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文献来源:
出版时间 :
士林交游与风气变迁:19世纪宣南的文人群体研究
0.00    
图书来源: 浙江图书馆(由图书馆配书)
  • 配送范围:
    全国(除港澳台地区)
  • ISBN:
    9787301141243
  • 作      者:
    魏泉著
  • 出 版 社 :
    北京大学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08
收藏
作者简介
    魏泉,2003年毕业子北京大学中文系,获文学博士学位。现为华东师范大学中文系副教授。2007-2008年度哈佛一燕京学社访问学者。研究领域为中国近现代文学,主要关注19世纪的文人交游与文学风气的变迁、清中叶以后的传统诗文流派、现代文学中的旧文人与旧体诗文。以及与之相关的报刊等研究课题。
展开
内容介绍
    《士林交游与风气变迁:19世纪宣南的文人群体研究》讨论都市人口增长的曲线,或者供水及排污系统的设计,非我辈所长与所愿;我们的兴趣是。在拥挤的人群中漫步,观察这座城市及其所代表的意识形态.在平淡的日常生活中保留想象与质疑的权利。偶尔有空.则品鉴历史.收藏记忆,发掘传统.体验精神。甚至做梦、写诗。关注的不是区域文化,而是都市生活;不是纯粹的史地或经济。
展开
精彩书摘
    第一章  宣南人文环境的形成
    “宣南”的由来和定义
    士人社区的形成过程及其功能
    宣南士大夫的生活方式
    人文资源的负载和积淀
    一、“宣南”的由来和定义
    从字面上的意思来说,所谓“宣南”是指明清时期北京城宣武门以南的地区。明朝开国后,将元代大都城改名北平,并对其进行了一系列的改建:缩减北部,拓展南部,建起明北京城的新北墙和新南墙。明中叶以后,又计划在内城四周修建外城垣,但因财力不足,只修建了环抱南郊的外城墙。外城的修筑,使此后的明清两代北京城在平面上呈现出特有的凸字型轮廓(参见附图一)。自明中叶北京外城建成以后,就已经有了地理意义上的“宣武门以南”,且有了名为“宣南坊”的行政区划。但是“宣南”作为一个具有丰富人文意蕴的名称,却是在清代逐渐形成的。
    1644年,清政府定都北京后,基本上沿用明朝的北京城,在城市建筑的规划上没有大的变动。但在京师居住政策上,清政府施行满汉分治。顺治五年(1648)八月,清政府下移城令,除“寺院庙宇中居住僧道”和“八旗投充汉人不令迁移外”,“凡汉官及商民人等,尽徙南城居住”。汉人可以出入内城,但不得夜宿。而旗人则分配内城原明代遗留宅院居住,并可领取俸禄,不事生产。这一政策,使得清代京师行政区划分为“满城”(内城,或日北城)和“汉城”(外城,或曰南城)。这就使得不同的城区,在地理方位的意义之外,又增添了种族之别的含义。这种区别是清代所特有的,其影响也很深广。满汉分城而居,带来了城市结构的重大变化。原来位于内城的一些重要商品集散地如庙市、灯市、书市等在移城令下不得不纷纷外迁,经过许多年的自然演化,重新形成了清代北京城特有的城市格局。在如此巨大的结构调整过程中,有种种原因导致宣武门以外成为当时大多数汉族士宦择居的首选。
展开
目录
《都市想象与文化记忆丛书》总序陈平原
序  夏晓虹
第一章 宣南人文环境的形成
一、“宣南”的由来和定义
二、士人社区的形成过程及其功能
三、宣南士大夫的生活方式
四、人文资源的负载和积淀

第二章 文人交游的传统与空间
一、“诗可以群”的儒家诗教传统
二、“诗为友朋而为者居多”:唱和的作用和酬唱诗的价值
三、诗社和雅集
四、大风气与小圈子
五、19世纪的京师文人交游
六、研究视角的形成以及问题的选择

第三章 翁方纲发起的“为东坡寿”与嘉道以降的宗宋诗风
一、“苏斋”的来历与“为东坡寿”的发起
二、“苏斋弟子”的赓续和发扬
三、“为东坡寿”与清中叶以后的宗宋诗风

第四章 “宣南诗社”再研究——嘉道之际的士风与汉族“行省官僚”集团
一、关于“宣南诗社”的争论
二、“宣南诗社”的由来及其活动情况
三、有关“宣南诗社”的几点辨析
四、“宣南诗社”与嘉道之际的汉族“行省官僚”集团
五、“以风雅之才,求康济之学”

第五章 梅曾亮的京师交游与“桐城古文”的流衍全国
一、梅曾亮入都之初京师的文人集团
二、梅曾亮周围古文圈子的形成
三、桐城古文的流衍全国
四、梅曾亮出都以后
五、“城南风景”与“日下胜游”

第六章 “顾祠修禊”与“道咸以降之学新”
一、清代学术史与思想史上的顾炎武
二、“顾祠修禊”的缘起
三、倡建顾祠者的学术活动和师友交游
四、中后期的“顾祠修禊”
五、“道咸以降之学新”的两个重要标志

第七章 “小秀野草堂”与陈衍的“学人之诗”说
一、“小秀野草堂”的由来
二、“元诗大有因缘在”
三、“草堂小秀野,花市下斜街”
四、陈衍对道咸年间“宋诗派”的追溯
五、“学人之诗”说的形成
第八章 总论:“出入于文史,见之于行事”——兼及对文学史研究方法的思考
附录 论道咸年间的宗宋诗风
附表
附图
参考文献
与北京结缘(代后记)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请选择您读者所在的图书馆

选择图书馆
浙江图书馆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
没有读者证?在线办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