶象征出嫁的女子,渗透的是对自然生命力和生殖力的崇拜。这是首新婚祝福诗,诗的作者相信,新娘像桃花、桃实、桃叶那样,既美丽又洋溢着青春的活力,一定会把吉祥幸福带给夫家,这个家族将人丁兴旺,子孙满堂,蒸蒸日上。
这首诗以桃花起兴,依次推断,女子出嫁应在春天,正值桃红柳绿的季节。全诗三章,按照桃花、桃实、桃叶的顺序依次起兴。桃花、桃实和桃叶同时出现,这显然是作者的联想。由桃花的开放联想到桃子的硕大无比,联想到桃树枝叶的繁茂。也就是说,《桃天》不是纯纪实性的作品,其中还有想象的成分。至于说到“宜其家室”。推测和想象的因素就更多了。
《桃天》是新婚祝福诗,它感情热烈,节奏明快,带有浓烈的喜庆气氛。《礼记·曾子问》写道:“嫁女之家,三夜不息烛,思相离也;娶女之家,三日不举乐,思嗣亲也。”这是把男女婚配看作幽阴之事,强调它的严肃庄重。《桃天》反映的是另一种类型的婚俗,与《礼记·曾子问》的规定大相径庭,体现出古代婚俗的多样性。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