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文献来源:
出版时间 :
从“讲史”到“演义”:中国古代通俗小说的历史叙事
0.00    
图书来源: 浙江图书馆(由图书馆配书)
  • 配送范围:
    全国(除港澳台地区)
  • ISBN:
    9787100058612
  • 作      者:
    楼含松著
  • 出 版 社 :
    商务印书馆
  • 出版日期:
    2008
收藏
作者简介
  楼含松,1963年7月生于浙江浦江,1983年7月毕业于杭州大学中文系,留校从事中国古代文学的教学与研究。1995年6月在职研究生毕业,获博士学位。主要研究领域为中国古代小说戏曲、休闲文化,曾先后到德国、日本、美国作学术交流。现任职于浙江大学社会科学研究院。
展开
内容介绍
  《从讲史到演义:中国古代通俗小说的历史叙事》以中国传统文化为背景,以小说要素为视点,从题材构成、文体风貌、叙事结构等角度,探讨了通俗小说与历史的关系,特别是历史演义类型特征的具体表现及其内外机制。<br>    中国古代悠久丰富的历史载记和传说,为后来的通俗小说提供了大量的创作素材和叙事经验,各种类型的通俗小说与历史都有着或多或少的联系,而历史演义与史传的关系尤为紧密。通俗小说的形成和发展有一个漫长的过程,这一过程呈现出口头文学向书面文学、民间传说向文人创作、非主流文化向主流文化转化的趋向,从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古代小说发展的整体走势,以及古代文化结构的基本面貌。《从讲史到演义:中国古代通俗小说的历史叙事》为国家社科基金项目成果。
展开
精彩书摘
  第一章 绪论<br>    一、明代通俗小说的三大现象<br>    中国古代小说发展到明朝嘉靖、万历(1522-1620)年间,开始进入了一个空前繁荣的时期,从宋元话本发展而来的通俗小说得到了长足的提高,大量作品刊布流传,题材类型、结构模式、表现技巧、风格样式、语言特征等方面都呈现了多元发展的局面。而长篇小说的出现尤其引人注目,特别是《三国志通俗演义》、《水浒传》、《西游记》、《金瓶梅》这样的杰作相继出版,理所当然地被视为明代通俗小说创作繁荣昌盛的最重要的标志。长篇小说在小说家族中是一个举足轻重的角色,和短篇相比,它更能够显示作者刻画人物、驾驭情节的功力,其宏大的篇幅和复杂的内容要求作家像建筑师一样精心布局、巧为结构;长篇小说反映生活的深广度和提供作者施展艺术才华的空间是其他文学样式无法企及的,人们有充分的理由把长篇小说创作的成就作为衡量文学发展水平的重要尺度。<br>    但是,从艺术质量看,明代长篇小说中像上面提到的“四大奇书”那样的佳构实在屈指可数,大部分属于思想贫薄、情节落套、语言粗糙的庸常之作。时至今日,就是那些经过历史风雨的汰洗而幸存下来的作品,绝大多数也只是图书馆和专业人员珍视的文献资料,而难以投合一般读者的阅读趣味。不同的时代有不同的审美取向,我们当然不能要求几百年前风靡一时的作品一定要博得现代读者的青睐。但这些作品思想上的陈腐和艺术上的幼稚确实是客观存在。耐人寻味的是,这些小说往往是少数杰作的仿作和续作,如《三国志演义》带来了历史演义创作的高潮,《西游记》的成功,使神魔小说大行于世,《金瓶梅》问世以后,世情小说创作蔚成风气。   ……
展开
目录
  序<br>    第一章 绪论<br>    一、明代通俗小说的三大现象<br>    二、几个相关的类型名称:历史小说、讲史小说、历史演义<br>    三、历史演义的总体特征<br>    四、本书的研究范围、思路和方法<br>    <br>    第二章 讲史的传统<br>    一、神话与传说<br>    二、瞽史与稗宫<br>    三、正史与杂史<br>    <br>    第三章 敦煌讲史变文<br>    一、讲史变文的内容构成<br>    二、敦煌讲史变文的民间特质<br>    三、敦煌讲史变文的影响<br>    <br>    第四章 宋元讲史平话<br>    一、史学新变和讲史的兴盛<br>    二、讲史平话的性质及分类<br>    三、讲史平话的文体特征<br>    四、讲史平话的叙事特征<br>    <br>    第五章 历史演义的典范:《三国志通俗演义》<br>    一、三国故事的流变<br>    二、历史演义的内容构成<br>    三、历史演义的文体特征<br>    四、历史演义的叙事特征<br>    <br>    第六章 讲史的分途<br>    一、“旧本”:历史演义创作的承袭性<br>    二、“按鉴”:崇史意识和编纂手法<br>    三、“史书小说有不同”:讲史的生命力 <br>    四、余论:历史演义的文学命运<br>    主要参考书目<br>    后记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请选择您读者所在的图书馆

选择图书馆
浙江图书馆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
没有读者证?在线办证