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宣南人文环境的形成
“宣南”的由来和定义
士人社区的形成过程及其功能
宣南士大夫的生活方式
人文资源的负载和积淀
一、“宣南”的由来和定义
从字面上的意思来说,所谓“宣南”是指明清时期北京城宣武门以南的地区。明朝开国后,将元代大都城改名北平,并对其进行了一系列的改建:缩减北部,拓展南部,建起明北京城的新北墙和新南墙。明中叶以后,又计划在内城四周修建外城垣,但因财力不足,只修建了环抱南郊的外城墙。外城的修筑,使此后的明清两代北京城在平面上呈现出特有的凸字型轮廓(参见附图一)。自明中叶北京外城建成以后,就已经有了地理意义上的“宣武门以南”,且有了名为“宣南坊”的行政区划。但是“宣南”作为一个具有丰富人文意蕴的名称,却是在清代逐渐形成的。
1644年,清政府定都北京后,基本上沿用明朝的北京城,在城市建筑的规划上没有大的变动。但在京师居住政策上,清政府施行满汉分治。顺治五年(1648)八月,清政府下移城令,除“寺院庙宇中居住僧道”和“八旗投充汉人不令迁移外”,“凡汉官及商民人等,尽徙南城居住”。汉人可以出入内城,但不得夜宿。而旗人则分配内城原明代遗留宅院居住,并可领取俸禄,不事生产。这一政策,使得清代京师行政区划分为“满城”(内城,或日北城)和“汉城”(外城,或曰南城)。这就使得不同的城区,在地理方位的意义之外,又增添了种族之别的含义。这种区别是清代所特有的,其影响也很深广。满汉分城而居,带来了城市结构的重大变化。原来位于内城的一些重要商品集散地如庙市、灯市、书市等在移城令下不得不纷纷外迁,经过许多年的自然演化,重新形成了清代北京城特有的城市格局。在如此巨大的结构调整过程中,有种种原因导致宣武门以外成为当时大多数汉族士宦择居的首选。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